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五唯”中的辩证关系浅析
摘要:“破五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破五唯”中的辩证关系入手,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了“破五唯”的内涵:要攻坚克难发表论文,但不能“唯论文”;要勇于拼搏戴正帽子,但不能“唯帽子”;要爱岗敬业获取职称,但不能“唯职称”;要努力学习提升学历,但不能“唯学历”;要归纳总结申报奖项,但不能“唯奖项”。既肯定了“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的作用和意义,又批判了“唯”的不足与危害。
关键词:破五唯; 教育改革; 评价体系; 辩证关系
正文:
长期以来,“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在人才评价、职称晋升、机构评估、项目评审、……等科研活动中盛行。[1]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有利于从根本上激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等各个相关部委也相继开展了“破五唯”等专项活动。
本文从理解“破五唯”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要真正实现“破五唯”,就要理解“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的内涵,要掌握“唯”的不足与危害,才能真正实现“破五唯”。
1 要攻坚克难发表论文,但不能“唯论文”。
论文是指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 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本质上是研究成果的一种体现,可以用来反映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内容和水平。但是,研究成果并非只有论文,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例如,标准、专利、新产品、新作物等。把论文等同于研究成果是不对的,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破除“唯论文”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破除“唯论文”的内涵。
(1)破除“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而是要大力发挥论文的激励作用。
首先,论文是科研人员发现与解决具体学术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论文能够反映一个人、一个团队和一个国家的整体科研水平,应该重视学术论文的战略作用。[2]例如,我国著名学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等在1977年发现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全新治疗方法,并将其撰写成《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的科研论文进行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3]该论文的发表推动了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的历史性突破,体现了我国科研人员高水平的科研能力。[4]
其次,论文也是科学家精神的一种体现形式。论文的作者通常也是整个研究团队的人员,无论是研究性论文还是综述性论文,都是研究人员集体智慧的体现。[5]《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论文的发表历程长达十三年,聚集全国六十多个科研单位五百多人,署名作者是“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6]正是因为研究人员创新、求实的科学家精神,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实现了青蒿素“从0到1”的突破,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论文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大部分是通过其发表的学术论文为载体,科研人员通过论文相互启发、映证、争论、补充、拓展等,不断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7]因此,科研人员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撰写成文章进行发表,为所在领域的科学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2)破除“唯论文”不能只看论文,还要提升其他研究成果的地位。
不同的行业和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特点,研究成果也各种各样,有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新产品、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模式等多种体现形式。论文只是众多研究成果中的一种,单单 “以论文论英雄”,就等于忽视了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否定了其他成果的作用。因此,要根据不同行业和研究领域的特点,避免研究成果单一化,建立和发挥以论文为主、以新产品为主、以新工艺为主等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避免各行各业“唯论文”的不良局面。要形成该发论文的发论文,该做新产品的做新产品,专心致志,各司其职,做到“术业有专攻”,鼓励大家在某一方面做专做深,不要偏离方向,更不要舍本求末,避免为了论文而忽略或放弃自身擅长的工作。
此外,在评判论文的作用和贡献时,不能只看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和发表论文的数量。[8]首先,优秀的论文不一定发表在优秀的期刊上,优秀的期刊发表的也不一定都是优秀的论文,一篇论文的发表是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取决于编辑和审稿人的学术水平和喜好。因此,单纯地以论文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来评价论文的水平是不合理的。其次,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一定是高被引论文,一篇高被引论文也不一定是优秀的论文,被引用次数的高低只能说明文章受关注程度的高低,而受关注的程度代表热点而不是代表重点。第三,发表论文数量的多少不能代表论文质量的高低,数量和质量不是等同的,高水平的论文需要专业领域同行专家的评价。
近日,中国农学会组织全国各省级农学会、重点农林院校、农林科研院所和有关涉农期刊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对农林集群的科技论文进行了遴选,评选出了第六届中国科协优秀农林科技论文150篇,避免了以往单纯靠期刊影响因子或被引次数来评价论文优劣的缺陷,更加注重专业领域同行学者对科技人员个人学术水平和具体论文学术价值进的评价。
2 要勇于拼搏戴正帽子,但不能“唯帽子”。
人才“帽子”是国家、地方等有关部门对于相关人才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种认可,是一种荣誉性的奖励,也是一面旗帜和榜样。“帽子”本质上是榜样,不同的行业领域有不同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是看得见的哲理,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同时,一个行业领域的榜样不一定是其他行业领域的榜样,倘若树错了旗帜,就容易带错了方向。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破除“唯帽子”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破除“唯帽子”的内涵。
(1)破除“唯帽子”不是不要帽子,而是要大力发挥帽子的榜样作用。
我们国家和地方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人才荣誉称号,例如,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等,激励大家努力工作。这些荣誉称号就好比是一顶顶的“帽子”,这不仅是对优秀科技研究人员的一种激励,也体现了国家和地区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关爱,树立模范代表激励大家向“榜样”学习,树立旗帜引领方向和凝聚力量。同时,也激励戴“帽子”的人才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从众多戴“帽子”的优秀科研人员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9] 他们犹如一座座“精神灯塔”,引领者科技发展的方向,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建设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
不止在学术领域,其他领域也有很多“帽子”,例如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近日,2020东京奥运会刚刚结束,我国奥运健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杨倩等39名青年运动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中国男子乒乓球队2个青年集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妇联也决定授予杨倩等26名女运动员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授予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由此可见,一个个荣誉称号就是一顶顶的“帽子”,它是一种荣誉,是大家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2)破除“唯帽子”不能只看帽子,还要区分帽子的专业领域。
隔行如隔山,工人有安全帽,厨师有厨师帽,每个行业领域都有自己的帽子,帽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同样,拥有人才“帽子”的科研人员是各自行业领域的优秀代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例如,我国著名学者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她在中医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我们大家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但是,不能因为她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认为她在其他领域也是专家。隔行如隔山,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有了“帽子”,就把他当成无所不能的“完人”,认为他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处处都是专家。须知“帽子”并非“完人”,榜样也有短板,如果认为有“帽子”的人就是“完人”,就容易引起“假的真专家”现象的出现,容易犯“唯帽子”的错误,就容易导致外行指导内行,犯下方向性的错误,严重地影响科研的公信力。[10]
“唯帽子”也会导致“帽子”异化,偏离其本质,形成一种有“帽子”走遍天下,无“帽子”寸步难行的不良科研生态环境。[11]还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可能因为年龄、研究领域等各种原因错过了“帽子”,但这不影响他们的真才实学,不影响他们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因此,破除“唯帽子”就一定要使“帽子”回归荣誉的本质,使其成为大家争相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让戴“帽子”的专家在其擅长的专业领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其他领域要保持“敏而好学”的姿态,切勿盲目指指点点,影响了“帽子”的名声和荣誉。
3 要爱岗敬业获取职称,但不能“唯职称”。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也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一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证明。职称反映是个人在某一阶段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工作经验,是对其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种认可。但是,一个人拥有高的职称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所有方面都比其他人优秀。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破除“唯职称”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破除“唯职称”的内涵。
(1)破除“唯职称”不是不要职称,而是要大力发挥职称的认可作用。
在我国拥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职称类别,在每一个领域内都有一套级别职称的称呼,例如大学教师一般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其中,教授属于正高职称,又分为四个级别,四级教授、三级教授、二级教授和一级教授。对于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来讲,正高职称也有不同的类别,包括: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主任医师、研究馆员、正高级教师、正高级会计师、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编审、一级律师及公证员等。我国从1986年起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以来,已经设置了29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明确了实际工作的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以及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专门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
首先,职称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中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医院内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管理能够确保医疗卫生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做到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持证上岗,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病人的诊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和保障。[12]倘若没有职称分类和等级的划分,就如同部队官兵没有了军衔,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导致管理上的混乱,会导致专业的技术设备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去操作等各种弊端,严重者会出现医疗事故。正如医院职称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其他各个行业的职称管理也可以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升。
其次,职称是对一个人前期工作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未来工作的一种激励,是自身专业素质被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评价。一是有助于确定努力的目标,让人充满自信心,产生心理上的安定感,增加在困难面前不轻易动摇的信念,养成勇往直前的习惯。二是有助于熟悉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业务水平,评价自身的业务能力,认识自身的职业定位,提升工作效率。
(2)破除“唯职称”不能只看职称,还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职称的评审不只是专业技术水平的评审,还包括做多方面,例如工作年限、继续教育等各种因素。因此,职称的高低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同一专业领域,遇到某一特定的问题,一定实事求是,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不拘一格降人才”地选拔和利用人才。一味地“唯职称”,就会忽略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犯下“一叶障目”的错误。因此,在使用人才时,不要单纯看“职称”,还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到实事求是,兼听则明。
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提出了著名的“西塔潘猜想”,一时间难倒过许多教授和副教授等研究学者。2010年,中南大学2008级本科生刘路(又名:刘嘉忆)成功破解了“西塔潘猜想”,并将12页纸的论文投给了著名数学逻辑期刊《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中文名:符号逻辑杂志),得到了期刊主编的赞许,也让这个沉寂了十余年的数学难题彻底得以解决。[13] 试想,如果期刊编辑要求第一作者必须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才能投稿,那么刘路也许就不可能将自己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期刊也会因为“职称歧视”流失很多优秀的稿源,打击很多研究人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4 要努力学习提升学历,但不能“唯学历”。
学历泛指个人的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国家政府批准备案的学历性质教育类的学校毕业并且获得该学校的毕业证书。学历能够直接反映一个人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便于进行人才选拔和使用,是人们从事一定层次工作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学历的高低不代表学识和能力的高低。如果说学历和文凭是一个人所受教育过程的证明,那么学识和能力则是一个人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认可。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破除“唯学历”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破除“唯学历”的内涵。
(1)破除“唯学历”不是不要学历,而是要大力发挥学历的保障作用。
获取学历是接收教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我国现在推行的学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专、专科/高职、本科/高职、学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术/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等众多种类。为了保障所有适龄儿童与少年都必须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获得基本的高中/中专学历,我国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目前,我国特区、民族地区、浙江、广东、河北多地推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制度,取得很好反响,相信不就的将来就会大范围普及。
获取合适的学历和文凭也体现了一个人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的一种进取心。我国的学历教育主要分为初级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同的学历层次接收的教育过程是不同的,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也是不同的。学历教育实施的场所通常是学校,学校拥有专业的教育者,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提供教学活动,促进其身心发展并得到预定目的。一个人有追求学习机会和获得相应学历的权利。
我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14]其中在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中特别提到了学历教育,例如,“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等。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学历教育也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手段。
(2)破除“唯学历”不能只看学历,还要提升学历与职位的匹配程度。
首先,不能只看学历,还要看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例如,我国有侧重于理论上专业化通识教育的普通本科,也有侧重于应用上专业教育和实际技能教育的高职本科。同样是本科学历,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却是千差万别,应该摒弃“学校歧视”和“学历歧视”,[15]激励更多的“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例如,2020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人才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从工业机械、数控车床等先进制造业,到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再到餐厅服务、美容美发等现代服务业,为社会需要和技术应用提供了保障。[16 ]即使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学历的人才,能力也各有千秋。如果简单以学历来评价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就容易犯“唯学历”的错误。
其次,不同职位需要拥有不同学历的人才。目前流行的“教师博士率”通常是指普通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率,并不是其他类型学校和单位的“灵丹妙药”。[17]学历的高低是体现一个人求学经历的不同,而不是体现一个人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高低。很多的研究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可能只是中专学历或者本科学历,但是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是稀缺资源,单纯地追求高学历人才,“唯学历”就会错失任人唯贤的良机,容易错失真正的人才。此外,高学历人才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等期望值较高,盲目地引进高学历人才,也会导致后期人才流失严重,容易影响队伍的稳定性。因此,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引进和使用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摒弃“学历歧视”,建立合理的科学的学历人才队伍。
第三,“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实践也早已深入人心,不能因为有了学历,就放弃了学习。一个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的学问和学识,不仅仅体现在学历的提升,也可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形成“有教无类的人人学习观、多闻多见的处处学习观、学而时习的时时学习观”,[18]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破除“唯学历”的不良影响。
5 要归纳总结申报奖项,但不能“唯奖项”。
科技奖项是为了表彰某个领域中有特殊表现的人或事而设立的项目,是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的一种奖励,是对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肯定,也是科学技术界的一种荣誉。如果说“帽子”是对人才中“人”的一种认可,那么奖项应该是对人才中“才”的一种认可,主要是对工作内容的一种肯定,是对科研人员在某一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的认可。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和奖项数量等诸多原因,并不是所有优秀的工作都获得响应的奖项。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破除“唯奖项”中的辩证关系,才能够正确地理解破除“唯奖项”的内涵。
(1)破除“唯奖项”不是不要奖项,而是要大力发挥奖项的引领作用。
目前,我国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地方上也相应地设置了一些类似的奖项,用来奖励科研人员在某一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首先,科研奖项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说:“获奖令我深感荣幸,可我更要为国家设立这个大奖的英明举动高兴!” 获得科研奖励的项目,在其专业领域展现了引领和导向做工,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如今,科技奖项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提升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
其次,科研奖项有效推动了产学研的结合,促进了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的优势互补,增强了人才培养,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技术水平,有利于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科研奖项也有利于国家和地区根据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和多方共建的原则,进行科学技术规划。
(2)破除“唯奖项”不能只看奖项,还要提升奖项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科研奖项是对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作成果的评价,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如今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以往的成果是否适合现在或者未来的社会的需求,是否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需要多方面的论证,不能盲目地认为过去的工作适合现代的发展。奖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要充分发挥奖项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避免为了获奖而获奖,否则就会犯“唯奖项”的错误。
此外,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因为行业特点、工作性质、奖项数量等原因,可能没有获得相应的奖励,但是这不能说明他们的成果意义和贡献不大。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创造出了享誉国际数学界的“吴公式”、“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在代数拓扑学领域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彻底改变了当今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他在得知自己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说:“有很多人比我杰出,他们更应该获得这个奖。”由此可见,奖项之外依然有很多值得获奖的重要研究成果,“唯奖项”就会忽视更多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不利于推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6 结语
要真正“破五唯”,关键要理解“破五唯”中的辩证关系,理解“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的内涵,要肯定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要攻坚克难发表论文,发挥论文的激励作用;
要勇于拼搏戴正帽子,发挥帽子的榜样作用;
要爱岗敬业获取职称,发挥职称的认可作用;
要努力学习提升学历,发挥学历的保障作用;
要归纳总结申报奖项,发挥奖项的引领作用。
同时,也要掌握“唯”的不足与危害,真正实现“破五唯”,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不能只看论文,还要提升其他研究成果的地位;
不能只看帽子,还要区分帽子的专业领域;
不能只看职称,还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能只看学历,还要提升学历与职位的匹配程度;
不能只看奖项,还要提升奖项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因此,要真正实现“破五唯”,一定要从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上入手,建立完善的分类评价、多元评价、综合评价,要从全方位考察人才的“道德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汤丰林, 教育评价改革:从"破五唯"到"立五维". 新教师 2020, (12), 9-11.
2. 冯长根, 应当重视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的战略作用. 编辑学报 2003, 15, (5), 313-315.
3.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科学通报 1977, 22, (3), 142-142.
4. 高福, 从《科学通报》论文到诺贝尔奖——写在青蒿素论文发表40周年. 科学通报 2017, 62, (18), 1903.
5. 刘德敏; 徐永红; 庞立; 姚萍, 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团队作用 科技与出版 2017, (2), 94-96.
6. 葛喜珍; 李映; 韩永萍; 杜凤翔; 刘红梅, 科学与思政视角的屠呦呦与青蒿素.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16), 59-62.
7. 朱大明, 略论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交流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 (3), 481-482.
8. 卢秉福; 栾巍; 孙群英, 省属高校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作用探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2020, (2), 43-44.
9. 罗卫红, 科学家精神九三人的践诺. 民主与科学 2021, (1), 36-37.
10. 徐娟, 我国大学发展中“唯帽子”现象的权力困境与化解.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 (5), 18-26.
11. 韦熠, 职场"帽子"异化问题及其破解策略. 领导科学 2021, (3), 76-79.
12. 彭闽, 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现状及对策. 人力资源 2020, (12), 45.
13. 崔莹, 刘嘉忆破解“西塔潘猜想”的数学奇才. 中华儿女 2011, (22), 58-59.
14. 钟秉林, "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关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23, (1), 1-8.
15. 仝宝雄, 论唯学历论及名校论的社会怪象. 区域治理 2019, (7), 272.
16. 林茂, 以世赛为平台,对标国际标准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感悟. 中外交流 2020, 27, (28), 74.
17. 徐志平; 沈红; 张冰冰, 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博士率的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 (2), 16-22.
18. 李兴洲; 曹羽希, 我国传统终身学习观念与实践探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6), 5-9.
论文引用:于锋 .“破五唯”中的辩证关系浅析. 石河子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2021, 33(3): 52-57.
1/1 | 闂傚倸鍊峰ù鍥敋閺嶎厼绀堟慨姗嗗劦閿濆绠虫俊銈咃攻閺咃綁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22 | 濠电姷顣藉Σ鍛村磻閹捐泛绶ゅΔ锝呭暞閸嬪鏌eΟ娆惧殭鏉╂繈姊虹捄銊ユ珢闁瑰嚖鎷� |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伴柟闂寸劍閺呮繈鏌ㄥ┑鍡樺窛闁告宀搁幃妤€鈽夊▍杈ㄧ矋缁傚秴饪伴崼鐔哄弳闂佺粯娲栭崐鍦偓姘炬嫹 |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伴柟闂寸贰閺佸嫰鏌涢弴銊ュ箻闁告宀搁幃妤€鈽夊▍杈ㄧ矋缁傚秴饪伴崼鐔哄弳闂佺粯娲栭崐鍦偓姘炬嫹 |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锔藉亱婵犲﹤鐗嗙壕璇测攽閻樺弶鎼愭潻婵嬫⒑鐠恒劌娅愰柟鍑ゆ嫹 | 闂傚倷娴囧畷鍨叏閹绢喖绠规い鎰堕檮閸嬵亪鏌涢妷顔句汗鐟滅増甯楅弲鎼佹煥閻曞倹瀚�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