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尔堡效应是德国生理学家瓦尔堡(Otto.Warburg,1883~1970)1924年提出一个观点,癌细胞生长很快,过快的生长使得细胞经常处于一种缺氧状态,于是癌细胞就关闭了需要线粒体的有氧氧化,能量则是通过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提供的。他因此提出癌症的产生是由于细胞糖无氧酵解增强加上氧消耗量降低造成的。瓦尔堡效应是说当线粒体功能受损后,细胞则通过增强无氧酵解来提供能量,葡萄糖代谢至丙酮酸后不再通过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进行有氧氧化,而是通过乳酸脱氢酶,转变成乳酸排出细胞。
虽然瓦尔堡效应长期以来受到众多质疑,但也有大量学者支持这种观点,比较典型的就是有科学家利用这种观点开发一些药物。既然癌细胞能量代谢依赖无氧酵解,如果选择性关闭这种能量代谢通路,是不是可以选择性饿死这些癌细胞。这类分子包括2脱氧D葡萄糖、二氯乙酸和3-溴丙酮酸乙酯。但是这些化合物目前并没有获得临床使用的批准。最近有新闻爆料德国某些诊所使用3-溴丙酮酸乙酯治疗导致3名患者死亡,给这一药物研究带来阴影。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开发的一种癌症治疗新药,被德国一家非医疗机构的一名医生用于癌症替代疗法,有人怀疑是这种药物导致了三名患者死亡。德国有许多这种医生,但监管比较松散。德国公共检察官正在调查这是否构成过失杀人罪。
这种被怀疑的药物就是3-溴丙酮酸乙酯,被一些科学家推崇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但是该药物对人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都十分缺乏。许多科学家认为,使用这种药物必须先经过严格的临床研究确认安全和有效。如果这三名患者死亡被确认是因为该药物引起,将使这一药物的商业化前景带来威胁。
2名荷兰患者和1名比利时患者在Klaus Ross医生的替代医学癌症治疗诊所接受治疗后不久死亡,德国警察8月4日开始介入调查。Klaus Ross医生的诊所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外50公里的Brüggen小镇上。检察官在今天的公告中透露,另有2名患者生命垂危,需要接受治疗。已经有26名患者和当地卫生机构联系,德国、荷兰和比利时警方劝说另外两名患者跟进。媒体报道提示,许多癌症患者经过传统治疗无效,或不愿意接受副作用很大的化疗,转向寻求Ross的帮助。在他这里可获得10周的“基础抗癌”治疗,总费用9900欧元。
Ross在网站上吹捧3-溴丙酮酸乙酯为目前治疗癌症最好的化合物。检方公告中说调查已经高度怀疑3名死者都接受了这种化合物治疗,媒体对家属的采访等资料也符合这一怀疑。在Ross一份对第一位死亡患者的声明中,他对媒体将替代医学为死亡负责的印象表示“震惊”。
20年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化学家Young Hee Ko 和Peter Pedersen 与放射学家Jeff Geschwind合作,把3-溴丙酮酸乙酯作为抗癌药进行了研究。研究基本思路是基于瓦尔堡效应,利用抑制糖酵解将肿瘤细胞饿死。希望3-溴丙酮酸乙酯特异性杀死某些癌症细胞,不影响正常健康细胞,因为健康细胞是利用氧化磷酸化需氧代谢产生能量。
大鼠和小鼠实验结果发现,3-溴丙酮酸乙酯能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能缩小肿瘤体积。对人类癌症细胞进行的研究显示,与气体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能提高化疗药物的抗癌效果。但是动物实验也显示这种药物有明确的毒性反应。
2009年,Pederson 、Ko和法兰克福大学放射学家Thomas Vogl进行了第一例临床试验。经过当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有罕见的纤维板层肝细胞癌16岁男孩接受了该药物的肿瘤介入治疗,虽然患者18岁死亡,但在2012年的论文中被作者描述为治疗成功“The rate of tumornecrosis due to 3BP treatment seems to exceed all known cytostatic drugs,”。2014年来自埃及的一些案例报道,作者描述了对一位28岁的患者进行了治疗。作者认为药物是安全的,但单独应用没有治疗效果。
3-溴丙酮酸乙酯至今没有经过正式临床研究验证。虽然PreScience Labs在2013年获得了FDA的一期临床研究许可,但一直因为经费不足没有正式开始。
3-溴丙酮酸乙酯可以从化学试剂公司购买,诊所医生就是给患者使用的这种化合物。德国卫生机构报道Ross说是从德国药店购买。
德国联邦卫生部一位发言人说,目前没有计划改革传统这类从业人员监管。地方政府负责监督这类人员。她说。通常只有在发生事件或收到投诉才采取行动。三人死亡后,Ross的从业资格已经被吊销。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8/candidate-cancer-drug-suspected-after-death-three-patients-alternative-medicine-clinic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