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浪漫情怀--女同性恋

已有 6992 次阅读 2011-1-10 21:0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同性恋

我在《丑陋的孔雀》中解释过同性恋的问题,但很粗糙。对于这个可能超乎您想像的普遍问题,因为形成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晰,所以解释也就多种多样。因为有朋友对此感兴趣,将一些不成熟的个人总结贴出来,欢迎讨论。

从行为机制看,雌性的性行为是被动的,与雄性相比,其性对象识别能力较差。在行为关系中,如果一方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其主动识别功能的进化就可能不完善。譬如,在母子关系中,幼儿识别食物的能力就很差,母亲会主动把食物送到他的口中,如果给他一个安慰奶嘴,他也会认真地吮吸。有的女性,直到成年或中年,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有同性恋的倾向。直到某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竟然具有和同性知己亲近的强烈冲动。

男同性恋,不管是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的(童年)的原因,其性取向是基本固定的,成年后不容易受环境(包括感情环境)的影响,他们性欲强烈,并且倾向于频繁地更换性伙伴。与此相比,女同性恋则比较稳定,她们的感情需要一定时间的融洽共处才容易产生。

人的生殖器官决定女同性恋没有实际的交配活动,她有时只是一种浪漫情怀,或是指向同性的欲望。在英文中,男同性恋常用gay或homo,其意义比较明确,而女同性恋的lesbian,则与浪漫的古典文学有关。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女诗人Sappho出生于Lesbos岛,曾负责一群少女的文化启蒙教育。她歌颂女性的美,并直言不讳承认自己爱女人。

性行为的意义在两性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如果雄性的性行为最终是为了实现生殖细胞的释放,那么雌性的性行为是为了维持双方的关系,而不是为了接受生殖细胞。简单地说,雄性的性行为是目标,而雌性的性行为是手段。其实,这就是性欲进化的动力,在与人类性欲最接近的倭黑猩猩(bonobo),日常的性生活就是维持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在人类的异性恋中发挥的作用无需赘述,在雌性的同性关系中,只要有利于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她就可能因此产生类似浪漫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更像男人的红颜知己,而不是情人,更不是逢场作戏的纯粹肉欲关系。

根据西方国家的调查,保守的结果大概是,男同性恋(包括双性恋)的比例接近5%,而女同性恋(包括双性恋)的比例接近15%。不管调查的范围多大,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总是不准确的,一是因为许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二是因为传统和文化的因素,许多人对自己的性取向没有清醒的认识。

虽然女同性恋者数目远超过男同性恋者,但专门的女同性恋者可能没这么多。与男同性恋不同,多数女同性恋是双性恋,即,她们也会同时爱着男人,两者似乎并不矛盾。如果她的同性倾向只是一种浪漫情怀,而没有肉体的亲密接触欲望,就是不是15%那么保守了。在大学校园里,女同学间(特别是一个寝室的)手挽手形影不离者很普遍,但男同学间的关系则较少有身体的暧昧接触。

许多少女都有同性恋的行为表现,她们的解释是那样做会让周围的男孩尖叫。这不是心理学家想要的解释,但似乎也能说明一点问题,即,在雄性的眼中,女同性恋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女孩吻另一个女孩, 比一个男孩吻另一个男孩,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雌性无法直接交配,而两个雄性的吻就可能导致直接的交配行为。与交配相比,吻被认为是更高的层次,是比较文明的,在影视剧中,吻是可以直接表演的,而交配一般是受限制的。

从功能来看,关系密切的女子之间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雄性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靠权威、等级、规则、忠义、诚信等维持,为朋友两肋插刀,为群体赴汤蹈火,都是维持群体关系的具体表现。而雌性,维持合作关系走了不同的道路,她们主要靠感情,靠彼此的亲近感。雌性是不喜欢冒险的,她的生殖功能决定她冒险的预期风险跟预期收益不成比例。一个小的群体,彼此相互亲昵相互依赖比彼此竞争好,对大家都有好处。基于此,雌性间的亲密接触,即使是一时冲动,而接触的结果很可能让事件的性质发生变化,或许能激发出一种持续的情怀,使双方保持微妙的关系。而在雄性,就没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因为他们的性取向不容易轻易改变,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亲密关系。

如果说雄性的性欲是基本固定的,那么雌性的性欲是有弹性的,这种弹性即使在与异性的性关系中也是很突出的。在一群雌性中,如果缺少有吸引力的雄性,她们发生同性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雄性就不会因为缺少异性的刺激而诱发同性恋。雌性在缺少可靠的异性时加强彼此的亲密关系,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4394-403084.html

上一篇:单词的发音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下一篇:男同性恋--第三种性别
收藏 IP: .*| 热度|

2 杨华磊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