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ng198729 植物入侵生态学博士在读

博文

如何做一个具有“核动力”的科学家

已有 3607 次阅读 2013-3-28 13:3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如何做科研

           

摘要:本文从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谈起,结合了自己10年和11年的野外试验阐明了未来几年生态学的研究将大有可为的前景,并且从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理想出发,谈了对如何做一个具有“核动力”的科学家的几点看法,希望与老师同学们共勉。

刚刚过去的“18大”告诉我们这群学习生态学的博士们这样一件事: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我的第一堂博士课就是在9月5日百篇优博获得者师生为我上的(见http://graduate.bjfu.edu.cn/article-25-7514.aspx“百篇优博获得者师生为博士新生上入学第一课”),当时康向阳教授就用了“核动力”这个词来形容一类科学家:他们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样的科学家的成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甚至是必然的。我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直到11月30日,我有幸去人民大会堂参加“2012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看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在其报告中指出:“创新需要敢于怀疑、勇闯禁区的胆识,更离不开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创新是脚踏实地的探索和日复一日的积累”他报告的主题叫《用一生为理想去奋斗》,我一下子把这两件事联系了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核动力”啊!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想想,人生一共不到3万天,大多数人也就活到八、九十岁。人家吴院士,91岁高龄,现在仍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甚至还到人民大会堂给全北京研究生代表做讲座,还谈理想,甚至还表示:自己做的仍然不够,自己对党的承诺依然有效。。。。。再想想我们的奶奶爷爷,家里的老人,看到差距了吧。。。这不是“核动力”又是什么再支撑着他。

吴院士谈到了他一生中做对了4件事:第一选择了正确的专业:肝病外科,由于选择了正确的专业使得他的才智得以发挥;第二选择回国发展,国家的发展给他创造了个人发展的土壤;第三选择参军,军队是他无形的学校;最重要的是他加入了党,我个人认为这是形成“核动力”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切身履行自己对祖国和党的承诺,能有这种意识就是未来前进不竭动力的能源保障。

我个人从事的科研与“十八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比如2010年我去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郊外的关于沙地克隆植物沙地柏的群落调查就与治理荒漠化有着密切的关系,2011年我转战到浙江临海市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南方入侵植物机理的研究,所以我想我们科研工作者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报答国家的培养。当然未来生态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生态学区的大突破将指日可待。

当然,要想成为具有“核动力”的科学家,这还远远不够,我个人认为应该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2位合一,达到精神上的耦合才是捷径。

知识分子有3类:一是在大学混饭吃的,二是有理想肯勤奋事业有成的教授,

三是将国家需要与自身成功合二为一的教授。

作为中国人,爱国也是我们悠久的传统,看看文天祥等先例,便知我们是有气节和境界的,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有气节,有人格,有境界是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我想如果同学们现在就养成意识,真正将国家的需要与自己的发展相结合,那我们就不再是那个想混个学位找个好工作这么庸俗的研究生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718-674735.html

上一篇:米老鼠课程
下一篇:好山好水好寂寞----------我的出国感受
收藏 IP: 118.228.177.*| 热度|

2 徐传胜 苏光松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