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科普的窘迫在于把“科”、“普”的秩序搞反了

已有 547 次阅读 2024-8-13 19:08 |个人分类:2024|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普及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从最基础的层面及环球影城/迪士尼般的趣味性入手,以适应受众的情感需求和理解能力。

当前,科普的窘迫在于只有“科”没有“普”。科普往往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科学技术本身很重要,但缺乏生动的故事或引人入胜的叙述,常常会显得枯燥,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和共鸣。所以,科普真正的挑战往往不在于科技知识的普及不到位或科学信息很专业或难以理解导致普及效果有限,而是如何让复杂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同时保持故事体验的趣味性,是提升科普效果的关键。

为什么“科技”没有“故事体验性”会成为问题呢?这源于科学原理和数据本身往往抽象、复杂,如果没有故事化的元素,普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内容难以理解和不够吸引人。故事化的叙述通常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住信息,通过情节、角色和冲突等元素,科学概念可以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记忆。再有,故事能让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更容易投入和关心科学话题,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和参与感。

那又该怎样将“故事”融入“科技”或将“科技”嵌入“故事”中呢?一般而言,介绍科学发现的背景、挑战和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可以讲述爱因斯坦如何通过思考相对论而改变了物理学。同时,还要突出人文元素,讲述科学家的人生故事、他们的动机和困境,这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科学不仅是冷冰冰的公式,还有鲜活的人物和情感。还有,使用比喻和类比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物进行比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还可以通过创作互动和沉浸式内容,利用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来创造沉浸式的科学体验,使受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最后,最好要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比如气候变化的科学背后、医学研究对健康的影响等,使科学内容变得更加相关和有意义。概括而言,通过将科学知识与生动的故事结合起来,科普可以变得更加有趣和易于接受,从而更好地实现科技的普及和传播。

所谓科普的窘迫在于只有“科”没有“普”,实际上是触及了科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即使有深厚的科学知识,也未必能有效地普及到大众中去。这里的“科”代表科技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而“普”则代表普及、易于理解和接受。将这两者结合得当是科普成功的关键。

科学内容如果过于专业或技术性强,普通人可能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科普就无法真正达到“普及”的目的,容易造成信息的隔阂。即使有准确的科学知识,如果不能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呈现,也会使受众感到困惑或疏远。科学内容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或数据,可能会让人觉得乏味,难以激发兴趣,从而减少了科普的效果。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比喻来解释科学原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将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受众能够看到科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利用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科学概念。通过互动式的科普活动,比如实验演示、科普游戏或展览,增加受众的参与感和趣味性。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中,通过人物、情节和冲突,使知识更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和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科普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上述这些方法,科普可以更有效地将科学知识传递给大众,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科学,提高整体科学素养。

总之,科普应该是先“普”后“科”,而不是先“科”后“普”。科技普及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以适应受众的体验需求和理解能力。开始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基本概念引入,使受众建立起对主题的初步了解和兴趣,然后逐步引入更复杂的科学知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学习的门槛。还通过简单、有趣的科普内容吸引受众的兴趣,使他们对科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更愿意深入了解更复杂的知识。同时,在普及阶段提供基础知识和概念,为受众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在之后接触更专业的内容时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个性化学习方法可以根据受众的兴趣和知识水平,量身定制科普内容,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使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具体而言,先“普”后“科”可以先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使其更易于理解。还可以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深入,如果受众对某个话题表现出浓厚兴趣,可以在后续提供更深入的信息,并将科学知识与实际故事应用结合起来,让受众看到科学对他们生活的直接影响。通过人机环境系统互动式的体验活动、游戏和实验,增加受众的参与感和兴趣,并根据受众的反馈调整科普内容,使其更符合受众的需求和理解能力。通过这种“先‘普’后‘科’”的方法,科普工作能够更好地覆盖不同层次的受众,让科学知识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广泛。

图片

图片

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446369.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人工智能还不足以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下一篇:人机结合的实质在于整体系统与还原近似的融合
收藏 IP: 124.64.12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5 0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