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本期,小编精选了工商管理学科“十三五”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研究报告中,各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方向,以供工商管理学科从事研究和教学的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人士参考阅读。
学科领域1:会计与审计
(1)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披露及其作用。大数据的理念,无论是在实务界还是在学术界,都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但能够产生可观的实际效益,而且能对研究人员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模式起到巨大的作用。除了充分利用海量的较易获得的企业会计信息,会计学科还需要能够从其他数据来源(如文本类信息)建立会计大数据基础库。在此大数据的基础上,会计信息披露、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以及会计信息的作用都亟须会计学科进行深入挖掘。
(2)会计在宏观经济预测和企业战略不同层次研究中的作用。企业战略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企业战略制定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自身的信息和外部其他企业的信息。为此,会计信息质量和披露应该对行业内有关公司的战略制定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绩效。会计在宏观经济的预测中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已有的国外研究发现可以利用会计信息预测 GDP 这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更为重要的是,会计影响企业战略与行为乃至宏观经济发展绩效,这一连接微观与宏观的传导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做出回答。与此同时,在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环境下,会计信息是否能在宏观经济预测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今后应该关注的课题。
(3)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会计与治理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而要真正建立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以及解决国有企业不断推出的新的改革中(如混合所有制)出现的问题,都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的会计与治理问题。
学科领域2:企业信息管理
(1)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理与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平台生态系统的出现使人们通过快速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形成新的洞察力。因此,综合应用多边市场理论、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理论、行为科学以及战略管理等理论知识,深入探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机制,以及围绕价值共创构建的商业模式及其创新机理就成为今后研究的前瞻性科学问题。
(2)移动商务相关理论、方法及创新模式研究。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使得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使数据资源快速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原有的商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因此,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探索新的商务模式是当前需解决的紧迫课题,而移动商务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有助于大力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变革。
(3)大数据研究议题。近两年,大数据的概念不断渗透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首先,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与集成应用。对于企业来讲,企业外部数据应当得到更多重视,以便与企业内部数据一起进行分析处理,支持管理运作和决策。因此,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与集成应用研究值得重点关注。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业务和竞争,进行面向数据商务的创新与转型升级,基于商务分析的企业核心能力构建,势必成为未来研究热点。最后,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数据化时代,数据将重塑现有商务空间,从而带来一场商务革命,而能够挖掘这个数据“金矿”的是商务智能技术。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商务数据分析方法创新以及商务智能应用模型创新值得重点关注。
未来 5~10 年,IT 新技术发展将继续更深、更广地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活与行为,企业信息管理学科也会在实践需求和技术驱动下更快速地发展。如下的研究方向将是学界与业界十分关注的。
在信息管理领域,关于“信息与组织”,IT 使能的企业模式创新、价值发现的研究将成为未来关注的热点。其中,关注中国情境下的信息管理实践,探讨现有理论的适用性、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以及适应国情与文化的理论创新将更具引领性。而要更好地构建新的理论解释中国情境下的信息管理实践,还需要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如案例研究、民族志、行动研究等)以及实验法结合的方法论。
在电子商务领域亟须解决新兴电子商务中最具基础性和开拓性的科学与技术难题,发现和诠释新兴电子商务的运行规律,构建新兴电子商务的理论体系,依次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和整体经济的创新能力与产业效率。其中包括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电子商务,新型电商模式发展理论与技术及其政策环境,智慧物流系统,如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和知识库、研发面向物流大数据的深度解析与决策支持平台、探索物流大数据中潜在资源和价值挖掘及最优化解决方案的智能化技术等研究议题。
商务智能领域将更加强调以下几个方面:①以管理问题为导向的多视角分析;②BI/BA 使能(BI/BA-enabling)的商业模式创新;③移动商务相关理论与方法及创新模式;④大数据驱动的新的商务模式等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⑤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内外部数据融合与集成应用;⑥基于大数据商务分析、面向数据商务的创新与转型升级和企业核心能力构建;⑦大数据环境下的商务数据分析方法创新以及商务智能应用模型创新;等等。
学科领域 3:企业理论
(1)转型背景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研究。首先,制度的力量仍然非常强大。中国特色的制度环境因素及其变迁对中国企业战略施加的影响以及企业战略对制度环境的反作用力,对传统的企业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对创新政策的讨论,需要回溯到企业与政府在创新过程中的关系上,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对创新的影响尤其值得深入研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可能突破理论边界,贡献新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总结中国企业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建立中国企业管理理论,指导中国企业实践。
(2)中国企业与市场边界的动态演化。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市场和企业边界一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和重点领域。进一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搞清楚未来市场边界和企业边界的演化方向,指导未来的市场化改革。
(3)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研究。中国崛起的标志之一是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与以往发达国家既有一致又有显著不同的特点。那些一致的地方可能很容易被已有的国际化理论解释,而有显著不同的地方,却不能够为现有的国际化理论所解释。例如,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并没有按照国际化理论中的预测的那样“按部就班”——出口、绿地策略、合资、独资或并购,反而直接利用并购这种模式。这些以往理论不能解释的现实,恰恰是中国国际化实践能够贡献新的国际化理论的契机。同时,中国企业理论研究也应该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实践,把握中国发展背景下的企业如何利用国际化来构建优势,成为世界性的跨国企业。
学科领域 4:战略管理
(1)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全球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全球战略领域,最重要的变化在于新兴市场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在这方面,从理论上到实证研究都缺乏系统研究。而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对于现有的跨国公司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范式都是挑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路径与原有发达国家企业全球化的路径和条件是不一样的,而企业全球化步伐加快,需要理论指导和总结,需要重点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并购与整合战略。
(2)制度转型条件下的企业战略选择与组织变革。当前,制度环境在加速变化过程中,这将对企业战略成长的倾向性产生深刻的影响。过去,企业习惯于从制度红利中获取成长机会和发展动力,而在当前环境下,企业必须进行根本的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制度转型,才能追求可持续性成长。因此,研究制度转型条件下企业战略选择和组织变革的规律对指导中国企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3)企业创新生态与组织创新。中国企业创新生态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生态与组织创新的理论模型,并研究创新生态与组织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企业内促进创新的机制和企业间协同创新的模式。探讨的问题包括:组织如何通过恰当的激励制度来促进突破性创新的技术;组织的哪些文化因素能够提高突破性创新的成功比例;组织间如何通过知识与信息分享和利益分配等机制促进协同创新;等等。
学科领域 5:服务管理
(1)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营销理论研究。服务营销理论以往主要关注人际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服务模式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偏好和选择、服务体验和服务质量、动态和人机互动的服务模式、平台型企业的服务模式和生态环境的构建、顾客全程参与的服务价值创造等问题显得紧迫而必要。
(2)服务创新的驱动机制和战略模式研究。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和产业融合,并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爆发式增长。因此,许多传统企业向服务转型,服务成为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进行服务创新的研究对于提高企业、政府等各类型组织的服务能力、组织绩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然而,服务创新活动与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差别很大,是一个受制度、组织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很大的活动。学界对服务企业创新能力的特性、内容、影响创新服务提供的因素和驱动机理还缺乏细致的研究。此外,网络环境下的平台服务日益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流模式。在该环境下,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如何进行价值共创等,均与传统的服务创新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深入研究。
(3)服务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工业信息化,更离不开服务业信息化;而且,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剖析该背景下服务业信息化的趋势、路径,尤其是深入探求“大数据”时代服务业信息化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链攀升效应、产值效应和就业效应等,进而为中国信息化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学科领域6:创新管理
(1)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治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网络为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具有网络行为主体资源与能力的异质性、行为主体创新行为的协同性、网络联系的开放动态性、行为主体创新成果共享性等特征。关键的科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创新网络形成机理及演化研究。复杂创新网络是一种特殊的网络组织,是组织间关系的集合,从组织间关系及网络结构两个维度,构建复杂创新网络的特征框架,并分析这两个维度特征间的关系。②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研究。结合复杂创新网络的特征,研究在这种特殊形态的网络组织中组织间合作的类型和特点,研究既定的网络结构对合作方式的影响,建立网络结构对合作方式的影响模型,并分析不同合作方式下企业的行为差异。
(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制造业体系,但支持庞大体系的原创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基于知识产权和标准的技术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三者密切相关,技术标准战略的制定是以大量的知识产权作支撑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石则是技术创新。关键的科学问题包括:①知识产权信息的充分挖掘及利用。例如,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可利用公开的专利数据库分析新技术发展趋势、演化路径,进行创新监测,制定企业研发方向,专利陷阱规避等。②知识产权的保护。例如,通过对技术和市场的判断,采用专利或者技术秘密的方式有效地保护技术。③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的价值化是无形资产资源充分利用的体现,产权的转让与许可、品牌价值、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④技术标准化战略。它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创新战略的最高层次的境界,构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才能获取企业在国际上的技术话语权。
(3)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源的整合能力。单一的技术突破越来越难于产生直接的商业效益,只有构建恰当的商业模式,将各类创新主体和资源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的突破。关键的科学问题包括:①企业家精神与商业模式创新。大量商业模式创新的事例显示,商业模式创新复杂、艰难、风险大,成功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从理论上探讨企业家精神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意义十分重大。②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环境下,行为主体及其创新模式均发生了变化,众包、众筹、跨界等现象频频出现,缔造了新的价值网络和价值链,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学科领域7: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
(1)国际创业理论研究。国际创业成为当前创业研究的一大热点领域,因其创业过程跨越了不同的制度环境,突破了传统创业的地域限制,产生了新的创业研究问题。例如,发展中国家企业到海外创业过程中,如何面对发达国家对新兴的国际化力量的抵触以及发展中国家制度缺陷的影响?海归创业者在回到母国创业过程中,如何适应母国已经变化了的制度环境以及东道国和母国制度环境间的差异?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都能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国际创业理论。
(2)创业认知与创业思维。创业研究从个体论、过程论逐步向学习论发展,研究创业认知与思维过程规律,有助于认识和适应当今不确定环境的管理思维。研究创业认知将有利于创业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从实践上看,创业认知也将有助于创业者认识自我、管理团队,扬长避短,利用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技能,从而提高创业成功率。
(3)创业网络对新创企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机理。新创企业的生存和成长是不断建构、维持和治理外部交换网络的过程。嵌入于组织间网络的新创企业如何建构自身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随着网络中利益相关者与新创企业的关系博弈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创业战略、利益相关者战略、行为战略、战略过程以及组织网络等多个议题。
学科领域8:人力资源管理
(1)转型变革期的劳动雇佣关系管理。转型经济中,各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城市化进程中,不同用工模式问题、新生代员工问题、农民工问题、工作家庭分离、保障缺失等问题已越来越凸显。宏观环境变迁下不同身份的员工待遇、福利、保障等差距较大,造成社会问题在企业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上形成映射,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而源于西方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中国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因此,当前的雇佣关系管理是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重要的学术和实践课题。如何解决雇佣关系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关系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结果,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整体方向,也关系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与世界接轨。
(2)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矛盾就是迅猛发展的国际化需求与匮乏的高质量国际化经营人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真正适应全球化环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企业还没有对国际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系统认识。如何规划、招聘、培训并开发国际化人力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人力资源远程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信息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改变组织佣工方式和组织模式,远程办公、虚拟团队工作方式正在涌现,员工工作配置、工作时间、任务履行等越来越呈现在虚拟情境下,因此,如何招聘、开发、评价、激励和留住虚拟组织或团队员工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学科领域9: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1)基于意义追寻的工作动机研究。当今中国社会大部分工作的目的主要还是在于经济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从对人的终极关怀的角度来审视工作的研究还很少。其中的关键是以往动机研究较为忽略意义追寻这一维度,而真正持久内在的动机一定离不开意义的追寻。离开意义追寻,中国社会就出现大批娴熟而倦怠的工作者,技术高超而内心冷漠的工作者,生活殷实而内心贫穷的工作者。因此,从意义追寻去探讨动机问题可以从更本质的角度去激发和引导人类更加终极、更加高品位的生活和工作追求。
(2)身份认同与组织社会化研究。伴随着多样化的用工模式涌现,身份歧视成为中国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用工现象。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农民工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但农村劳动力进入企业组织,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依然严重,由此带来的企业伦理、员工心理、员工激励、组织承诺方面的科学问题理论界却接触很少,未来研究可以在这一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
(3)创新与创造力的系统研究。创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务之急,而员工(个体)和工作团队层面的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的根本源泉。与此同时,员工和团队又是在特定的组织和文化情境下开展创新活动,个体创造力与组织创新是不可分割系统中的不同层次体现。探明组织特征影响个体和团队创造力的自上而下影响过程,以及个体和团队创造力如何汇聚为组织创新的自下而上过程,研究创新的系统性和动力传导机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学科领域10:市场营销
(1)数据驱动的营销创新。大数据分析在营销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价值也越来越突出。例如,在消费行为研究中,数据驱动营销突破以往从破解消费者内在的心理机制来推断外在消费行为的研究范式,利用海量的用户外在行为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方法,从用户外在行为特征来解读消费者的内在心理认知模式。数据驱动的营销问题研究有可能颠覆传统众多相关的营销管理方法及理论,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网络时代的用户行为和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类产品和服务正日益对用户行为和传统行业产生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例如,社会化媒体的日益普及与应用推动消费者行为模式的社会化和网络化,这需要企业理解用户的社会化消费行为模式,制定有效的社会化营销策略。具体的学术关注点可以包括用户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渠道迁移与全渠道行为规律,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企业全渠道融合的商业模式创新,社会化媒体企业与客户的价值共创等。
(3)中国本土营销理论构建。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彰显国外研究成果不能解决本土营销实践问题的困境。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行为特征和社会特征,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营销环境和西方营销环境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构建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的营销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学科领域11:公司财务与金融
(1)基于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现有的公司治理研究大多基于欧美的制度背景和文化渊源,而基于中国乡土情境的公司治理目标、机制、效果等远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远落后于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也严重影响全球学界与实务界对中国公司治理的认识和理解。公司治理具有很强的内生性及路径依赖,中国公司治理无论是在制度还是在实务上均与西方有较大差异,西方相关理论在中国未必适用,因此有必要立足中国制度环境开展公司治理的研究。
(2)社会网络与公司财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资本市场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关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体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和管理者行为,从而影响资产定价、交易行为和公司的财务行为,正引起全球学者的关注,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同时,中国一直是关系导向型经济,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相比,社会网络对中国而言更加重要。近年来,社会学中的网络分析方法被引入公司财务研究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3)公司行为财务和行为金融。行为金融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较为薄弱,当前该领域的研究更多的还是重复国外的研究,而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投资者的心理特征和制度背景展开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估价行为、投资行为因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而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开展行为金融的应用研究。类似的,公司行为财务研究才刚刚开始,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打开公司财务决策的黑匣子,应将管理者非理性和投资者非理性纳入同一研究模型,深入探讨有限理性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机理。
学科领域12: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绿色/可持续/低碳供应链管理。由于过去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生活环境。与此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环保问题,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产品。正是在环保压力和居民需求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实施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来面对日趋严厉的环境法规和日益凸显的公众绿色需求,绿色供应链管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化发展的策略。这一方向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实施绿色/可持续/低碳供应链管理的实践。
(2)数据驱动的运营管理研究。该研究热点的出现,与互联网、RFID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目前许多行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数据收集能力,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其相应特性为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数据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刻画,企业精准营销,企业生产、库存、定价等都将出现革命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多样的供应链管理问题。未来研究可以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探讨更加精细而具可实施性的运营管理模式。
(3)针对各个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例如,电子商务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一些学者指出,作为支撑的物流管理并没有跟上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由于许多企业同时在传统渠道和在线渠道销售其产品,应该对多渠道供应链管理和O2O供应链管理展开研究。又如,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服务运营管理也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既包括纯服务业运营管理,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的协调优化。服务业的形态多种多样,各具特点,对服务运营管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中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摘编自陈国青、冯芷艳、路江涌、刘军等著《工商管理学科“十三五”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研究报告》第四章,内容有删减。
陈国青、冯芷艳、路江涌、刘军 等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1
ISBN 978-7-03-050636-8
《工商管理学科“十三五”发展战略与优先资助领域研究报告》从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学科界定出发,对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面临的实际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国际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 5 年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结合文献分析、学科面临的现实挑战及未来的战略原则,本书提出了多个子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并提出了保障“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本书采取了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研及理论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