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zhizh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zhizhuo

博文

一个关于纳什(Game theory)的八卦 精选

已有 13646 次阅读 2016-11-21 08:2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当年在圣塔菲研究所做博士后时,所里有个美国著名的作家, Cormac McCarthy,被某个什么机构誉为美国活着的作家中排名第三,前两年得过普利策奖,其小说《老无所依》被拍成电影,又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什么的。 此人性格怪僻,从不和文人交往,只愿意 和科学家在一起。还给所里捐了大量古色古香的家具。他是自由职业者,每天下午都要到所里晃一晃,找人聊天,听学术报告什么的。

  

他不接受采访,唯一一次被采访是得了普利策奖之后,脱口秀天后欧普拉 Oprah大架光临。欧普拉来吃午饭时,我们所的男女们像吃了兴奋剂,我傻傻的问了一句,谁是欧普拉,雷到了一片。 扯远了。Anyway,此人生平最爱和科学家打交道,有一肚子科学家的八卦。这个关于纳什的八卦,就是他讲的。他说是真人真事。


纳什(John Nash)是谁,大家都知道了。不知道的就去看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似乎也是奥斯卡奖吧?)。纳什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属于数学天才的那一类。毕业后不久,就得了精神病,总幻想他是FBI的特工,还有很严重的 幻视幻听,看见不存在的人同他说话,给他交待任务,破解密码什么的。他认为自己有两重人生,一重是正常的数学教授,结婚生子,一重是FBI特工,受到苏联 特务的追杀。后来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他妻子才意识到,他所说的“特务追杀”“破解密码”什么的,都是他的幻想。于是他被关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的幻觉 始终存在,依然声称他看见FBI特工和他幻想出来的小女孩同他讲话,只是他强迫自己承认,那不过是幻觉而已。


在他的情况有一点好转后,普林斯顿又让他回去,似乎作为编外人员,让他继续授课。整个过程曲折离奇,加上好莱坞的渲染,实在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其妻子的坚忍,付出尤其令人感动。所以,我个人 认为,美丽心灵指的是他的妻子)。




但如果仅是个有神经病的数学教授的爱情故事还不足以吸引好莱坞。之所以拍成电影,还在于,在他晚年,居然又因为早年关于 “博弈理论”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的理论在经济学,生态学,进化论等等领域都有很多应用。前年又得了个数学大奖,结果在颁奖典礼之后回家的途中和妻子车祸身亡,一叹。


扯远了,我要讲的八卦是说,有一个普林斯顿的教授,和纳什同在一个系,是老朋友。这位教授(似乎也是个名人,但我记不得名字了)有一段时间很为一个艰深的数学问题所苦恼,朝思暮想,不得其解。有一夜,辗转反侧,一无所获之后,沉沉睡去,偶得一梦。


梦中,他与纳什在一咖啡馆里喝咖啡。纳什问起他最近在忙什 么,他就以此难题告知。纳什沉思片刻,在餐巾纸上轻轻写下几行公式。其人梦就醒了。醒了之后,想起梦中所见的方程,乃大惊。因其正是破解难题之关键。下面 的事情就不用多费口舌了,无非是难题破解,论文发表blah blah blah。


若仅此而已,也不足以让我当作八卦贴在这里。盖这里的众网友,各个见多识广,那个谁谁谁梦中看见“苯环”结构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此普林斯顿教授的故事虽奇,也不过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一例罢了。


此事之所以令我觉得有趣,叫绝,是因为论文写成后,这教授自己当然是第一作者,而他把纳什列为第二作者。而这论文也就作为两人的共同成果发表了。纳什还真的是在梦中,一点不知情。


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什么呢?它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做事无愧于心,不掠他人之美,不计名利的高风亮节。我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学生的第一作者我绝对不抢。哈哈。


又及:昨天Math706网友去查了一下,她/他说:以 John F.Nash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只有一篇: Mayberry, J. P.; Nash, J. F.; Shubik, M. A comparison of treatments of a duopoly situation. Econometrica  21  (1953),  no. 1, 141–154. Mayberry1956年获得Princeton的PhD.


我回答: 我开头第一段就说了这个我是听Cormac说的,Math706网友的疑问我得拿去问他。我想他著名作家,又喜欢讲科学家的八卦,应该不会编出来一个东西骗我。也许Nash是合作者,我记成了第二作者,更有可能是在什么非正式出版物上的,比如什么内部期刊或协会会刊上发表的,那个年代的文章不一定都能在谷歌上找到。 不过Cormac不回Email,如果要亲自问他得等下次我去圣塔菲见着他才能问。我刚才Email了那个所的三个朋友,请他们代为问讯。如果有了回音,我一定给Math706网友回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4978-1015896.html

上一篇:蚁群是一个超级生物吗?
下一篇:中医,大历史观,蚂蚁,免疫,及个人主义。
收藏 IP: 64.251.155.*| 热度|

42 武夷山 魏焱明 陆绮 吕喆 文克玲 郭战胜 钟定胜 李毅伟 宁笔 朱志敏 刘学武 强涛 许方杰 孟佳 韦玉程 张文超 沈乐君 王春艳 李天成 张忆文 黄永义 刘建栋 李奕权 刘俊华 李土荣 李颖业 陈理 鲍海飞 韩枫 杨金波 陈冬生 yangb919 hmaoi mathqa cep zhang3110 scienceusa chenhuansheng wliming zjzhaokeqin icgwang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