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没有不好的研究生,只有不好的培养方法 精选

已有 15102 次阅读 2010-8-23 10:24 |个人分类:研究生培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氢气

     (感谢《科学新闻》接受并发表此文

    关于研究生培养的话题是科学网上最持久的,这个观点也不是什么新观点,只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验,谈谈感想,也算上篇关于实验与课题讨论《不要做没有意义的实验的一个延续。

        每年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都会有一种关于学生素质的讨论,其中一个言论就是“现在的研究生素质真不怎么样,比我们的本科生差多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研究生比本科生基础差是一个必然结果。例如一个比较普通的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工作难找,考研究生成了一个很不错的道路,而这些学校没有招收研究生资格,那么这些学生必然要考比原来学校好的如211工程院校。即使是211院校的学生,自己学校有资格招收研究生,但也必然有一些学生考到其他更好的985院校或出国。而由于自己的学生不能满足需要,这些211工程院校招收研究生就需要相当数量较差级别学校的生源来填补。总的一个结果就是,几乎所有的学校,本校本科生的底子比研究生要好,这个规律大概全世界的学校都一样。

但是,如果从教育目的上讲,实际上并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培养方式。作为导师,最最重要的责任是教育人,培养人,但许多人并没有这样考虑问题,所以才有了许多抱怨嫌弃学生素质低的情况。实际上,底子差的学生上升的空间更大,更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当然这样也对导师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但作为导师,这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是吗?但并不是所有导师能这样想,甚至有个别导师会希望学生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效益。

我指导的学生中,有来自比较好学校的,但更多是来自比较基层的学校,甚至有一些先专科后本科然后研究生的跳级学生。这些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特点:基础理论和英语水平差,实验操作经验少,自信心比较差;特别渴望成材,珍惜机会,能吃苦且听话。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我一般的做法是。开始磨合阶段从简单实验操作开始,指定老师手把手指导,指定课题内容。一旦获得初步研究结果,就进入比较长的中期阶段,强化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意义,这个阶段一点有好的实验结果就反复强调:“你正在从事全人类唯一的研究工作”,这句实话,没有错,言外之义就是你是科学家,至少你将成为科学家。这个阶段学生一般情况下会对实验特别特别着迷,自信心增强,但由于基础理论和英语文献阅读太少,往往对分析数据存在胆子小的问题。因此这个阶段也要提出阅读专著和文献的必要性。中期阶段的培养,就是反复强化,反复要求,在这个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收尾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形成研究论文,当然比较好的标志是能发表SCI论文,由于这些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能独立写出可发表论文的可能性比较低,一般我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写,先一起讨论写作思路,然后分部分写成论文,一般这种论文是很难用来投稿的,当初稿写好后,在找英语比较好的老师帮助修改,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让论文逐渐达到能投稿的水平。最后投稿,修回阶段主要是让这些学生自己来完成,这个阶段学生是比较苦的,但最后文章发表了,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个时候他们的自信心已经比较高了,这可能是他们将来工作学习最有价值的改变。从2001年到现在,无论来自什么学校,我指导过的所有研究生做的研究全部都能发表SCI论文,应该是最能说明这种培养方法有效的证据。

总之,表面上培养基础差的学生比较辛苦,收益比较低,但作为导师,从培养人的角度考虑,越是基础差的学生,培养的综合效益越高。想想,如果我们能培养一大批这样的人才,一大批导师培养特别一大批这样的人才,我们整个中国科研队伍素质将是多大的壮观景象。因为他们才是科研队伍的最大基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355515.html

上一篇:不要做没有意义的实验
下一篇:科研中最重要的是思路
收藏 IP: .*| 热度|

33 陈桢雨 李小文 文绍 赫英 朱志敏 罗帆 吴电明 王修慧 唐小卿 刘艳军 李鑫 贾玉玺 吕喆 金小伟 王启云 孔晓飞 耿文叶 姜红丙 高建国 郭桅 鲍海飞 许培扬 刘安金 李琦 李毅伟 杨东江 张庆余 邰宁正 孙步宽 张南希 zhangling DlRAC goudan1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