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湖南农科院隆重纪念袁隆平《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发表50周年

已有 6832 次阅读 2016-9-23 16:27 |个人分类:《中国科学》杂志社|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袁隆平, 杂交水稻


9月21日,“纪念‘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50周年暨湖南省农科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出席并讲话。十几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共聚一堂,隆重纪念杂交水稻研究的巨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50周年。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总经理、《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会秘书长彭斌和《科学通报》编辑部主任安瑞受邀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受《科学通报》主编高福院士委托,彭斌总经理在会上致辞,他说:“一株小小的水稻,解决的是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而发表在《科学通报》、被称作袁先生的开山巨作的这一篇论文,则开启了我国水稻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50年来袁先生带领研究团队不断开拓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创新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勇攀科学高峰,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也更赋予了该篇论文更加非凡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科学通报》因为记载了这样灿烂的篇章,其发展历程也更添辉煌。袁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守和情怀为当代年轻科研工作者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会上,彭斌总经理将当年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的《科学通报》的精仿本赠送给袁隆平院士,并祝愿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再传佳音,早日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于1966年2月28日在《科学通报》中文版第17卷第4期正式发表;1966年4月15日,经编辑部摘译的英文文章在《科学通报》外文版第17卷第7期发表,是《科学通报》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章之一。

袁隆平院士曾多次提到,杂交水稻研究在动荡的“文革”期间继续得以开展、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高层领导的关怀,与《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的及时发表密不可分。文章发表不久"文革"开始,《科学通报》中、外文版停刊,直到1973年和1980年才分别复刊。“我搭上了最后一班船。”座谈会上,回忆当时的情景,袁隆平院士深感庆幸,“这篇文章救了我,我成了保护对象,专心搞杂交水稻研究,9年后获得了成功。”

为了纪念《科学通报》发展历程中的这一大事,今年4月,高福主编曾专程拜访袁隆平院士,商谈《科学通报》出版专辑纪念“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发表50周年事宜。交谈中袁隆平院士还清晰记得50年前这篇文章的发表时间和当时的情景,可见他对这篇文章怀着深厚而独特的感情。

据悉,《科学通报》纪念专辑已筹备就绪,将于今年年底出版。专辑除了重新刊发1966年的文章外,还邀请张启发院士担任特约编辑组织了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水稻研究专家共同撰稿,全面展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50年的最新进展。

敬请广大读者予以关注!


关于《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时任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写刊名并致发刊辞,至今已有66年辉煌与厚重的历史。它曾经发表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一系列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著名经典文章。去年,我国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的成果——《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就是首发在《科学通报》上。



更多相关报道:


http://www.mgtv.com/v/5/340/c/3580808.html


袁隆平开山巨作发表50年 半个世纪逐梦“种子”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6/09-21/8010448.shtml


“这篇文章救了我”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6-09/22/content_1141691.htm?div=0

访谈: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梦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60/15/10.1360/csb2015-60-15-1336?slug=abstract(中文)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B/60/6/10.1007/s11434-015-0755-6?slug=abstract(英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04607.html

上一篇: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下一篇:科学出版社9月新书快递(二)
收藏 IP: 219.238.6.*| 热度|

3 杨正瓴 史晓雷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