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刘学浩 学导式双语教学促进五元智能开发人才培养 --为2005“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而作
刘学浩[18511(哈尔滨师范大学)
【本文主要内容另见《中国教育走向》2007-10期】
提要:学导式双语教学,是自学并得到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自学与教学的最优化模式。学导式的基本目标:追求人才智能开发不断优化-学会自学和做人、生存和发展;形成优化的包括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行这五元智能结构、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终生学习和身心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学生自学-即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主导作用是积极引导作用,要变主讲为引导、示范、组织、合作;要灵活多样地设计教学活动任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为此, 外语教师要用学导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利学生互帮互学,集体合作,用学导式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学导式双语教学 综合素质智能开发 五元智能结构 培养人才
一、学导式双语教学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发五元智能
世界各国都在母语基础上进行外语教学:一是借助母语翻译对比自觉学外语,母语和外语交替使用;再是课堂用语完全用外语、进而用外语授课--学本族语文除外的其他课程,以加速掌握用外语思维。 这既是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正在成为我们当前的教学现实。双语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要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身心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应以学生“能做某事”的任务型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 ;以交际为直接目的,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习并使用外语思考、讨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和沟通、善于承担和创新”,学会自学、学会做人、生存和发展。外语教师要用学导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变主讲为引导、示范、组织、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以利于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坚定自信心;让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天资得到充分发挥和施展。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和谐发展打好牢固基础。
二、学导式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人才
致力于优化人才智能结构-促进全面发展的学导式,是自学为主并得到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中求导、学导结合的自学与教学的最优化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学生自学-即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是积极的辅佐、引领作用,应寓教于乐,师生之间也是平等交际的对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外语水平、文化素养;作性格开朗、乐观向上、热情大方、幽默、风趣、积极进取、一心为学生着想的教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只是关心成绩优秀的学生,使学生觉得你注意到了他们每一个人;不要渲染、夸大学生生动的语言错误;不要立即打断学生的思路;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比纠正语言错误更重要;当学生感到教师有特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就会有极大的感染力;
学导式教学基本过程、基本环节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教学内容要开发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教师备课时要精心而又充分,要充分利用教材--加工成利于学生自学的学材,要选用具有真实性、可靠性、互动性的学材,并且不断更新、发展;应找出每一个新的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的结合点,方便学生自己从已知获取未知;要选择恰当的诱导方法和教法;还要广泛地查找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要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要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让教学形式与活动多样化。
实施学导式的基本目标绝不仅仅只传授、掌握外语知识,还要追求人才智能开发最优化; 智能--这里指的是人才学(综合了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领导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成果而高度概括的新学科)的名词概念与定义,它包括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行这五元要素及其新定义并形成和谐发展的智能结构。经过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不仅考核听说技能,还要用学导式取得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培养出智能结构不断优化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学导式双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优势
1、学导式双语教学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能积极进取的人才, 这也是学导式的方向、动力。学生及班级集体最大限度地焕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的能动性, 肯学、好,开发五元智能、不断求知探索。教师要组织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活动,加强实用性、实践性、应用性,不断提升实践效益;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外语学习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目标。
2、 学导式学在导前会争取条件:争取利于自学的学材及教师的恰当指导等各项必要条件;适时地为学生搭梯子;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外语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宽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渠道;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智能的实践机会。如:在入学第一课--学外语的导论课,介绍课程结构与标准、教学模式-学导式的特点; 明确学习任务和师生各自的责任、 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的能动性,养成靠自己学外语的好习惯:充分利用已知因素发挥潜力自学"学材";不断求知探索创新并能自我激励、调节;把发展自学探索能力和意志调节能力作为开发智能、形成优化智能结构的突破口;课前认真预习, 教学难度让学生力可胜任“跳起来就可得到”;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不仅仅是答案正确与否;让学生能自己观察、思考、辨别、 表达, 能认真自学--自主、探究,并与集体合作。学,有导辅佐;学导结合,力求实效。 教者、管理者也学在导前,学会恰当指导、辅导,诱导、因材施导、因势利导;导,为学服务,及时反馈;合作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形成良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亲切地处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动态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平和、多关心学生,使学生愿意亲近老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师生互相鼓励和帮助,经常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便愿意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的导法来自学情,导得恰当-满足需要、及时激励、调控;导还要 抓好组织、定向、示范、验收。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使学习方法不断科学化;要有计划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积极组织有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外语角、外语墙报、展览、主题班会等。
3、学导式学在导前合作互学:多人异步,群体同步与小组互学和个人自学合理组合,质疑问难、领悟未知,取长补短;既学会又会学,各尽其力,各得其所。许多学生具有复杂心理和个性特质,教师要区别对待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使他们能够各尽其力.如:在小组练习外语对话时,把口语好的学生同口语差的学生搭配在一组,程度好的学生可承担稍重一点的角色;可组成两人、4人或多人的小组活动以便充分交流、活跃课堂。
4、学导式学中求导相互启发:以导利学,学可促导、学导相长,能者为师,力求实效;多向交流,生动活泼。对渴望肯定的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予以鼓励,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外语实践机会。
5、学导式学导结合过程简明、机动灵活变式多样: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或借鉴→模仿→创新→超越这四个环节,方便实用。例如,对那些略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可提前安排学生自学,预习,独立解疑,并分出几部分,可尝试由几个学生来讲解,不仅用外语讲解,还要把知识点讲清楚;不足之处,再由教师相机补充;然后,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演练、温故知新。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学法、变式和手段,多法互补、类型多样,有利创新,快速高效,并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如:根据教学和活动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需要,教室座位可随时灵活变换座次:口语训练:开展辩论就摆成面对面正反两方、进行交际表演性活动可把座位摆成环形或U字形;学生可两排对坐,或围成一圈--无中心的、人人平行的“圆桌式”,或分成几组--多中心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分散组合式”;甚至可适时到室外草坪等优美的环境中开展活动。这样,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去启发学生,师生间的交流变成环形、多角度的,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得以拉近,对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有积极作用。有时,教师则像是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表演,作积极的观众--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并得到教师恰当引导的学导式教学模式。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实现真正有效的口语教学。
这样,学导式综合运用各种具体的教法、学法和有效、先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机动灵活,如:谈话法、讲授法、交际法等等。
6、学导式学导结合及时检查:及时小结反思,全面考核、综合评价。
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讲外语、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外语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也能有效监控双语教学全过程。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全面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及时反思并适当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及时了解执行课程标准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不断发展完善外语教学。如:对学生每次自由谈等演讲、讲解和表演的语言流畅程度、语音面貌等全体学生可给与评价、打分数,作为期末平时分的参考。
7、学导式优化智能适应性强:在各地各级各类各种岗位人员、多种组织形式中都有用武之地,并可用于函授、自学考试教育等多种学习形式,覆盖面广。
8、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积极借鉴古今中外的成果,不拘泥于已有的经验,在全面提高学习、工作质量和整体改革中竞争创新,不断优化。
学导式这种自学与教学、工作与管理和谐合作的创新方式,其上述本质特征在实践中表现为完整的有机统一体。
四、学导式双语教学 优化知识、技能、智力结构
学导式双语教学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氛围轻松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状态,获得不断优化的教学效果,从而使智能结构中的知识、技能、智力结构不断优化:
1、领悟知识: 语言犹如一面镜子,反映民族的思维特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社会和文化现象,外国语言同样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知识与文化密切联系。学导式教学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各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学科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和双语的相关知识系统;不仅解决外语知识的传授与习得、了解外国文化,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文化、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还要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自学与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2 熟练技能:技能主要是身体器官多次应用各种具体知识并经过大量的重复演练的活动方式,进而形成熟练技巧,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
学导式双语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各种技能操练。 如,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言语技巧的训练。
2.1 听:听音、演练听力,可利用多媒体等有利条件;或适当选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语音资料演练;还可听外籍专家、外语水平较高的各专业教师作科学普及报告等等。
2.2 说: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问、答问题;或就相关话题激发讨论、甚至辩论等;如演练充当导游员,反复练习情景对话十分必要。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利用各种途径,能动地演练口语--同学之间聊天时尽量讲外语;
2.3 读:阅读技能,包含对书面语言的识别、理解、快速记忆等;进行阅读训练-有时可充分利用知觉、听觉、发音动觉,表情朗读外文篇章;高声朗读精选的原文;据统计,人们的知识有50%来自阅读;它能提供广泛的语景,而且便于自学外文-自主学习。精读与泛读结合。精读:要作内容摘要,将书读“薄”;培养研读习惯并检查阅读效果。泛读:阅读大意。尽可能多读些原版报纸、杂志和外国网页;多读,方可熟能生巧,可限时阅读,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从争取每分钟70词,再达到100词。从能读懂外文报刊、掌握中心思想,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到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使自己的眼睛把尽可能多的词,能一眼“尽收眼底”,以最快的速度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快速扫描中获取重要信息;逐渐具备熟练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4 写:用外文写下自学--阅读和活动的心得体会、坚持写日记、写文章-要勤练笔。 同时,背诵几十篇经典之作、纯正的外语范文,写作时能自由地联想并模仿运用那些印象深刻的词语、警句和写法。
2.5 译:用中、外语互译的方式对重要单词、词组或句子进行功能意念考察,养成敏锐觉察同一个意念在中外语表达时出现异同的的意识与技能;成功的口译只靠语言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经过严格训练、有熟练的专门技巧。
3 开发智力:智力主要是人脑高级神经活动处理信息的方式、水平、层次的不同组合与表现;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五项要素及其深度、广度、精度、强度、敏度、效度等的有机统一的活动。
学导式教学致力于创造开发智力的条件,并能积极开发智力,促进5项要素的发展、优化:
3.1 双语思维、自觉对比的思维力--使外语学习成为学生形成主动思考逐渐养成用外语思维的过程。 学生自学和演练听、说外语时,互相就课文进行问答,可从少到多地增加教学分量,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维。在读外文时,运用推断、猜测、联想等逻辑思维,猜测生词、文章要义;进行分析、推理、评价;对逻辑性较强的篇章,可提出一连串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导出文章脉络,理清作者思路、发掘其深层动机。注意从不同角度把握材料细节,归纳各段的大意;理解文章的编排顺序及写作意图。经过对比和猜想 ,比较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作者的异同。教师可提出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深化思维、积累思考经验和技巧。
3.2 想象力:学生可就课文的有关问题,进行自由联想、可无限拓展各自的想象力;在反复练习情景对话的同时,要想象真实的情景;在课内外自学外文材料时,要有意展开想象、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将书读“厚”。教师的精讲要富有联想和趣味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3.3 记忆力:要及时复习、间断复习、多次重复,寻窍门、找规律;充分利用谐音、象形、编小故事等方法帮助记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只有在理解了上下文的语句里,单词、词组才能显示其内涵、色彩、情调;而句子结构也才能显示出内在的理由、作用和功能。搞清楚句子结构--词与词、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同时,要背诵记忆几十篇脍炙人口的外语范文,可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语言小环境。
3.4 观察力:自觉观察、主动实践,培养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如在情景表演时深入角色,把外语词汇同事物直接联系,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3.5 注意力:兴趣可使人的感官和大脑注意力集中、处于最活跃状态,兴趣、好奇心是开启心灵的窗户。学导式外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习外语的过程充满欢乐的乐趣和情感,每天都快乐地拿起外语材料去自学;可限时阅读--不断提高阅读速度,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自主学习开发智力五项要素的快乐,必将产生自主学习--自学结果的快乐。乐趣也会使学生主动投入编排、表演等各项活动中。
五、学导式双语教学优化五元智能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智力同知识、技能结合解决实践问题的不同的活动方式及其水平、层次的不同表现;五元智能中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自学-探索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健体-操作能力、社交-管理能力、革新-创造能力、情感-审美能力、意志-调节能力7项要素及其各自的深、广、精、强、敏、效度等等的有机统一;
学导式外语课程倡导自觉体验、主动实践、积极参与、集体合作与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用任务型来编排、组织教学,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双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
学导式双语教学可发展和优化学生的下列能力:
1、 表达-表演能力:具备外语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学会使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说外语的习惯;在课堂上要争先恐后地讲外语,进行口语练习-演练;还要尽量模拟实际情景--表达思想感情。表达-表演还包括非言语的交流技能:身体行为举止加上语言的某些特征:音高、音量、音调和语调、语速,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义。非言语的交流是伴随言语交流过程的辅助表达行为。身体姿态、手势、笑容、眼神、表情等非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能赋予课堂教学、人际交流更多生气。 教师在教学中,把言语交流同非言语结合应用,非言语就会成为一种生动、形象并富于启发、创造性的语言,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学导式口语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参与课堂上的表演教学:
1.1 学习演唱代表性的、张弛有致、充满节奏感和韵律美的外语歌曲。这几乎是所有学生都喜欢做的;通过学唱和欣赏,体会和演练发音--这也是训练舌头灵活性的好方法;同时注意表情、体会和理解外国的文化艺术。
1.2 外语游戏:教师提示或由学生分别设计各种各样的趣味性的外语游戏;如:模仿游戏、猜人游戏、单词测试、A组同学在B组学生的“后背写字”的猜字游戏、课文练习、回答问题、各自背诵文章单句再排列成篇等,亦可利用简练上口、兼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谚语来作文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演练的积极性。
1.3 自由谈话:坚持课前3分钟的自由谈 Free Talk,是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提前准备。自拟的话题可谈及校园生活、外语学习、班级活动、体育比赛、个人趣事、新人新事、国际关系新事件、趣味活动、上网、电影、明星人物、地区天气变化、小故事等等;其他同学可针对性提问;或选择同学中流行话题举行自由论坛,教师先做简洁的示范发言,提示方向、启发学生思维;然后轻松闲谈,每人三言两语自由发言,教师可不断引起新意、引导谈话;让学生学习从多角度、全面、有深度地谈论一个话题。
1.4 时事播报:教师协助在学生词汇量和水平范围内,从本周报刊杂志选取代表性新闻,学生大声朗读,像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样,播报出去:练习准确发音、优美的语调,恰当的断句及合适的语速。这样既扩大词汇量,又了解新闻事实。
1.5 演讲:事前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充分准备;其他人也可即兴发言;可提高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技能、口头表达的逻辑性同时锻炼自己的胆量、增强信心。
1.6 故事接龙:开头由教师或任何学生讲一个故事;讲的长短可随意;第二个学生继续发展故事情节...直到最后一人讲到结尾。人人须仔细听懂前面的故事,才能编出接续的情节。同学们会由于故事情节意想不到的发展而发笑,大家在趣味横生的欢笑声中演练口语-寓教于乐。
1.7 模拟真实情景对话:例如让学生假想接待外宾参观,需陪同讲解学校情况;教师带领学生从校门开始参观,让学生分别担任讲解员,分段讲解;模拟演练真实的情景。又如,由学生们随机组合分别表演担任不同身份的外宾和导游员,可设定在机场迎接客人,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年龄与职业、不同要求的客人,尽可能多设想会出现哪些情况与对话,让学生反复练习,力争流利自如地表演,锻炼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外语导游面对包罗万象的翻译内容、突如其来的对话问答,瞬间就要完成“听懂-构思-表达”这一复杂的过程。 模拟表演由学生作主体,教师从旁给与恰当指导、必要时适度纠正。
1.8 辩论比赛:这是较高层次的口语训练,选择适合的题目,学生分成正方、反方,辩论须仔细分析问题、寻找论据、反驳对方。
1.9 表演短剧:从购物、约会、就餐、旅游,到文化习俗、生态保护,世界名著片段,可设计丰富多彩的情景材料;学生充当各种情境的主人,有的充当旁白;通过表演,把各种语言环境呈现在课堂上。可从精读课本、报刊中找适合材料, 在编写剧本、准备道具、背诵台词、创设情景、反复排练、进入角色的过程中锻炼表达-表演能力,对学生把握语言的使用场合、丰富语言的表达、理解深层含义都有重要作用;学生会感到趣味无穷、印象深刻,还会增进严肃的思考力。
1.10 由优秀学生组织各种外语的科普演示活动。
总之,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口语课堂像电视播放的参与节目,深深地吸引学生,生动有效。 这样,学以致用,既巩固了知识、技能,锻炼了表达-表演能力,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更增强了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兴趣,学中求导,找到了自己的好老师。
2、 自学-探究能力:学导式把双语学习变成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具备自学外语的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乐于探索,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形成自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学生学会积极的课前预习,教师把重点词汇(用中文和外文解释),按照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提早发给学生;学生课前背会、记忆这些语汇;开学之初就给学生分析教材结构与自学要求、布置自学、收集资料等任务,明确对相关话题的读、说、写、译等综合技能的要求;寒暑假之前,就把下学期的要求、遇到的难点等告知学生,让他们及早自学作准备;在学习期间不断充实、丰富知识体系,为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可在电脑上建立一个资料库。 学生参加表演活动、锻炼表达-表演能力时,会处于积极的情绪之中,会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就会轻松高效地探求和获取知识。
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帮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在运用外语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开发自学-探索能力,为他们终身自学奠定基础。
3、 社交-管理能力:学导式设计并组织交际性较强的教学活动,如:用外语采访、社会调查等,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这样学会用外语交际、学会与人合作,同学之间加强互助,如:相互指正语音语调;收集的学习资料在小组交流、交换阅读;班级与班级、小组或学生之间经常交换读物,资源共享,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竞赛意识,共同提高;学生建设第二课堂以及班级阅读资料中心等,从中学会自我管理。
善于交际就需要善解人意,还要提高文化交际、社会语言能力。例如:高职学院的外语教学旨在养成学习者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对各种涉外局面的语言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为此,教师组织进行的教学活动都应以交际目的为中心、为交际目的服务。不要对学生言语的错误马上“有错必纠”--以免学生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为,自由交际的双方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学生演练所用的语言是受教师控制的语言,学生就很难自由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要让学生自己就某个话题自由选择表达什么、如何表达;从而,提高自己判断对方语言、语气和态度的能力。
4、 健体-操作能力:学导式讲究学校教学卫生和劳动卫生、自觉运用健康之道,养成天天锻炼身体重视自我保健的习惯;学生有个好身体,才有精力努力掌握语言工具和现代化的学习技术-如:使用先进的多媒体等声像技术,用网络手段、Word等软件编辑资料,用E-mail发给老师;可在互联网上建立班级主页;各小组收集、整理的资料可定期上传,丰富课本和阅读材料;并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实物、课件、教具、道具等,积极改善学习条件、技术手段。
5、 革新-创造能力:学生外语课上往往害怕出错惹大家讥笑;学导式突出自学,诱导学生尽力消除紧张情绪和犹豫心理,敢大胆发言、创新;使学生从所读的外文读物、参与的活动中受到启发,活跃思想,创造性地对待获取的知识和结论;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培养敢于创新的精神,会在运用中创造性地表达和发挥;敢于“异想天开”--展示自我才华,拓宽自我表现和创新的空间。
6、 情感-审美能力:学唱和欣赏旋律优美的外语歌曲,演唱的过程既是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表演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人物和情节里,再用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这就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感染观众;情感是产生兴趣的“催化剂”,学导式使外语学习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过程。利用多媒体等有利条件,选取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声音影像资料,多渠道地激发积极的情感和美感;或就课文有关问题,展开激情和联想;学生可选择优美的外文段落朗读、配上背景音乐,感受美感的熏陶;通过双语对比,敏锐觉察语言的美感;欣赏世界名著的艺术魅力,陶冶情操。
教师指导并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把双语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重视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会使他们自觉注意自己的服饰、谈吐--不仅追求外表的美,讲究语言美、更重视心灵美。
7、 意志-调节能力: 学导式逐步使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自学外语-自主治学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自觉地对照相关的标准,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警示、鞭策自己;当受到激励,得到指导、建议时,能积极对待,掌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克服困难的自控力。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六、学导式双语教学优化五元智能的品行结构
五元智能的品行结构包括实际应用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质与量和行为、品行、人格修养(理想、信仰、价值取向、态度、行为、实践追求、思想品德等)言行表现的不同品质差异的组合。
学生的品行结构,在学导式双语教学中,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学习和运用外语的实践活动,不断优化;例如: 按行为规范严格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充当导游员时,体会应具备的优良品格和礼貌礼节:善良、友好、守时、负责、果断、活泼开朗;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体验平等、自由、尊重、友善、理解与关爱;学导式不追求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帮助他们形成各自特色,尊重并展现学生的个性、体现个体的社会价值 --学导式双语教学要培养的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交际型复合人才、能创造社会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文化财富的人才--通过学习外语,加深理解外国人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提高跨文化意识,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风格和气派--他们既是民族的、又是能走向世界的人才。
总之, 学导式双语教学能促进智能开发与人才培养。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学生自学-即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积极开发五元智能; 外语教师用学导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双语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以利学生互帮互学,集体合作,相互启发,教学相长,用学导式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冯克诚等主编.使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赖志奎主编.现代教学论〔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9
吴文侃主编 比较教学论
刘学浩 语言能力与语言教学的智能开发,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研论文集 1983;学导式教学文集 1984
刘学浩 试谈外语教学开发智能的学导式教学法,中国俄语教学 1985-1
刘学浩 姜艳萍 用学导式和谐开发经济人才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8
刘学浩 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人教育 2006-12
刘学浩 二论学导式是学、教、工作、管理的创新方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12(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