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寻芳草——周浙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浙昆

博文

壳(ké)斗科还是壳(qiào)斗科? 精选

已有 13327 次阅读 2023-8-15 15:00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壳()斗科还是壳(qiào)斗科

壳斗科植物是一种重要的森林树种,全球有7-11个属,大约900种,我国有7属大约400种。 从科的种属数来说,壳斗科在被子植物中并不突出,只能算一个“小兄弟”。但是这个“小兄弟”从始新世以来(5000万年),就不声不响地占据了北半球森林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从热带到温度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成为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成功的,也是最重要的类群。

然而,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类群,它名字的发音却困扰着植物学家。我这个从研究生起,就研究壳斗科的化石和现代类群的“专家”,也深受其惑,在不止一次的学术会议上,被问及壳斗科的发音。

其实在被问及这个问题之前,我是没有困惑的。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跟着老师读为“壳(ké)斗科”。在做研究生的时,跟着导师吴征镒先生读“壳(ké)斗科”,和壳斗科研究的专家,徐永椿和黄成就两位先生交流时,彼此都是读的“壳(ké)斗科”。近些年来我发现在年轻植物分类学者中,读“壳(qiào)斗科”的越来越多了。我的学生中一部分跟着我读“壳(ké)斗科,一部分读“壳(qiào)斗科”。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标注的读音则是明确地标注为“qiao do ke”,而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的作者就是黄成就和张永田两位先生。由此看来,年轻学者的读音是有依据的。那么是不是我错了呢?做了几十年的壳斗科研究,如果连这个科发音都没有搞对,且不是要贻笑大方。为此我自己并让学生们都去查一查 “壳”读音的来源。

我首先从《新华字典》入手,《新华字典》第12版,对壳字的解释都是“坚硬的外皮”读音标注有ké和qiào两种。从《新华字典》找不到壳斗科中壳的读音的依据。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辞海》,对壳的注音为:壳(ké,读音qiào)。按照这个标注ké是口音,而qiào是书读音。按照这个注音壳斗科应该要读成qiào dou ke(参看蓝色字体部分的内容) 。

以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为目标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言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壳字注了ké和qiào两个读音。在这部1978年编撰完成的词典中,给出了“壳斗”的注音,将壳斗注音为qiào dou,这应该是壳斗科,读为qiao do uke最有力的证据了。

在台湾籍植物学游旨价博士的帮助下,查了台湾“教育部”编撰的《国语词典修订本》网络版关于壳字的注音。在这部词典中,壳的注音有三个,ké为正音,qiào和què为又音(图1)。按照这部词典壳斗科就应该读为:ke dou ke。同时向旨介博士了解,在台湾壳字的发音就是ké鲜有其它。壳斗科自然是读为ke do uke,地壳读为di ke,金蝉脱壳也是读为金蝉脱壳(ké),而不是我们习惯的金蝉脱壳(qiào)。在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典中,对于壳的注音有三个,以ké为正音(图2)

那么更老的字典是怎么注音的呢?黄健在“汉典”这个网站上查到了《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对壳的解释和注音。在《说文解字》中,壳的注音为:苦角切(图3),”苦角切”是古人的注音方式,用现代的汉语拼音标注就是què。同时黄健还推荐了“汉典”开卷有益栏目下一篇题为《“壳”字读音的古今演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作者金文明先生对于壳字的读音做了详细的考证,我总结如下:

一、北宋初年的官修韵书《广韵》根据唐代李善的注音资料,将壳注音为“苦角切”,也就是今音的què。二、从唐代直至民国年间,“壳”字的传统读音一直以què(确)为正音。三、随着汉语读音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除了传统正音què以外,“壳”字又出现了两个新的读音:ké和qiào。四、据古音学家考证,它在当时的实际读音应当是ㄎㄛ,1919年由民国教育部审定出版的《国音字典》就将“壳”定音为ㄎㄛ(汉语拼音作ko)。当时南方的大多数方言区(如吴语、赣语、粤语、闽南语区等)都读“壳”为入声字,而以北京语音为代表的“国语”(后称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壳”字的读音被转成了阴平声的ㄎㄜ(kē科)或阳平声的ㄎㄜˊ(ké咳)。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王云五大辞典》在“壳”字条下注了三个读音:

①(确)ㄑㄩㄝˋ(què),②(科)ㄎㄜ(kē),③(咳)ㄎㄜˊ(ké)


以后ㄎㄜ(科)音淘汰,“壳”字实际上只剩下了ㄎㄜˊ(咳)一个又读音。五、qiào这个新的读音,出现在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主编的1947年版《国语辞典》和1950年版《增注中华新韵》中,它们都给“壳”字注了三个读音:

①ㄑㄩㄝˋ(què),②ㄎㄜˊ(又读ké),③ㄑㄧㄠˋ(语音)(qiào)

ㄑㄧㄠ(qiào)在传统的音切资料中找不到依据,主编的黎锦老观点很明确:“壳”的正音是ㄑㄩㄝˋ(què),又读音是ㄎㄜˊ(又读ké),而ㄑㄧㄠˋ只是个口语音(语音)并且明确地注为语音即口语。

从以上的考证中可以看出,大约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壳”字的读音大致有三个:其传统的正音是què,ké是它的又读音,或称文读音,而qiào则是来自北京方言的口语音(金文明,《“壳”字读音的古今演变》)

大陆地区,由于普通话的普遍推广,某些字音变化较大。如“壳”字原来的正音què,念的人越来越少,到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ké、qiào两个读音,但在这两个读音中,究竟应以何者为正音,在音义的区别上又应如何划分,还存在着笼统含糊、让人莫衷一是的问题。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1963年。当时的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对“壳”字的ké、qiào两个异读音作了如下的规定和说明:

壳(一)ké(语)~儿 贝~儿 脑~ 驳~枪

 (二)qiào(文)地~ 甲~ 躯~

这里关于“语”、“文”二字的附注有着明显的差错。黎锦老明明把ké定为传统正音què的“又读”音,这“又读”来自书面语,《审音总表》却把它定为口语音(语);而黎锦老原本注明为口语音(语音)的qiào,却被《审音总表》定成了书面语的文读音(文)。

在此后大陆出版的几部字、词典中“壳”字的注音:

1988年版新《辞源》:qiào

1988年版《汉语大字典》:qiào

1990年版《汉语大词典》:qiào,或读ké

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qiào ké<口>

1997年版《中华古汉语字典》:qiào

以上五部字、词典,都以qiào为“壳”字的正音,显然是受了《审音总表》的影响。因为该表明确规定qiào是文读音而ké只是口语音,于是这些字、词典便顺理成章地把qiào定成了正音,而将ké放到“或读”的次要地位。这样做显然是不妥当的。

另外有些字、词典没有理会《审音总表》的规定,作了与之相反的处理。如:

1989年版《新华词典》:①ké ②qiào

1989年版《中国医籍字典》:①ké ②qiào

比较有意思的是修订版《辞海》,它在前后的修订中作了不同的处理:

1979年修订版:qiào,旧读ké

1989年修订版

       \

1999年修订版--- ké,读音qiào

       /

2009年修订版

以上四次修订,1979年版受《审音总表》的影响,以qiào为正音,将ké定为“旧渎”。但从1989年版开始,作了适当的调整,将ké定为正音,而qiào则作为ké的异读或又读音。这样的改变,显然是从语音的使用实际出发而作出的。只是qiào前面的“读音”二字注得不够确切。因为黎锦老说qiào是口语音(语音)。“读音”则一般理解为读书音,而不是口语音。

ké和qiào的不同读音,实际上并无辨义的作用,其意义都是“坚硬的外皮”,只是按照具体的词语分别异读而已。根据目前字、词典提供的例子,读qiào的“壳”字用例只有甲壳、地壳、金蝉脱壳等很少几个,而读ké的“壳”字用例却要多得多,如贝壳、脑壳、卡壳、出壳、去壳、蚌壳、蚶壳、躯壳、鸟壳、龟壳、鳖壳、箬壳、鸡蛋壳、子弹壳、蜗牛壳、螺蛳壳,等等。此外,“壳”字的qiào音似乎只存在于北京方言中,在广大的南方方言区里,人们用普通话读“壳”字时,基本上只读ké而不读qiào,即使对字、词典所举的甲壳、地壳、金蝉脱壳等词语中规定读qiào的“壳”字,一般也习惯于读ké。这种情况表明,汉语中带“壳”而读ké的词语及读ké的人数很多,要远远超过读qiào的词语及人数。后者主要存在于北京方言地区。因此,今天应当以ké为“壳”字的正音,尽量少读或不读qiào音,使之逐渐淘汰出局。(金文明,《“壳”字读音的古今演变》)

从壳字古音的演变和金文明先生的考证,壳斗科就应该读为ké dou ke而不是qiào dou ke。在植物学中,对科、属、种名的读音也有不少类似壳斗科这样的困惑。例如荨(qian)麻科很多时候被读为荨(xun )麻科; 粳稻是读为(gēng)稻,还是(jīng)。前者是读xun ma ke是误读,后者的情况与壳的读音有几分相似,在字、词典的注音中,口音(jīng)代替了读音(gēng)。为了正本清源,水稻专家张启发院士联合全国各地185名专家,支持粳的读音由jīng改gěng, 并《关于修订粳(gěng)字读音的建议书》呈送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商务印书馆,要求修改梗字的读音。

我人微言轻,同样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斗胆呼吁国内植物学家将壳斗科读为ke dou ke,而不是qiao dou ke。

网络上关于汉字的读音,有一句话我深以为是,姑且借来作为这篇小文的结语:

“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 它们的每一个发音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符号,其其音、其义、其形都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含义。现在把它们的读音改了,意思变了,意境也就变了,不利于文化传承”。

注:蓝色字体引自金文明《“壳”字读音的古今演变》

图1.png

图1 


图2.png

图2 

图3.png

图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727-1399128.html

上一篇:来到欧布堆
下一篇:我的小学岁月
收藏 IP: 112.117.75.*| 热度|

20 张俊鹏 周忠浩 武夷山 晏成和 张晓良 杨正瓴 梁洪泽 黄永义 崔锦华 任国鹏 池德龙 张叔勇 陈昌春 冯大诚 李璐 兰婧秋 李东风 李智选 guest16316880 be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