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产业观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enbz 发布抗菌产业资讯,推出抗菌产业研究

博文

[转载]中国抗菌不锈钢最新开发状况研究

已有 2370 次阅读 2020-7-23 12:45 |个人分类:行业观察|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

20世纪90年代,日本日新制钢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具有良好加工性和抗菌性的铁素体抗菌不锈钢,以及马氏体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随后日本川崎钢铁公司扩充了银系抗菌不锈钢的品种。日本生产的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已在家电、厨房用具、刀具等方面应用或推广。韩国、美国及加拿大等国也在积极开发抗菌不锈钢。

200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相继开发了0Cr17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和0Cr18Ni9奥氏体抗菌不锈钢,不仅从组织和性能上对抗菌不锈钢进行了研究,而且对抗菌不锈钢的抗菌特性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国内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所研制的0Cr18Ni9含铈抗菌不锈钢,无需时效热处理就具有极其优异的抗菌性能。2005年,太钢成功研制出铁素体抗菌不锈钢(TKJF系列)和奥氏体抗菌不锈钢(TKJA系列),而世界上只有日本拥有类似的加工技术,太钢由此填补了国内抗菌不锈钢材料的空白。太钢紧接着又研发了Cr13型TKJF-2和奥氏体TKJA-1,使抗菌不锈钢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宝钢对抗菌不锈钢进行了相当广泛的研究与开发,一系列含铜、含银的抗菌不锈钢已经研制成功,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从2009年起,宝钢批量生产中铬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牌号:B430KJ),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良,目前已用于制造餐厨具制品、洗衣机滚筒、洗碗机内壁及空调部件等。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的一直延续,“抗菌不锈钢”开始成为不锈钢市场的明星产品,多家不锈钢企业开始研发并推出了不同品牌的抗菌不锈钢产品。

宝钢德盛疫中寻机32天研发生产“抗菌钢”不锈钢

宝钢德盛主动出击,在宝钢集团原有的“抗菌宝”不锈钢技术基础上,启动“抗菌钢”研发项目。2月4日,宝钢德盛在现有生产线上启动项目立项,采用异地办公方式,由罗源与上海两地人员组成研发团队;2月14日,进入试验室研究;3月6日,2个抗菌性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牌号新品完成工业试制,投入生产。从项目立项到投产,只用了32天。同时,宝钢德盛成立了公司领导挂帅的产销研团队,全力推进“抗菌钢”的市场推广和生产工艺优化、品质提升等系列工作。

广青科技300系基体长效抗菌不锈钢实现量产
      
广青科技300系抗菌不锈钢为自主研发,现阶段量产了301Cu和304Cu两个抗菌钢品种,白皮No.1钢卷订单为公司厂内退洗后直接交货,2B钢卷由广东甬金进一步冷轧、退洗后交货,已交货产品厚度为0.4-4.0mm,累计交货四个批次共500余吨,质量和性能受到沈阳、北京、厦门等地客户的一致好评。

酒钢研发抗菌不锈钢助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项以“抗菌”为主要攻关难点的不锈钢新品研发项目列入酒钢科研人员的工作日程。历经3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酒钢J430抗菌铁素体不锈钢成功供货某餐具生产企业。这项新产品的成功开发不仅展现了酒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责任,也为企业在危机中孕育新机增添了硬核力量。抗菌率大于99%,远超国家标准。

宏旺集团研发的新型“抗菌不锈钢”试产成功
     
由宏旺集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抗菌功能性不锈钢产品投入试产。产品经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权威检验,对常见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抗菌率均达99%以上,具备优良的广谱抗菌性。

阳江凯利德300系列抗菌不锈钢熔覆刀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近日,阳江市阳东区凯利德制刀有限公司举行300系列抗菌不锈钢熔覆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激光熔覆刀技术转化生产基地揭牌仪式。为推动阳江五金刀剪产业高质量发展, 阳江市科学技术局积极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今年六月,针对阳江市阳东区凯利德制刀有限公司对300系抗菌不锈钢刀具生产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需求,科学技术局引导该企业组建了“阳江市凯利德300系抗菌不锈钢熔覆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阳江五金刀剪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合作300系抗菌不锈钢熔覆刀具的生产技术工艺,力争实现300系不锈钢材料与激光熔覆技术完美结合后形成新型的刀具产品。目前,该中心已经开展了在非磁性抗菌不锈钢刀刃上进行合金粉末激光熔覆研究,解决了非磁性抗菌不锈钢在水磨加工过程中难以实现的关键技术难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469-1243259.html

上一篇:《抗菌木门》团体标准参编单位发布仪式在广州举行
下一篇:抗菌协会抗菌瓷砖产业化基地助力冠军瓷砖百亿新征程
收藏 IP: 159.226.6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3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