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邢其毅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617.html,有机化学家。1911年11月24日生于天津,籍贯贵州贵阳。1933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193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赴德国在H.Wieland教授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11月4日逝世。研究工作涉及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均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所设计的氯霉素新合成法,20世纪60年代即被国外用于工业生产,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是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工作的学术领导人之一,该项目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天然产物方面从事的参类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首次进行了花果香气的研究。他特别注重基础教育,为我国有机化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所编著的《有机化学》是我国首次自编的有机化学教材,为国内各高校沿用多年。另著有《基础有机化学》,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
图1:邢其毅
1936年,邢其毅获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I Relative Rates of Racemization of Substituted Diamides of 2, 2'-Dimethoxy-6, 6'-Dicarboxydiphenyl II Cyclic Derivatives of 9,10-Phenanthrenequinone(I. 2,2'-二甲氧基-6,6'-二羧基二苯基取代二酰胺的相对消旋速率 II. 9,10-菲醌的环状衍生物),论文全文,邢其毅博士论文.pdf。此文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68652081。其博士论文封面清晰显示,邢先生于1934年获得了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美国天主教大学)的硕士学位,这个细节在国内目前大部分对邢先生的介绍中没有提及。
图2:邢其毅博士论文封面
上文提及,邢先生是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工作的学术领导人之一。项目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邢先生是八位获奖人之一。下图证书中的一撇,是手动加上去的,因为不是“李爱雪”,而是“季爱雪”,不知道是工作人员疏忽,还是因为此时打字机打字不便?当然,此项目是“大兵团作战”结果,很多人为此项目付出了心血。至于此项目是否应该获得炸药奖、为什么没有获得,建议阅读熊卫民老师2015年发表在《生命科学》的文章《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历程》,网址:https://lifescience.sinh.ac.cn/article.php?id=2133。
图3: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3-29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