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彦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何彦

博文

2023春新开课: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

已有 2050 次阅读 2023-1-27 08:1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经多年的学习、思考和酝酿,本人计划在下学期开一门公共选修课《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取这个名字首先是为了致敬牛顿那部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哲学思辨盛行的17-18世纪的欧洲,牛顿提醒人们要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学的眼光探究自然的奥秘。但在实验和数学已成为科研标配工具的今天,回归已被束之高阁的哲学思辨,从“存在”和“是”本原出发考量自然科学实践,将为回答“钱学森之问”提供新的视角。

课程简介当代科学研究面对的是一个物质和信息无比丰富的经验世界以及无数触手可及的经验材料,各领域中被广泛采用的经典的学术研究方法也大多以经验为基石。但是,经验的思路和方法,如果未经哲学层面的深入反思,容易陷入创新性不足或方向感缺失的困扰。本课程将以科学发展史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为主线,通过分析重点概念和典型事例,梳理自然科学演化的逻辑和脉络,阐释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研究范式背后的哲学思想,并考察一些自然科学研究前沿领域中的哲学问题。将围绕近年来经验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惑,详细讨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以及宇宙起源、生命本原和意识本质等热点议题中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在复杂体系研究中的表现,以及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开展创新研究的必要性等。希望通过探讨科学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为希望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生开拓新的思路。

课程讨论内容(计划):

1.  主体“A”与客体“B”的经验:科学与哲学的出发点(4学时)

a)   面向自然的态度:维持生存,外化存在,抽离存在,改变存在

b)   经验自然的方法:应用研究关注实践的特殊性;基础研究考察世界的普遍性

c)   人化自然辩证法:经验都是人的经验;世界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结果

2.  “A=B”的逻辑:科学与哲学的基础(4学时)

a)   以being为中心,质料与形式,差异与统一

b)   多层级的形式化:符号指代、语词抽象、判断联结、逻辑网络

c)   形式逻辑与确定性、辩证逻辑与不确定性、努斯精神与自由意志

d)   客观与主观、有限与无限:芝诺悖论、康德的二律背反

3.  主体与客体的纠结:从古代到近代的哲学与科学(4学时)

a)   A,“=”,B:人,“神”,自然界;主客不分、主客对立、主客同一

b)   古希腊时期:主客不分的理念时代

c)   中世纪后期到近代前期:主体与客体逐渐分离

d)   德国观念论时期:从主客对立到主客同一的哲学体系建构

4.  主客辩证的自然:时间与空间、物质、力和规律、意识和身体(4学时)

5.  主体对客体的“胜利”:近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演化(4学时)

a)   自然科学从基督教的分离

b)   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数学语言的绽出

c)   原子论与还原论的胜出:物质结构理论的演变

6.  主体与客体的“重新纠缠”: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与困惑(4学时)

a)   基本粒子与量子纠缠:“既在又不在”的辩证法

b)   生命是什么:基因、蛋白与细胞的复杂网络

c)   动态复杂体系的辩证法:从宇宙起源到意识本质

7.  主客关联与数学(4学时)

a)   数学简史:数、命题、函数、集合、数字化

b)   19世纪以来的数学:确定性的消失

c)   数学的本质:数学是发明还是发现?

d)   从数学方程到人工智能

e)   从物的数字化到社会的数字化

8.  主客同一与数字化新时代(4学时)

a)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   扬弃还原论与确定性

c)   数字社会与元宇宙

d)   以人民为中心的未来自然科学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14-1373591.html

上一篇:《梁志学:黑格尔自然哲学简评》摘编(8)总结
下一篇:科学追逐确定性,哲学思索不确定性
收藏 IP: 219.142.144.*| 热度|

1 许培扬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