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状病毒大流行对科学界的影响
作者约瑟夫·巴克·科尔曼是华盛顿大学信息公众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他研究通信技术如何影响集体决策。
作者卡尔·伯格斯托姆(Carl T. Bergstrom)是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他研究进化如何在基因组中编码信息,以及制度和行为规范如何影响科学传播。
大多数时候,科学是一项缓慢而乏味的工作。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在人类知识的模糊极限上辛勤工作,收集和分析数据,完善理论,写作,辩论,并以微小的增量推进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在远离公众视线的高度专业化的小团队中工作,这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做的事情。
但是一场灾难颠覆了一切。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数百万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然而,我们对威胁的性质几乎一无所知。就在几个月前,还没有人见过SARS-CoV-2病毒。
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这种疾病的出现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时刻。像我们两个人这样的生物学家,以及病毒学家和免疫学家,都把重点放在了新的病原体上。来自各个科学生态系统的其他研究人员——经济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统计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等——放下一切来了解COVID,并找出他们可以做出的贡献。在公共传播方面缺乏经验的科学家学会了与记者密切合作,告诉忧心忡忡的公众正在发生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及人们可以做什么来保证自己的安全。这种合作与协作的规模是惊人的。2020年和2021年对科学家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显示,美国和欧洲大约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工作。
这种大规模的合作在几个领域迅速而有效地开展。2019年12月30日,一家流行病学监测网络发布了第一份关于中国武汉发生不明原因的聚集性肺炎病例的英文报告。8天后,中国科学家确认病原体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那之后的2天,完整的基因组序列被公布了出来。然后,2020年1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基于该基因组的PCR诊断测试说明。
基因组序列也为疫苗开发打开了大门。科学家们用它来确定SARS-CoV-2棘突蛋白的三维结构,1月底通过他们想出了如何稳定蛋白质使它有效的疫苗组件,导致mRNA和其他疫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开发、测试和应用。
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迫性促使科学家适应新环境。以前在会议、电话或手稿修改笔记中进行的讨论,现在转移到了社交媒体平台、PubPeer等评论网站以及全天候的Zoom会议室。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自发组织成重点小组和工作小组。通过快速分享患者的信息,医生们发现,患有严重COVID的人在肺部存在危险的血凝块的风险很高,因此抗凝血剂成为了一种治疗标准,挽救了生命。
一般来说,传统的出版方式太慢了。大家采用了一种快速的替代模式:预印本档案,即论文在同行评议之前或在科学期刊上发表。在大流行的头几个月里,提交给生物医学预印本关键库medRxiv的论文数量增加了10倍。
这些变化也将早期科学从私人活动转变为公共话语的一部分。研究人员不是用优美的科学文章向世界展示,而是以开放的视角工作,大声思考,提供初步的推测,辩论,拐错弯,走死胡同,追寻一些最终会被驳倒的假设。
这种沟通方式确实有缺点。以前私下交流的内容现在变得很容易被政客和权威人士利用和歪曲。例如,medRxiv在2020年4月的一篇论文中报告了一项有缺陷的血液样本研究,该研究声称,COVID是一种温和的疾病,死亡率非常低。尽管科学界很快指出了这一工作的一系列问题,但人们试图避免商业限制、学校关闭和戴口罩的规定,忽视了这些批评,并利用这篇论文破坏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快速和非传统的交流渠道也不能解决科学家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认识到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重要性。2020年初,我们洗了我们的食品杂货,但没有戴口罩。最关键的是,我们在预测和管理这一大流行病的人为因素方面基本上没有成功。由于没有考虑到人们对信息和错误信息的反应会导致行为的改变,我们一直在努力预测连续的疾病波动和病毒变异的规模和时间。在阻止错误信息在社交和传统媒体平台上传播方面的集体失败,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口未接种疫苗、易受伤害,而且不愿意采取口罩和社交距离等措施。
2021年底,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从某些方面来看,新冠病毒还阻碍了整体的科学生产力。2020年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科学家每周花在研究上的时间平均减少了7个小时。由西北大学的王大顺领导的研究小组写道,科学研究产率的下降可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科学家报告的出版物、合作、提交的论文和新项目都在大流行期间开始减少。封锁、学校关闭和其他变化对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的女科学家造成了不成比例的损失,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但是,当科学家们从日常研究转向应急响应时,我们就会准确地预计到发表量的下降。在期刊上发表论文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处理紧急问题是公共资助的科学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该系统拥有数百万名有效的研究人员。当全球危机出现时,他们组织、学习和协调。这最终会带来解决方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