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433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4335

博文

教学生涯拂尘录(2)

已有 5892 次阅读 2018-12-15 17:10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生涯拂尘录

二.安心教学工作以后的最初努力

当我安心教学工作以后,我以为教书,不过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教材的内容重述给学生而已。一个多月的上课实践,让我完全否定了我原先的看法。那还是刚开始的几次课吧,它就让我尝到了挫折感,几使我怀疑自己能否胜任教书这种工作。每当我一忆及那最初的两次领导的谈话:“你讲话速度太快,你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都好像是同时出现的。”“你的板书有些杂乱无章。”“你不能超越大纲的范围、去讲那些不属于大纲规定的内容。” ……无一肯定,一无是处。一时我倒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我就想起了“人永远在朦胧的路上走着”的这句话虽然我不是学师范的,但并不等于我通过学习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何况当时全国还没有培养教工科老师的师范呢。这样一想,我定下了心,我一定要在讲坛上站住脚。

为了能站稳讲坛,把未经“师范”经历的自己变成一个合格的教师,我在改变“你讲话速度太快,你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和最后一个字都好像是同时出现的。”“你的板书有些杂乱无章。”的状态上,决定先从“口头表达”和“板书表达”上下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讲话的速度上逐渐也学会了一点“慢条斯理、抑扬顿挫”的皮毛(虽说我还不能达到“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1的地步,但我当时确实是向这个方向努力的),而且还尽量做到“第一句话是为第二句话做准备、第二句话是第一句话的逻辑的自然结果”。

“板书表达”上。由于当时所教课程中的机构较多,学生常常看不懂有些复杂的机构平面图,那如果能把它们改画成立体图、我想也许会帮助学生理解我讲的对象。为此,一段时期中,我把一切业余时间全用于学习“轴测理论”上。记得那时,我通过学习в.и.卡米湼夫的《轴测投影》,并作完它的全部习题后,已基本上能在黑板上把一个学生感到较难看懂的机构平面图,很快地画成立体图。此外于文字板书方面,经过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人的板书长处,也渐能做到板书布局合理和书写工整了。记得当时有一个从湖大调来的老师,他每一堂课下来,就是那一黑板板书,图文并茂,而且从不用黑板刷,他说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不停地运动黑板刷、是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他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在口头和板书表达上、如果说我已能能从容欲如的应付,而逐渐适应教学工作的话,但随着教学的课程转向数、力,这时就深切感到基础不深所致的后劲不足,以致有时也闹出些捉襟见肘的尴尬。这种后劲不足,这种尴尬,其实对工科背景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一般来说,理科转工科容易,但工科转理科相对来说是要难一些。说它难,其实是难在它们的思维和要求都不同。

    50年代,钱学森就指出2:科学发展的早期,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本就是一家人,只是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每一方面的工作因发展而变得更复杂、工作量更大而无法一一兼顾,他们才不得不分手去忙自己领域的事情。这其中作为自然科学的数学和作为技术科学的力学,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数学和力学的紧密关系、却不同于早期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间的关系。还在Newton和Cauchy时代,它们间就一直是形影不离,关系密切。当时一个力学家也常同时是一个数学家。Newton,Lagrange,Laplace,Euler,Hamilton等无一不是这些一身而二任的优秀代表。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与微积分的创立,最速降线问题、短程线问题及等周问题与变分原理的奠立,广义位移的引进与高维流形的研究等都是这样地密切,以致在当时,数学已几乎成为力学的同义语。历史证明,力学与数学的这种结合使它们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它们自身的发展和新领域的诞生19世纪中叶以后一段时间内,数学和力学二位一体的学者仍不乏其人。虽说毕竟由于上面钱学森所述的原因,它们的分家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流。随着国际学术界掀起的数学与力学再次结合的热潮,力学的数学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数学与力学两家也重新得到了沟通。在这种背景下,我既然决定在力学的领地里,以读书、教书、写书伴此生“,自然想到、我必须补上数学这一课。正好那时我们的主任去北京开一个学术会议,我就托他给我带回一套北大的数学系的各科大纲。侭管工科背景的人要在这样一条补学的路上走过去,其难度之大非我当时能想像到的,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回首往事,我真的感谢那些、在我安心教学工作以后所作的最初努力中,对我无私帮助的所有的老师和同事,特别是我从未见过的老师钱学森茅以升先生

     

  [1]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 

  [2] 钱学森,论技术科学,科学通报,4(1957):97—1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7-1151704.html

上一篇:教学生涯拂尘录
下一篇:命题与考试
收藏 IP: 223.155.6.*| 热度|

2 王安良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