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当年在圣塔菲研究所做博士后时,所里有个美国著名的作家, Cormac McCarthy,被某个什么机构誉为美国活着的作家中排名第三,前两年得过普利策奖,其小说《老无所依》被拍成电影,又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什么的。 此人性格怪僻,从不和文人交往,只愿意 和科学家在一起。还给所里捐了大量古色古香的家具。他是自由职业者,每天下午都要到所里晃一晃,找人聊天,听学术报告什么的。
他不接受采访,唯一一次被采访是得了普利策奖之后,脱口秀天后欧普拉 Oprah大架光临。欧普拉来吃午饭时,我们所的男女们像吃了兴奋剂,我傻傻的问了一句,谁是欧普拉,雷到了一片。 扯远了。Anyway,此人生平最爱和科学家打交道,有一肚子科学家的八卦。这个关于纳什的八卦,就是他讲的。他说是真人真事。
纳什(John Nash)是谁,大家都知道了。不知道的就去看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似乎也是奥斯卡奖吧?)。纳什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属于数学天才的那一类。毕业后不久,就得了精神病,总幻想他是FBI的特工,还有很严重的 幻视幻听,看见不存在的人同他说话,给他交待任务,破解密码什么的。他认为自己有两重人生,一重是正常的数学教授,结婚生子,一重是FBI特工,受到苏联 特务的追杀。后来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他妻子才意识到,他所说的“特务追杀”“破解密码”什么的,都是他的幻想。于是他被关到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他的幻觉 始终存在,依然声称他看见FBI特工和他幻想出来的小女孩同他讲话,只是他强迫自己承认,那不过是幻觉而已。
在他的情况有一点好转后,普林斯顿又让他回去,似乎作为编外人员,让他继续授课。整个过程曲折离奇,加上好莱坞的渲染,实在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其妻子的坚忍,付出尤其令人感动。所以,我个人 认为,美丽心灵指的是他的妻子)。
但如果仅是个有神经病的数学教授的爱情故事还不足以吸引好莱坞。之所以拍成电影,还在于,在他晚年,居然又因为早年关于 “博弈理论”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的理论在经济学,生态学,进化论等等领域都有很多应用。前年又得了个数学大奖,结果在颁奖典礼之后回家的途中和妻子车祸身亡,一叹。
扯远了,我要讲的八卦是说,有一个普林斯顿的教授,和纳什同在一个系,是老朋友。这位教授(似乎也是个名人,但我记不得名字了)有一段时间很为一个艰深的数学问题所苦恼,朝思暮想,不得其解。有一夜,辗转反侧,一无所获之后,沉沉睡去,偶得一梦。
梦中,他与纳什在一咖啡馆里喝咖啡。纳什问起他最近在忙什 么,他就以此难题告知。纳什沉思片刻,在餐巾纸上轻轻写下几行公式。其人梦就醒了。醒了之后,想起梦中所见的方程,乃大惊。因其正是破解难题之关键。下面 的事情就不用多费口舌了,无非是难题破解,论文发表blah blah blah。
若仅此而已,也不足以让我当作八卦贴在这里。盖这里的众网友,各个见多识广,那个谁谁谁梦中看见“苯环”结构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此普林斯顿教授的故事虽奇,也不过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一例罢了。
此事之所以令我觉得有趣,叫绝,是因为论文写成后,这教授自己当然是第一作者,而他把纳什列为第二作者。而这论文也就作为两人的共同成果发表了。纳什还真的是在梦中,一点不知情。
这个故事教育了我们什么呢?它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做事无愧于心,不掠他人之美,不计名利的高风亮节。我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学生的第一作者我绝对不抢。哈哈。
又及:昨天Math706网友去查了一下,她/他说:以 John F.Nash为第二作者的论文只有一篇: Mayberry, J. P.; Nash, J. F.; Shubik, M. A comparison of treatments of a duopoly situation. Econometrica 21 (1953), no. 1, 141–154. Mayberry1956年获得Princeton的PhD.
我回答: 我开头第一段就说了这个我是听Cormac说的,Math706网友的疑问我得拿去问他。我想他著名作家,又喜欢讲科学家的八卦,应该不会编出来一个东西骗我。也许Nash是合作者,我记成了第二作者,更有可能是在什么非正式出版物上的,比如什么内部期刊或协会会刊上发表的,那个年代的文章不一定都能在谷歌上找到。 不过Cormac不回Email,如果要亲自问他得等下次我去圣塔菲见着他才能问。我刚才Email了那个所的三个朋友,请他们代为问讯。如果有了回音,我一定给Math706网友回话。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