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4日,团体标准《物表喷涂型速效长效抗菌性能及其评价》和《物表喷涂速效长效抗菌剂公共场所及物业应用指南》审定工作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来自同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曦集团)、上海工微所科技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嘉兴富瑞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科宏达集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单位的2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述两项标准由同曦集团提出立项,中关村汇智抗菌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CIAA)归口管理。
同曦集团、深圳市力合云记新材料有限公司、钛格斯医疗设备(重庆)有限公司、开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嘉兴富瑞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科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参加了制定工作。
CIAA张迎增先生主持会议,对上述两项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了介绍。
速效长效抗菌剂具有快速且长效抗菌性能,还具有环境友好、对操作人员要求不高的特点。应用物表喷涂型速效长效抗菌剂产品可以显著降低致病微生物在场所内的存活,抑制和控制病原微生物在室内场所中的过度滋生繁殖,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提升生活质量。因此,非常值得推广使用。然而,因为缺少物表喷涂型速效长效抗菌剂产品标准,目前市场上相关产品鱼龙混杂,不利于有关部门规范和管理市场。因此,本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市场有序竞争,促进优胜劣汰。
本标准立项后,起草工作组开展了一系列指标要求的调研工作,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以及安排相关试验,如抗菌剂的长效试验、耐久试验,开展毒理安全试验等,以便使制定的指标有据可依,能真正反应行业水平。在此基础上,起草工作组还就收集到的报告对讨论稿进行了多次修改,确保该标准草案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最终形成本标准送审稿。
同曦集团董事长陈广川先生代表起草单位进行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抗菌产业是同曦集团的目标产业,集团在向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致力于抗菌抗病毒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同曦集团自主研发的抗菌抗病毒产品不仅能在产品基本性能上做到优化提升,同时也更加注重保障产品安全性能。同时,同曦集团高度重视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并积极推动建立新产品相关标准起草编制工作,参与制、修订3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编制近100项企业标准。下一步,同曦集团将以更大的资金投入、更强的科研力量,做好抗菌行业前沿工作的开拓者,加大抗菌产品研发和应用力度,持续推动抗菌标准实施和创新,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同曦力量。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抗菌材料检测中心副主任郑苏江代表标准起草工作组进行汇报,上海工微所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朱艳静女士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审查,与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对标准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细致审查,对标准内容中问题和错误逐一进行了修改,并一致同意通过标准审查。
疫情发生以来,消毒剂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消毒剂大部分是较为活泼的物质,在迅速杀灭微生物的同时会快速分解或与其他物质反应而失效,因此要反复施用。相比较而言,抗菌产品性能更为稳定,具备长效的抗菌特点,却非速效,因此一般评价其24小时的抗菌性能。
目前,随着科技更新越来越快,技术不断迭代,同时具备速效功能和长效功能的抗菌产品已被开发出来,如同曦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已研发出了物表喷涂型的速效长效抗菌剂。
因此,为了更好发规范速效长效抗菌剂的市场发展,经由同曦集团出立项申请,经CIAA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同意,于2021年8月正式批准立项《物表喷涂型速效长效抗菌剂性能及其评价》(计划编号:CIAA-LX-008-2021)和《物表喷涂速效长效抗菌剂公共场所及物业应用指南》(计划编号:CIAA-LX-009-2021)两项团体标准;2022年4月22日,团体标准《物表喷涂型速效长效抗菌性能及其评价》和《物表喷涂速效长效抗菌剂公共场所及物业应用指南》第一次起草工作会议在线召开;2022年11月28日,两项团体标准的第二次起草工作会议在线召开,与会代表针对上述两项团体标准展开讨论,对标准草稿逐条进行了细致问询,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本次审定会的召开,代表着速效长效抗菌剂将有法可依,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速效长效抗菌剂市场发展,推动抗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