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史启祯先生
姚 远
晨闻史启祯教授在深圳逝世,不免心头沉重起来。
想起最后一次同史先生见面,已经是12年前的事了。那是2013年,作为当时的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与史先生的高足王尧宇教授、崔斌教授策划出一本纪念册,纪念史先生执教55周年。这就是由王尧宇、姚远、崔斌编写、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师魂——纪念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史启祯教授执教55周年》一书。
给我的另一工作是就史先生的教育思想写一篇文章,我去西大新村史先生的宿舍录音采访了一些重要的口述史资料,又从史先生的讲话稿中搜集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很快形成思路:
一是“大道至简”与“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二是“启迪心智”与“由小到大,由点到面”;
三是“两只翅膀都要硬”与“教师一定要走教学科研结合之路”;
四是“因不同而精彩”与教材建设的“个性化”;
五是结语
文章首先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再收入纪念文集。方光华校长看到该文后,说写得不错,并鼓励对学校名教授的教育思想做系统研究。截至2025年3月24日,这篇文章在科学网上也有11616人次阅读。后来120周年校庆期间编纂《西北大学学科发展史》,我们陆续写了黄文弼、高鸿、岳劼恒、张伯声等10余位著名教授的教育思想,算是史启桢教育思想研究的继续。
史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绝不止这些,本文只是略述点滴。其“大道至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在现代科学教育中的巧妙应用,体现了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其积极置身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和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教育理念,融入教科书编写,以先进文化引领教科书编写和课堂教学,又体现了其融通中西的深厚西学功底。其“因精彩而不同”的教科书个性化主张,以及“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反向思维,则体现了其在继承传统与模仿引进中的自主创新和独特教风。其“教学与科研就像鸟的两只翅膀”比喻、教学科研两条道形如“Y”字,以及“编写教材如造园林”等类比,体现了其既具有严谨的理性逻辑思维,又具有丰富的人文浪漫情怀。这正是史先生之所以成为国家教学名师的独特之处。
在他看来,“课大于天”,“讲台区区三尺,同样能站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课堂,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平台,教师首先要珍视这个面对学生的平台。任何时候都不要简单地埋怨学生听课不专心,因为在这个平台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您自己。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如果课前您的情绪能处在亢奋状态,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塑造儒雅、大度、从容、自信的教师形象,使其成为一种文化和影响学生气质的重要因素”。正是遵循这样的信念,他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50余载,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教育思想。
在今天看来,史先生的科学教育思想不仅是西北大学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全国教学名师,他的实践和理念也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实践与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探索取得的成就,是我们建设双一流,实现民族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史先生一路走好!
2025-03-24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