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最健康国家和地区排名,看我们排第几? 精选

已有 10228 次阅读 2018-5-9 10:56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医学科技的发展是保障医学进步,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基础,对实现健康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长期以来对医学科技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发展趋势,以及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系统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报告是充分发挥中国医学科学院战略决策咨询作用,辅助国家有关决策,引领医学科技进步,支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文献。从2009 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专家编写年度系列报告《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由所属医学信息研究所具体落实,并长期跟踪开展相关研究。


本期,小编从中国医学科学院编著《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2017》中选取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杨功焕教授所写的《典型国家健康水平横向对比评价》一文,供读者学习参考。


2016 年,《柳叶刀》杂志刊发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评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健康相关指标实施进展,对全球健康状况进行排名,提出了“最健康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第92 位,引起广泛关注。


如何测量人群健康状况?在评价国家健康水平的方法学和指标方面有哪些进展?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健康排名究竟处在什么位置?其变化趋势如何?改善中国人群健康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与健康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评价


测量健康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的方法和指标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对188 个国家和地区与健康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测量:来自2015 年疾病负担研究的基线分析》一文,是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5”(GBD2015)数据开展的系列研究之一。


基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中健康相关指标,建立评估框架,利用GBD 数据开展SDG 实现进程评估,是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探索。该研究系统评估了188 个国家和地区、47 项健康相关SDG 指标中的33 个指标的执行情况。


评估纳入的33 项SDG指标,不仅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3”的指标,还涵盖了降低营养不良、儿童发育迟缓发病率,降低暴力、特别针对妇女和儿童暴力的发生率,降低致命和非致命工伤事故率等;也包括干预措施类指标,人人普遍和公平获得安全和负担得起的饮用水,降低按人口权重计算的城市微粒物质(例如PM2.5和PM10)年度均值,增加人人享有适当和公平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比例,获得可负担、可靠的现代能源服务的比例,增强贫困人口抵御和适应气候灾害及自然灾害的能力等。GBD2015 对33 项与健康相关的SDG 指标提出了独立的、标准化的估计,每一项指标均按0(执行最差),100(执行最好)赋值,并且将这33 项与健康相关的SDG 指标,按照目标进行赋值,计算几何均数,求得SDG 综合指标值,并分析与社会人口指标(SDI)的关系。SDI是根据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总和生育率综合而成。中国的SDG 综合指标得分名列第92 位。

 

健康相关SDG 综合指标是一个集大成的指标,是评价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进程的工作指标;这个指标和健康期望寿命密切相关(r2=0.86)。也就是说,健康相关SDG 指标执行得好,健康期望寿命可能增加。


对188 个国家和地区与健康相关的SDG 目标的测量结果


GBD2015 对188 个国家和地区健康相关SDG 指标的中位数为59.3%(95%UI:56.8%~61.8%)。33 个指标的好坏,决定了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执行得好,排名靠前,无论排名在前面还是后面,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独特的健康问题和绩效执行方面的不足。


例如,SDI 排名第7 位和第9 位的西班牙和加拿大,在2~4 岁儿童超重方面,SDG 得分仅为百分制的33 分和34 分。排名第27 位的日本,最主要的问题是灾害应对能力低,以及自杀情况严重。而排名第28 位的美国,在灾害预防、母婴疾病预防、HIV、自杀和家庭暴力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中国排名第92 位,总的健康相关SDG 得分为60 分,与188个国家和地区的SDG指标的中位数类似。根据报告显示的地理分布,中国和蒙古、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南美的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东欧的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30 多个国家类似,均处于中等水平;188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前75 名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位于北美、西欧和北欧等工业化国家外,日本、韩国、新加坡、墨西哥等都位列其中;另外75 个国家和地区,属于SDG 得分低于55.7 分的,包括俄罗斯、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南非等大多数非洲国家。


33 项指标中,中国得分最差的指标,是按人口权重计算的城市微粒物质(PM2.5和PM10)年度均值,得分只有25 分,在188 个国家和地区中,属于最差的类别。得分50 分以下的,还有不安全厕所(38 分)、自然灾害的标化死亡率(39 分)、乙肝标化发病率(40分)、职业伤害(死亡和患病 43 分)、结核标化发病率(45 分)、HIV 标化发病率(46分)和道路交通伤害(49 分)。对于中国来说,这8 项是实现SDG 需要改进的重点健康问题。关于烟草流行率,尽管这项指标得分为52 分,但事实上,由于中国女性吸烟率很低,所以排除此因素,中国是烟草控制执行最差的国家之一。


由于健康相关SDG 指标和SDI高度相关(r2=0.88),反过来根据SDI 指标,可以得到预期的SDG 指标得分。实际观察到的健康相关SDG 水平减去根据SDI预测的健康相关SDG 水平,可以看出实际观察到的健康相关SDG 水平的执行情况的差异。结果大于0,则证明实际执行优于预期水平,而小于0,则低于预期水平。


总体来说,中国人的健康相关SDG 执行处于全球中等水平,相对于中国的发展水平,执行情况略优于预期水平。


健康期望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的意义、用途与测量方法


健康相关SDG 指标不是一个经典的评价人群健康的指标,评价国家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标是出生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出生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通常指在同一年代出生的孩子,如果出生年代的死亡率维持不变,这一队列人群平均存活的年数,该指标提供了当年人口的总体死亡情况,是一个最基本的考察人群健康的指标。这项指标的获得,来自于寿命表(life table)计算的结果,即根据特定人群的年龄组死亡率编制,计算出这一代人在不同年龄组的死亡概率、死亡人数、尚存人数和期望寿命等指标。平均预期寿命既能综合反映各年龄组的死亡率水平,又能以预期寿命的长短从正面说明人群的健康水平,是评价不同国家及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统计指标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从20 世纪以来人群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们存活的概率越来越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2012 年出生的女性预期可活到73 岁,男性到68 岁。比1990 年出生的孩子的全球平均期望寿命增加了6 年。但是,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快速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快速增加。加上早期诊断增加了疾病的检出率从而增加所查疾病的流行率,且有些疾病只能得到控制,而不能治愈,结果导致慢性病的流行率进一步增加。所以期望寿命延长后,很可能更多的人并不是健康的活着,那么这会给社会增加多大的医疗负担和社会照护成本?健康期望寿命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被提出的。1965 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提出将死亡和患病结合考虑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疾病的周期、流行水平、严重性及死亡因素,提出构建死亡—患病指数(mortality-morbidity index)。1971年,Sullivan 提出无伤残期望寿命(expectation of life free of disability)的计算方法,通过扣除寿命表中死亡和失能的影响,并首次发表了人群无伤残状态下的期望寿命。


Sullivan 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是以寿命表为基础,根据人群不同健康状态,把每个年龄段活着的人,分解为健康和不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也称为非致死性健康状况,或伤残)的定义,根据疾病或功能失常的年龄别流行率或现患率(这些数据往往通过横断面调查可获得),得到伤残分数,即可计算健康期望寿命。Sullivan 法使用生命表模型提供了把死亡和伤残合并为一个指标的简便方法,很多健康寿命的测算方法都是在Sullivan 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后,对非致死性健康结局的定义有很多发展,也形成了多种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方法,一些关注功能受限情况,往往通过自我评价完成;一些关注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主要通过调查或测量来确定。定义任何非致死性健康状况是计算健康期望寿命的关键。操作定义必须使结果对解释人群健康状况,促进干预措施的履行或相关政策的制定有意义;其次,关于非致死性人群健康状态的操作定义的分类可以是二分(健康或不健康),也可以是多分(健康、限制活动、卧床或住院),或多种疾病状态,但分类必须对人群的健康状态做到无交叉分类的全覆盖。操作定义应确保技术上可行。


目前,多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健康寿命描述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保健和退休政策的效能。很多国家的研究发现了不同时期健康寿命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社会人口特点人群中的分布等,有许多有意义的成果。对健康寿命指标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GBD2010 报告的“187 个国家及地区的健康预期寿命:GBD2010 的系统分析”以及GBD2015 是迄今为止对健康期望寿命(HALE)规模最大的研究,该研究的方法是在Sullivan 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研究中,死亡数据来自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得到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分性别年龄的死亡数据;对非致死性健康状况的估计在GBD2010中,来自于1160 种非致死性健康状况(sequelae)的流行率,使用这些健康状况合并为220 种疾病的伤残权重对这些不同的健康状态进行调整,使用2 万个个体进行MonteCarlo 模拟各健康结局共同发生的概率,以进行校正,再计算不同人群各年龄组的非致死性健康状况的整体平均估计值,在此基础上计算1990 年和2010 年187 个国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健康期望寿命。GBD2015 又更新了研究结果,利用2005 年和2015 年GBD研究计算的年龄别死亡率和人均伤残生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disability,YLD)估计HALE。和其他基于Sullivan 法的研究的最大不同就是对非致死性健康状况是基于多种疾病的患病率来定义的,GBD2010 包括了289 种疾病,1160 种非致死性健康状况,而GBD2015 包括了315 种疾病,2269 种非致死性健康状况。


中国和典型国家健康期望寿命变化的横向对比


对全球不同地区国家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从更大范围证明了在人类寿命延长的同时,健康寿命的增长速度低于期望寿命的增长速度。换句话说,增长的寿命中,不健康寿命增加的部分大一些,其健康寿命与期望寿命的比略微下降;从2005 年到2015 年也略微下降(表1)。中国人群的健康寿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 岁左右,中国和全世界人群的健康寿命增长速度是一样的。

表1 全球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

640.webp.jpg


对于健康寿命来说,最关注的是,随着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延长,不健康寿命部分相对增加还是减少。

640.webp (2).jpg

图1 典型国家和地区1990 年和2010 年男性健康寿命和预期寿命的比值


640.webp (3).jpg

图2 典型国家和地区1990 年和2010 年女性的健康寿命和预期寿命的比值


参照SDG 指标处于上中下三类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共选择20个国家观察其在1990~2010 年的变化。图1 和图2 分别列出了人群的健康寿命与期望寿命的比值,以男性人群为例,从图1 可见,所有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高的12 个国家,男性人群随着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不健康状态会增加;另外6 个国家,中国、泰国、墨西哥、越南、哈萨克斯坦和印度,1990~2010 年,随着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的延长,患病率的下降略快于死亡率的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急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率下降所致。此外,有两个国家,巴西和俄罗斯,虽然这两个国家的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都处在较低水平,但是依然死亡率下降快于患病率的下降。女性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均高于男性,健康寿命与预期寿命比值比下降的人群更占多数。



本文摘编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编著《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2017》前言及第一章,内容有删减,题目为编者所加。


640.webp (4).jpg


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2017

中国医学科学院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03

责任编辑:李 悦

(010-64000637  liyue@mail.sciencep.com)

欢迎投稿!


中国医学科技发展报告2017》是该系列报告的第八本。该报告较之以往版本首次宏观系统介绍了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环境、医学科技投入产出等情况;并邀请院士、教授等顶级专家分别从疾病领域、药物领域、医疗器械领域、基础前沿交叉领域四个方面梳理了我国科学家在医学科技领域所做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与世界典型国家进行对比,了解我国医学科技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为明确我国在医学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本期编辑:安 静)


640.webp (5).jpg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你的来稿

与科学相约 | 科学出版社征稿启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13118.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杂志社在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4月新书快递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3 高峡 黄永义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