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秋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ngshiliang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质、地面沉降、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研究

博文

短命“楼歪歪”与世纪“提醒函”

已有 3254 次阅读 2011-12-19 21:00 |个人分类:资源环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安全, 诚信, 质量, 工程建设

【作者:怡然;转引自《新民晚报》2011-12-19-B5版“夜光杯——世象杂谈”】
 
       自从闻所未闻的“楼倒倒”成为爆炸性新闻,震惊国人之后,“楼脆脆”、“楼歪歪”、“楼裂裂”之类的奇观接二连三,屡创纪录。最近一例:被吹嘘为“台州地区最大纯海景住宅小区”的渝汇蓝湾国际小区17号楼——交付使用才10个月的高层住宅,一户业主入住不到一天,竟发现高楼歪了!经检测,这是因桩基承载力不足突现沉降,楼体向西倾斜,地下室1根框架柱被压碎约20厘米。随即,17号楼及周边14-16号、18号和5幢排屋200多住户被紧急疏散,17号楼开始拆除。孰料“危楼”还没拆完,同小区的21号楼也发现严重开裂。
    
        几乎同时,广州白云区和太原也分别出现了“楼歪歪”!
    
        而这仅仅是诸多新建危楼的冰山一角。房屋建造中的“豆腐渣”、“筋(钢筋)瘦瘦”、“浆(水泥砂浆)假假”、“板(楼板)薄薄”、“墙壳壳”……在各地都时有所闻。同样骇人听闻的是,“桥垮垮”、“桥瘫瘫”、“桥塌塌”的新闻也不断爆出,坍塌的竟多是新建的桥梁!
    
        房倒桥塌,根本上说倒塌的是建筑的质量,以及人们对质量的信心。
    
        儿时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赵州桥”,只知道这座建于隋朝,历经1400多年风霜的古桥,领先世界同类桥梁1200年,见证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那时压根就不会想到,遭遇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的赵州桥,还会以其穿越千年的雄姿,亲眼见证它的某些不肖子孙把房造裂了,把桥建塌了,把建筑物搞得如此短命!当今建设的技术含量无疑与老祖宗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祖宗们凝聚在赵州桥里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兢兢业业的精神,穿越了没有、传承了没有?这才是最要紧的问题!
    
        另一方面,理当记载于中国建筑史上的“穿越故事”,近年来不时泛起涟漪,令人慨叹不已。
    
        北京京西永定河上有座“洋灰桥”,已超期服役近30年了,至今安然无恙。1982年,也就是“洋灰桥”服役60年时,门头沟公路部门收到一封来自法国的书信,寄信人善意提醒: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60年,如今时间已到,应立即停止使用。寄信人是“洋灰桥”设计者的后人。
    
        而类似的“提醒函”,这种履行了近百年的工程质量诚信追踪,同样发生在武汉景明大楼、上海外白渡桥。
    
        1999年武汉景明大楼的业主收到一份来自英国建筑公司的来函,告知“景明大楼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了2年”,声明此后出现任何安全事故都与该公司无关。这座由英国人设计的、位于武汉鄱阳街53号的景明大楼建于1917年,共有6层,被武汉市列为历史优秀建筑保留,目前状况良好。
    
        2007年岁末,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英国霍华思·厄斯金公司——上海外白渡桥100年前的设计与建造单位的信函,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同时还重点强调“建议检修水下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
    
        诚信,是一个比建筑工程更为硕大而持久的系统工程。据说,工程质量“提醒函”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是企业诚信的一部分,是一种行业共识和规矩。如此跨越世纪的质量保证,穿越时光隧道的诚信,让人除了震撼、叹服,还能说什么呢?当下诸多“穿越剧”在银幕、荧屏上争先恐后蜂拥而至,被网友戏称“当今社会十个人里,九个半人都穿越”,现实版的“穿越剧”则一再在中国上演。这种“穿越”,绝无子虚乌有胡编乱造的“噱头”情节,也并非庸俗无聊时光倒错的煽情故事,而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信誉,无利可图惟有诚信的承诺。
    
        “楼歪歪”“桥瘫瘫”与穿越世纪的“提醒函”,两厢观照,足以教人沉思。在光可鉴人的“洋镜”面前,我们的一些同胞假如还有一点荣辱意识廉耻之心,是不是会自惭形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5562-520055.html

上一篇:到底在为谁恢复名誉?!
下一篇:《收获》杂志编审痛批语文教材
收藏 IP: 58.24.211.*| 热度|

2 张骥 zhangcz07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