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plela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urplelab What is water?

博文

意犹未尽——8年总结

已有 4281 次阅读 2010-11-8 15:42 |个人分类:三十而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工作, 经历

意犹未尽—— 鸭绿江8年,一个顿号的总结 22岁到30岁,2002年到2010年,河海毕业后来到了丹东水文,8年,纪录了我几乎全部的黄金岁月,青春年华、似水年华…… 三十而立的潜意识里,我打点行李,又一次起航,虽然留下了一张返程的车票,但挥挥手告别这个曾经陌生的城市,还是那么的僵硬,内心里不免泛起“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酒醉。客观地说,我对丹东没什么感情,我曾经为了融入这座城市而研究他的历史与现实,这是一座边境文化、流民文化、殖民文化、皇权文化交织的城市,历史的沧桑,遥远的马蹄声明显不如禁封内的部落厮杀,以及马关条约后的开阜。共和国长子家的长女,如今也羸弱如地主家的女儿,在自力更生面前是那么的不能自力,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气候、气候、气候。但我对鸭绿江,绝对是死心塌地的,爱她,也是爱自己的学术。 8年里,应该是四个阶段:闲云野鹤、意气风发、如饥似渴、壮志未酬(当然身未死)。 一:闲云野鹤工作的第一天,省局王局长大会上说,所有的人都要去测站最少感受一个月,响应号召,我去了梨树沟水文站,心安理得地做了3个月的闲云野鹤。今天说来,我也是梨树沟基地的1.5代元老,我去的时候,张叔、黄叔、滕叔一个个草帽、大裤衩、黑皮肤,配个锄头、镰刀,就是典型的文革先进农民形象。局长每周都来指导,兴奋之余自己动手就干个半天。对于一个农村的我来说,这里的工作是我在家天天做的——割草、填坑、看着盖屋(专业属于是绿化、土方开挖与回填、基建监理),我不是适应,而是我在农村的自然状态——自然而然盎然,我的工作是突出的。我去的时候,这个站的老站房已经被沉陷在大台子中间,养鱼池还没有收尾、前面的两间房子还没有1m高,一句话总结就是大框已现,其他全无,今天再去,油然而生回忆的资本,以历史口述者的姿态指点江山。这个站周围的农村,也是山东文化,和我徐州老家好多方言一样,但也乐意寻找不同,食杂店“石砸店”怎感觉那么不吉利;肉与右的含混;大夏天我们嘲笑他们睡在被子上,他们嘲笑我们直接睡在凉席上;玉米面能做成面条(馇子)。寂寞,若隐弱现地出现过几次,但在一切新鲜事物中成不了气候,只有一天感觉无聊,捉只我们老家从没见过的大蚂蚁,倒上自计用的蓝墨水,用玻璃杯子扣上,看他在纸上爬行轨迹。还有,一周去一次市里,我的第一个月工资,买了没毕业就计划好的相机,只可惜胶卷的,没用一年就被数码淘汰了。 梨树沟三个月,悠然自得、随心所欲,闲云野鹤也。二:意气风发 水质科,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态度,自己的机遇,成就了我现在的工作成绩和工作品质。2003年,李局长给了我一个从没干过的活——辽宁省第一个水资源论证——《三道湾水电站水资源论证》,凭着大学里知道的水功能区、污染物衰减系数等,大胆地学习、分析,撰写,在李局、张叔及省局水质处贾处长、曲处、栾处的指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工作,找到了自信,树立了形象,也逐渐得到领导的重用,并将个人业务定位放在水环境评价方面。学习,是我这个时段内的主要业余活动,《中国水利报的》的水利周刊,那里有许多业务知识,我每周都认真学习;《中国水利》杂志,期期学习。并照虎画猫,撰写自己第一篇论文《鸭绿江(辽宁段)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研究》,并发表在中国水利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今天看来,论文有诸多不足与缺陷,但敢于紧盯水文前沿,表达自己想法,还是值得自我安慰的,就是6年后的今日,河流健康依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2004年局长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去西安学习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在这里遇到了大学老师束龙仓教授,并知道有同学考上了他的研究生。羡慕之余,也感觉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知识不会。 2005年,下定决心考研。英语,从单词记起;数学,学习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政治:从1818马克思出生学到2005先进性教育。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没考上河海,调剂到西安理工。三:如饥似渴 西安,一座撒把土都是文物的古老城市,一座曾经的世界心脏,我来了。带着一点好奇、一点失落来了,来了才知道西安理工的水文专业,竟然是国家重点学科,竟然是我国1981年第一批可以招水文博士的四所学校之一,竟然跟着导师做中科院水保所的课题,竟然是沈晋老师的徒孙,在目前的水文梯队中,绝对长辈。 我的学习分2大类,豪不夸张地说,可以毕业两次,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中科院和日本合作的项目,做同位素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是目前水文学的前沿,我是学校第一个以此毕业的,论文在全校评比中第二。丹东的任务,研究鸭绿江,完成〈〈丹东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态势与防治措施〉〉、〈〈鸭绿江百年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披星戴月,通宵达旦,常有的事,有激情,心动也行动,每通宵一次,犒劳自己一只奥尔良烤鸡,超市很近, 7.5-12.8元一只的烤鸡我都吃过。吃了一年突然发现,所有的肉里面,只有鸡肉最便宜了,醍醐,顿感太对不起自己了。毕业的时候,无缝焊接,重新杀回河海读博士(在职),不是不爱西安,而是一分情结,一分丹东不需要干旱水文的现实考量。四:壮志未酬 科技科,我的第二个科室。 最大的期望与失望,连续2年写国家自然基金,连续两年最后成稿后放弃。我很幸运,拿着西安理工的票,吃着中科院水保所的饭。世界水土流失看中国,中国看黄河,黄河看陕西,陕西看杨凌。导师带我们从小(学术年龄)看着973,863,科技攻关长大的,心理上不打怵。自然基金,30多万的项目,认为自己没问题,或许是自信到自负了,或许树阴底下草更弱,单独的自己,还是抗不起这份责任。撰写与放弃——孤独求败。二是科技档案,我的目标不仅在于收集档案,更在于建立收集的制度。我努力唤起大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起草档案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移交、归档、保管、借阅制度。但2010年暴雨冲走了我的计划。而且历史档案的收集,或者说抢救性收集,估计也抢救不了多少,哪怕留个名字也好,比如高山暴雨调查、比如冰期测流试验,比如鸭绿江潮汐监测。对于80后的职工来说,可能都没听过的节目。而且,文书档案,影像档案、水文技术规范等,都想收集整理,并想让老同志发挥余热,编撰《丹东水文志》。三是对鸭绿江的爱,真的像欠了她的债,每天晨跑在江边,关注着那片湿地(单位附近)的成长,??的迁徙,这份爱很奇怪,说是对母亲的孝敬太矫情,说是对情人的呵护又不是那份荷尔蒙,说是对孩子的包容,我也没那么不知天高地厚。只有当您弯下腰去,关注着一棵不起眼水草的时候,您才会感悟那份怜惜,那份爱。毫不夸张地说,我对的起我爱的鸭绿江,为了她,我自己花钱为他做了湿地水草的同位素监测,为了她,我委托史向前收集全年雨水,为了她,我坚持一个寒冷的冬季,记录??的数量和迁徙时间。当河岸改造,生境破坏,??无家的时候,我也为他呐喊。大爱无疆,放弃一草一木,关注鸭绿江的宏观发展,三点一线。暴雨中心点、水利工程生态影响点、河口湿地点,生态鸭绿江一条线。丹东宽甸是中国东北,排除日本的东北亚暴雨中心,随着气候变化,暴雨中心的特性如何变化?水丰水库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库(1934年建设,丰满水库1935年建设),生态影响已经发生,新的生态已经平衡,70年内的生态变化过程如何?河口湿地,世界三大观鸟天堂,西水道改造,国土流失,如此等等,如何规划;生态鸭绿江,一水两国,跨界河流如何开发保护?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四是2010年的暴雨,深入测站,真实感受测站的业务和生活,2天停水停电不停雨,和李局长接路边小沟水洗脸刷牙,吃发黄的泥水,测流、测比降、投浮标、修缆道。感受的同时也在反思。〈〈丹东极端暴雨雨洪要素变异及成灾机理研究〉〉,计划好的题目,在着手的时刻,我走了…… 前面说的除了水文事业,其他方面意犹未尽…… 回忆刚来的时候,第一次做火车这么远,对我这个无论到那都迷路的人,列车上的日出是从西边升起的,我一直憧憬着西出的太阳是否预示着奇迹的发生,直到今天都没死心。还记得第一次在省局食堂吃饭,一位大哥说“赶趟”,关心我慢点吃,被我琢磨了半天理解为“加点汤”,我客气地慢半拍说了句“不用,不用,谢谢”。还记得倒骑驴不过是三轮车,还记得贼牛不是褒奖的形容词,还记得菜场三斤一块和一块三斤的区别,还记得刚下丹东的火车,县城的司机歇斯底里地叫喊“宽甸、宽甸”,我一听缅甸、缅甸,害的我对自己地理知识怀疑了一夜。还记得刚到梨树,好多人都喊丈母娘,我甚至怀疑这里的裙带关系怎么这么尊老,半月后才知道一个当地帅哥学名“张明亮”……,一堆文化碰撞的幽默。在憧憬婚姻的时候,在憧憬新家的时候,嘎然而止……意犹未尽,意犹而不能尽。闭上眼睛,历历在目,感谢王晓义在我工作第三天就给我介绍对象,感谢我生病的时候大家关心;感谢滕大爷为迎接我们做的酸汤,虽然我吃不下那个味道,但我知道他的意义;感谢于惠海大爷的一次宽容与我的冒犯;感谢茆培智的8年互助;感谢何东书记给我见缝插针的麻将机会;感谢自己狐朋狗友。感谢领导的关心与爱护,感动、感激、感谢、感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0654-381673.html

上一篇:对一个梦的解读
下一篇:流域治理理论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