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祭祀大典在即
姚 远
1938年7月3日至9月2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由西安迁汉中城固不到半年(1938年3月16日正式迁离西安)的国立西北联大历史系考古委员会主持对汉博望侯张骞墓墓前石刻进行发掘和增修。1938年8月30日,西北联大常委联名向陕西省民政厅、城固县政府、陕西考古会提出“为整理博望侯墓道述明办法请随时予以保护”的公函。1938年9月24日和10月13日,又转致教育部长陈立夫知晓。这是迄今对张骞墓唯一的一次正式发掘和科学发掘,在中国外交史、对外开放史、文化交流史和“丝绸之路”研究上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突出地彰现了西北联大对陕南文化建设的重要贡献。 这次发掘:一是出土了汉砖、汉五铢钱、“博望”封泥等文物,确证为西汉张骞原墓,为研究我国第一个外交家、探险家和忠于汉民族、勇敢实践汉武帝抗击匈奴的伟大历史人物张骞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提起当地政府、张骞后裔对丝路凿空者张骞的注意,提高了文物保护意识,成为1956年将其列为陕西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14年与丝绸之路沿线诸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三是通过调查、发掘、增修、展览、参观、研究、祭扫等活动,进行了生动的抗战教育,激发了师生和民众的爱国抗日热情,也成为后世振兴民族精神、进行对外开放教育的基地。
1939年4月6日,西北联大全校师生员工1 400余人,为纪念“民族扫墓节”,提倡民族精神,整队赴汉博望侯张骞墓,举行祭扫活动。徐诵明常委主祭,殷祖英教授宣读祭文:
赫赫大汉,肇基汉中,我公诞降,民族英雄。奉使绝域,乃立奇功。万年歌颂,四裔尊崇,霖雨苍生,功难悉数,荦荦大者,言之有五:匈奴猾夏,厥势孔张,臣役西国,结党南羌。唯公发议,断其右臂,遂使王廷,幕南遁弃。亚欧民族,权利互伸,无达?国,葱岭为垠。唯公凿空,沟通文化,苜蓿葡陶,天马来驾。当时滇黔,咸未内属,感于蜀布,往求身毒。唯公剏始,西南再征,中国一统,因以完成。河出昆仑,自古有说,究在何处,莫能明揭。唯公身历,究其真源,学术探险,开新纪元。拘絷于胡,备尝艰苦,持节弗桡,实先苏武。唯公此举,使命不愆,民族气节,上薄云天。凡此五端,永垂不朽。值此抗战,效法恐后。本校艸剏,规模未弘,地邻名迹,观感何穷?节届清明,礼修拜扫,济济师生,敬荐苹藻。尚飨。
胡庶华常委发表讲话指出:“本校师生,在此宣誓,其意义甚为重大。博望侯在匈奴十余年,不与敌人妥协,此种精忠报国之精神,堪为吾人所效法”。这是近代以来张骞墓的第一次高规格祭扫。
西北联大以“地邻名迹”和首次科学发掘之便,以民族英雄张骞“使命不愆,上薄云天”,“沟通文化”,“学术探险,开新纪元”的民族气节激励师生,使张骞墓成为“值此抗战”之际最好的抗敌救国教育基地。
1939年8月13日至14日,学校考古室举办了张骞墓出土古物展览。先后有时在学校的教育部次长顾毓秀教授、学校常委李蒸、徐诵明、胡庶华教授、学校秘书主任黎锦熙教授,以及师生数百人参观。
1942年,国民政府检察院院长于右任在国立西北大学视察并作《标准草书》的学术报告后,也到张骞墓考察。
自2019年4月4日,赴城固参加新博物馆开馆和祭祀张骞大典,并在博望大讲堂演讲《张骞精神》,现已6年时间。期间由于疫情等原因,近几年未能举办大规模活动。
2019年清明节在思路开拓者张骞祭祀大典整理贡品
图1 在博望大讲堂演讲《张骞精神》;图2 提供基本史料图片和展陈脚本,帮助建成“西北联大在城固纪念馆”;培训首批讲解员
今再次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担任主祭人(致祭文)。
大典活动将于2025年4月2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张骞纪念馆举行。
下午拟举办县政协文史委文史专刊《博望▪张骞》一书首发式(收入吾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一期发表的《国立西北大学对汉博望侯张骞墓的发掘与增修》。
1/1 | 閹槒顓�:5 | 妫f牠銆� | 娑撳﹣绔存い锟� | 娑撳绔存い锟� | 閺堫偊銆� | 鐠哄疇娴�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2 1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