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评价录取就是转变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录取方式,高校最终根据考生高考投档成绩(百分制)占60%、面试成绩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百分制)占10%所构成的综合成绩确定入选名单。
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是今年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一出“重头戏”。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不再仅仅依据高考成绩这一单一指标录取学生,还会综合考量高中学业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和高校自身培养特色等方面的内容。复旦、交大去年率先小范围试点,今年迅速把综合评价招生规模扩张到了540名和650名,而两校在沪普通招生人数则同步下降至15名和8名。这足以说明他们已经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尝到了甜头。今年是除率先试点的6所部属高校及上海大学首次尝试综合评价录取改革,7校总共划出不足20%的名额用于综合评价招生。由于名额较少,体量不大,今年综合评价招生的竞争异常激烈。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发布了“综合评价”批各招生院校考生成绩分布情况。文理科获得入围资格,且高考总分达到“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分别为1057和5157,其中500分以上考生数分别为222和971人。综合评价批平行志愿均按招生计划数的1:1.5投档,各校投档线均为投档到该校最后一名考生的总分(同分全投)。6月27日,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综合评价”批平行志愿投档各校投档分数线出炉。其中,复旦文科线504分,理科线505分,文理均为最高。而此前,上海公布的两线为:本科控制分数线文科368分,理科360分;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文科450分,理科438分。试点高校的“综合评价”志愿投档分数线均明显高于本市的本控线和自控线。
表1:上海市普通高校“综合评价”批志愿投档各校投档分数线(文科)
序号 | 院校 | 计划数 | 投档分数线 |
1 | 复旦大学 | 140 | 504 |
2 | 上海财经大学 | 22 | 500 |
3 | 同济大学 | 12 | 498 |
4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3 | 494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60 | 493 |
6 | 华东师范大学 | 38 | 492 |
7 | 东华大学 | 22 | 471 |
8 | 上海大学 | 20 | 469 |
表2:上海市普通高校“综合评价”批志愿投档各校投档分数线(理科)
序号 | 院校 | 计划数 | 投档分数线 |
1 | 复旦大学 | 280 | 505 |
2 | 同济大学 | 48 | 498 |
3 | 上海财经大学 | 58 | 497 |
4 | 上海交通大学 | 500 | 496 |
5 | 华东师范大学 | 62 | 490 |
6 | 上海交大医学院 | 90 | 489 |
7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23 | 488 |
8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 120 | 480 |
9 | 华东理工大学 | 139 | 474 |
10 | 上海大学 | 60 | 464 |
11 | 东华大学 | 60 | 473 |
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最终录取考量三方面因素:高考成绩占600分,高中结业考占100分,高校组织的面试占300分。在这个分数结构下,高考的绝对分数对最终录取结果的影响将会被大大稀释。例如,A考生高考成绩为500分,B考生高考成绩为470分;结业考均为优秀;在高校面试环节B考生拿到了90分(合270分),A考生拿到80分(合240分)。两位考生的综合评价分数将会打平。这不仅仅给高校根据自身特色选材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也为考生更全面地展示自己从而获得高校的青睐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机会。
对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新增试点高校而言,今年的试点虽然只是一个小样本的试点,但各校还是集合、出动了大批专家来为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工作做准备,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即将进一步全面推广的招生录取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由于样本很小,竞争激烈,高考、校测和高中水平测试双优或三优考生基数较大,综合评价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或许比最终普通招生录取考生还要高。但是作为一种世界上较为通行的高校选材方式,综合评价招生既扩大了高校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进行选材,也增加了学生获得高校青睐的机会,预期来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成为大概率事件。而对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而言,今年的校测结果或将对最终录取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各试点高校还出台多项制度保证公平公正。例如屏蔽手机与网络信号,考生组与专家组分别进行双盲抽签,纪检监察部门监控全过程,考核选拔过程全程录像等保障机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新的招生录取体系下,促进公平、注重素质,扩大选择、体现特色将成为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内在价值选择。
(作者:张端鸿,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感谢同济大学刘玉仙、花艳、余野三位老师参与讨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