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寿命及其进化意义

已有 3981 次阅读 2011-9-30 11: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进化, 寿命, 生殖

关于人类的寿命,有专家在电视上讲应该是120多岁,因为和人相近的哺乳动物们,寿命大约是生长期的7倍。如果人类的生长期是18岁,那么寿命就应该是126岁。这是一个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天真想法,依据的仅仅是宏观意义上的统计数据。许多生态学上的统计规律,其实像统计局的数据一样不可靠,常常会误导学生。如果生长期是18岁,那么36岁的寿命就能生产足够的能独立存活的后代,这个物种就可以继续存在,为什么非要7倍呢?如果蝉的幼虫能活7年,那么它的寿命就应该是七七四十九年了。许多低等的动物,像一年生的植物,一生只生殖一次,就根本不存在生长期和寿命的比例问题。

根据现在的医学知识,身体积累的氧化物会导致衰老(所以××SOD蜜那么流行,不管是老爸用还是老妈用,滋养的只是皮肤)。氧化物损害DNA和蛋白质,其产物进而危害细胞。氧是能源释放能量所必需的,但并不总是是好东西(譬如让铁生锈)。根据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体积小的动物,代谢率相对较高(代谢就是氧化过程),体内的氧化物密度自然很高,所以寿命短。如果这样,就更简单了,用一种药物,清除体内的有害分子就行了。科学家发现,地下生活的裸鼹鼠(寿命很长,能比别的老鼠多活30年),其肝脏组织能抵抗化学药物对蛋白质的破坏作用,这种抵抗不是物理对抗,而是加速蛋白质的生成,及时剔除受损的蛋白质。研究者认为,裸鼹鼠显然是具有识别受损蛋白质的更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可能很简单,或者只是一类尚未被认识的分子结构。巧合的是,这种裸鼹鼠几乎没痛觉,是否意味着没有痛苦的生命会长寿?要是裸鼹鼠在中国,肯定会被老中医拿去熬中药,一能延长寿命,二能止痛,还能治疗毛发过多。


身体其他部分的生长,也会给我们启示。比如身高,并不是发育到了一米八就到了细胞分裂的极限所以就停止长高,而是一种激素在起作用。如果因病变或人为地改变这种激素,人会一直长高。当然,这种激素也是受基因规定的时间表的控制。说不定,人的衰老机制也是这面简单,就像乙烯催熟苹果一样。从进化的角度看,死亡时间表跟身高发育一样,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像身体的新陈代谢,消化过的东西不排出来,对身体是有害的。如果长寿是好事情,如果死亡是坏事情,为什么进化过程就没有把人的寿命定在八百年或一千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并不是进化的错误,这虽然不是生理代谢的必然宿命,却是这个物种长久生存的基础。如果大家“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愿望都实现了,那就是人类的末日了。


动物的寿命,大概在生殖力丧失或失去生殖的竞争力的时候。从进化和自然选择来看,生命的意义就是生殖,生殖任务结束,就是该死的时候。蝉的寿命几年或十几年,大概是寿命最长的昆虫了,其生命的绝大部分旅程是幼虫,在黑暗的地下度过。一旦成虫,产卵后,很快就死掉,成虫的寿命最长的也只有几十天。蝉若有知,或许也会感叹,天啊,等了漫长的十年,何不让我看看冬天的雪!然而,自然选择是没有感情的,就像当年的阶级斗争。人类超出繁殖期延长的部分寿命,就如同残留的阑尾,还是有用的。进化过程选择的是生命延续和扩张的能力,而不是生存的能力。到了该死的时间还不死,就是祸害了,对自己的后代也没好处,至少是消耗后代可利用的资源。人类社会有别于低等动物,年老者仍能为抚养孙子做贡献,但等到连孙子都抱不动了,就让人嫌弃了。在漫长的几千年中,尽管有孔子及其徒子徒孙们的不断说教,多少家庭还是希望年老的父母快快死掉--老不死的!没经历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代的年轻人,可能说我太恶毒。他们只听说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没听说过自己老婆孩子热炕头却让父母冻死门外的故事。祖宗的后代们,可能是因为自己做过太多不光彩的事情,就只好故意隐瞒龌龊的历史,一遍一遍地重复孝道和感恩。如果大家都有天生的孝心,还需要极力提倡吗? 


自从有了文明,人类就不完全生活在自然选择作用之下,所以许多人还能活到寿终正寝。自然界的动物,就没这么幸运,他们大多等不到生理期望寿命,在老死之前,早就被冻死、饿死,或被消灭掉,它们的寿命,只能说是生态寿命。其实,自古以来,在战争年代或暴政的朝代,许多人的寿命也相当于动物的生态寿命。战死疆场的,被皇帝灭族的,被阶级斗争扫地除门的,跟动物的弱肉强食和遗传大屠杀差不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92028.html

上一篇:关于死亡的生物哲学(之二)
下一篇:智人雌性的气味还能起作用?
收藏 IP: 222.173.104.*| 热度|

5 刘洋 郭桅 罗渝然 杨月琴 z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