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ying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ingxiao

博文

我与三十多门语言的爱恨情仇(2)——图语

已有 3986 次阅读 2011-8-16 09:24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英语, 折纸, UML, 机械制图, 找项目做

第七门语言:统一建模语言(UML)——没有不好的学生

 

这也是语言?不就是图吗? 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语言的理解。但它说它就是语言:有精确的语法、有它的符号表示,还说一图抵千言,英文也叫Language,所以我就认可它是语言吧。写 博文时较了一下真,查了一下Language的翻译,发觉语、文、话都可以叫Language,于是很怀疑我们一股脑把XXX Language都翻译成XXX语言是不是有问题。不过这样的翻译早就约定俗成了,不去想它。

 

人语中要数英语最让人爱恨情仇,图语中则当推UML,个中甘苦自知。起起落落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既从应用的角度找项目做东西,又从研究的角度看了 大量的论文,有很多很好的Idea。对UML一直未曾放弃,但各种原因之下,研究方面未写一篇UML相关的论文,应用方面也直到许多年以后出国以后才真正 派上用场。

 

学这个语言对我有点回光返照的感觉,没落之际突然重新找回激动人心、开创历史的感觉,但此后很多年就一直退着走,直到出国以后重新感受辉煌了。

 

简单地说,学UML的起因是这样的:赋闲了,到处找活干。不管什么样,只要能干活就行。搞技术的没活干就像汽车没有汽油,感觉自己这一日千里的身躯 整天趴在这里还不如一头毛驴有用。四处碰壁之际找到消息:L那里有个活在找人做,由于UML刚开始流行没什么人搞得懂,只要懂UML就有活干。于是我到处 找UML的书和资料,天啊,竟然都看不懂!

 

在我学技术的过程中第一次碰到怎么都看不明白的情况,只有那个Rational Rose的软件用起来没碰到什么问题,但光会用软件也没什么用啊,软件得在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价值。最后关头终于找到一本书,写得非常好,正好把我疑惑的地方都解答了、让我彻底弄懂了。

 

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教材非常重要,只要学生愿意学,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书或者与学生不匹配的书。

 

之后的经历也有很多巧合,开始干活,与L开始认识。再接下来,我靠着UML找到了相对稳定的饭吃。与L很久没了联系,再联系时已经是L反过来需要我 介绍工作了。介绍给以前的老领导,做了几年正值国内的股票市场遍地黄金把所有人都吸了过去时,L跳槽了。再很久不联系之后,在我动出国的心思时发现L已经 在美国了……我也到了美国,UML依旧,只是工具由以前用的Rational Rose, 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换成了我一直拒绝的微软的Visio。

 

                     image

 

第八门语言:机械制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往前追溯,UML算语言的话,刚进大学第一年学的机械制图也算语言了,它是机械工程师之间以及工程师和工人之间交流的语言。

 

机械制图其实很有意思,一个立体的物体,想象着从上往下看、从前面看、从侧面看,用三个视图就可以把机器的设计表达清楚。尤其有趣的是一个空心圆柱 想象着用一把刀斜切下去,靠角尺和圆规就可以把切出来的形状精确地画出来。我们从学习削铅笔学起,直至从零件图到装配图。这门课和以前我学的课彻底不同, 所以刚进大学时父母问起功课,我说机械制图比较难,父母便以为我学这门课碰到了困难而为我着急,其实这门课我考了90分,虽然没到最高分,但已经属于高分 了。

 

还记得四年结束毕业设计时,教室关门早,我就抱着硕大的制图版趴在草坪上画图。有南京大学的学生过来寒暄,很羡慕我们工科,觉得文科学的太虚,不像工科学了就可以用。那时还很为自己自豪。

 

那时没有数码相机,画了这么多图可惜也没有留存,就网上找张图意思一下吧:

image

 

第九门语言:电路图——有机会动手才有动力。

再往前追溯,初中就开始学的电路图也可以算语言了。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其实一直在学电路图,初中的梦想是装矿石收音机,但那时没有电子器件。 本科时自己还想过一些小设计,像通过电路使得电器中装电池时不用考虑正负极,直接往里面塞就行了。电路图的学习最终半途而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动手的机会 太少,只有上课期间有几次机会进实验室做实验,很多自己想做的实验没有机会去做。

 

就网上贴来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电路图。

image

 

 

第十门语言:折纸图:——寒门给人动力,富贵让人懈怠。

继续追溯,以前看的折纸图也算是语言了。自有记忆开始就喜欢折纸,从这个玩伴、那个玩伴那里学来几十种不同的折法,折的东西多了就经常忘记怎么折了。后来将每种东西折个样品保存着,忘记后就把样品拆开来看一下,但这些样品时间长了总是会弄丢掉。

 

高中时新华书店时兴开架,在学校附近的书店第一次看到折纸书,于是学会了折纸图中的各种符号。那时舍不得买书,就趁着书店开架的机会把折法背下来, 出了书店再折样品。再之后就把自己学来的折纸试着自己一边折一边自己绘图了,把自己会折的东西全部画出来,这样就再也不怕忘记了。花了很多心血,弄得像本 书一样。收藏了很多年,可惜在前几年的搬家中弄丢了。

 

有了网络,资源一下子变成了无限,随便一搜就有大量的折纸图和网站,放眼世界,日本的折纸尤其复杂。但物以希为贵,从前就会那么几十种折法又舍不得 买书时兴趣最浓,但当无穷无尽的资源一下子免费端到你面前时,就会觉得以前花的这么多精力做的这些事情很傻。玩折纸的乐趣一下子弱了很多——就像穷人家的 孩子觉得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住进糖果做成的房子,等真的住进去了,吃个几天就再也不想吃糖果了。

 

以前手绘的折纸图,就剩这一张了,心血啊。

ALIM7737[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160-475668.html

上一篇:寒门教师有没有春天?
下一篇:在手上褪壳的知了
收藏 IP: 65.60.175.*| 热度|

6 刘光银 余昕 曾泳春 袁文常 崔树勋 刘钢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