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人才向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聚集的趋势发生了改变,人才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形成了“人才下沉”的现象。作为当代青年,我认为这种现象既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发展与就业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客观分析,理性应对。
从直接影响看,“人才下沉”对国家人才资源平均分配,促进各地区、各行业协调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愿景有极大裨益。之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人才资源多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虽然实现了部分地区飞跃式发展,但二三线城市面临着因人才匮乏而带来的创新力不强、教育人才短缺、社会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浮出水面。古有韩愈下放潮州而为百姓驱除愚昧陋习、兴办儒学教育、推广先进生产技术而使民众开化,潮州百年不衰;今有人才下沉,或兴办企业、推动技术转型,或建言献策于基层、纾民心解民难,或大医精诚、提升地方医疗水平,学校因有教师人才兴旺……等诸多事例,人才下沉在经济、民生、教育领域,使二三线城市发展驶入快车道。
同时,“人才下沉”反映了我国二三线基层城市充满发展机遇,青年施展才干的平台广阔。之所以先前人才涌向一线城市,是因为其薪资待遇高,发展机会多;但现在二三线城市也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也正因此人才逐渐趋向于二三线。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度的突出优势,即协调发展、统筹规划的全局观。
然而,优势可喜,但深思后仍能发现问题。“人才下沉”反映了社会竞争压力日趋升高,人才进入一线城市可能面临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相形见绌”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同时一线城市住房、交通、教育等生活压力也会让人才大气难喘,他们更倾向于竞争压力较小、且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二三线城市聚集。我认为应关注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鼓励和人文关怀,才是缓解竞争压力的“灵丹妙药”。
综上所述,“人才下沉”利弊共存,对当代青年的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俗话说“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人才下沉”现象大势所趋,竞争压力不可避免,我们更要练就扎实本领,努力学习扩充知识储备。同时修炼身心,将“小我”与国家协调发展潮流结合起来,做好人生规划,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就业方向,并善做善成,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道路上绽放光彩,行稳致远。(冯亮哲原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