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基因与文化:少睡精英

已有 4555 次阅读 2011-4-28 20:1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化, 进化, 基因, 少睡精英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世上有一小撮天生每日毋须睡满6小时都能精力旺盛,属于精明能干、外向的“少睡精英”。

一般人如果睡不够,会脾气暴躁,办事能力下降,影响健康等,但研究者发现,有约1%至3%人口是天生的“短睡者”,他们像猫头鹰和早起鸟儿的混合体,深宵仍不会昏昏欲睡,只睡4至5小时即能精力充沛地处理一日事务,全日都不会打盹。他们不仅精力无穷,健健康康,还似乎较具耐痛和调适情绪能力,个性倾向外向、乐观和好挑战。专家发现,他们体内均含一种叫“hDEC2”的细微基因突变,用基因工程人为获得此基因突变的实验鼠也有抗睡能力。

古今名人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均属“少睡精英”;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丘吉尔都睡得少,却要睡午觉,故不算在内。 王裳(信息时报

======================

动物自从有了严格意义的文化传统之后,生物进化就可能脱离原有的轨道。非洲的猩猩会“钓鱼”,日本的猴子喜欢泡温泉,古代读书人做官后三妻四妾,文革造反头目平步青云(尽管有的为毛陪葬了),电脑黑客能随心所欲屠宰“肉鸡”,等等,都是快速适应新文化的例子。芙蓉姐姐、凤姐、超女、兽兽、马诺,等等,都是新文化的适应典范。方舟子也是新文化的适应者,是中国的学术环境造就了他。

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单刃的是刀),使动物能够生存在更广阔的地区,适应更多变得环境,同时,也妨碍了本能的进化。文化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通过本能来解决。所以,越是高级的动物,幼体或单个个体的适应能力就越差,离开文化环境就会越显得无助。

如果文化的掌握需要长期的学习,个体发育就会越来越迟缓,这是基因和文化相互作用最显著的表现。黑猩猩的成熟要十几年,人类也需要十几年,即使到了性成熟的年龄,也不适合立即开始繁殖,仍要继续学习足够的技能。黑猩猩是这样,人类也是这样。在现代人类社会,情况变得更糟糕,学到足够的文化,甚至需要30年或50年(譬如范进)。甚至,文化本能可以抑制原始的生物本能,越是有文化的人越不想参与繁殖了。那些少睡精英,从基因中获得了好处,也不见得在生殖利益方面获得好处,或更多地散步自己的基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38391.html

上一篇:暴力与不打不相识
下一篇:从黑猩猩吃肉看道德感
收藏 IP: 124.201.14.*| 热度|

6 杨月琴 杨秀海 文双春 王芳 郑祺 肖重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