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气大伤身】可能有道理,兼论如何得知身体是否亚健康或者出问题

已有 2539 次阅读 2013-12-28 09:4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气大伤身】可能有道理,兼论如何得知您的身体是否亚健康或者快出问题了?(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医以及汉语中对于【气】有很多说法和提法,包括【气功】、【气沉丹田】、【气大伤身】、【精气神】等,另外还有霸气,勇气,豪气,志气,浩然正气,稚气,恶气,语气,气质,气势,气场等说法,还包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气不打一处来】、【气死我了(7456)】等句子,非常有趣,不一而足。然而,【气】到底是什么?【气】到底指的是什么?一直却并没有被揭示得很清楚。很明显,在语文中,包括豪气、霸气等提法中,【气】应该指的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是,中医尤其是【气功】中所是的【气】,以及【气大伤身】中的【气】究竟是什么呢?是否就是【气体】的【气】,将是我今天周末晨课和大家聊天的内容。

在西方科学即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中,通常可以使用【熵】来表示【混乱程度】,所以物理学家薛定谔说过,我们身体的运行天生会趋向于更加混乱的程度【比如说孩子们喜欢睡懒觉,贪玩,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等】,然后每天吃饭就可以通过从环境摄入【负熵】,而用来抵消每天产生的【正熵】,这样身体才能够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状况。举一个简单例子:当被子叠得像豆腐块时,被子处于负熵状态;当被子乱得一团糟时,被子处于正熵状态。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熵】和【混乱程度】的概念了。在物理学中,【熵】即entropy是可以被量化计算的,主要体现的是有序性,对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具有核心支撑的作用。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指的就是这七个汉字的有序排列,具有其特定的【熵】值;如果序列乱了,例如写成【人民中华共和国】,那么虽然还是同样的七个汉字,但是与刚才正序的【熵】相比,显然【熵】值就不一样了。如何计算entropy呢?网上有一些script可以下载使用,也可以自己写prg,此处不赘述。

刚才谈了一些关于【熵】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反过来理解【气】的问题。显然,一般意义上的【气】可以指的是气体,以及不同的状态。其实【气体】中的【气】本身指的就是一种气态,非固态,非液态。而霸气,豪气,傲气,底气,杀气等等,也同样指的是一种状态,这样就好统一理解了。状态,应该是一个群体中的所有组成部分的有序化排列程度的体现,因此,中文的【气】貌似竟然可以和物理学中的【熵】可以对应哈!然而,如果说【霸熵,豪熵,傲熵,底熵】等,好像又不太一样哦,说明【熵】与【气】虽然都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状态,但是不同的状态貌似还有不同的内涵,甚至【熵】不如【气】更能够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也就是说,【熵】可以描述【物理状态】,而中医里边所说的【气】可以用来描述【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哦,对不起,薛定谔老先生,俺可不是故意这样说的,也绝无否定现代物理学的意思在里边,实在是因为不好解释【气】才进行了上述思辨分析啊。不过,感谢薛大人,正是因为有了【定量熵、绝对熵】的概念,俺才能够去琢磨【定量气,绝对气/相对气】的想法,而且,西方科学和东方文化的交汇汇聚,也正好是包括学术界和老百姓共同努力的方向哈。从【熵】到【气】,从【物理】到【生理】乃至【心理】,就很好地构成了可以客观计量的系列架构体系,尤其是为科学、客观、准确、可靠地描述和表述【生理】以及【心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必将有力地推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精诚团结与鼎力合作!做这样的事情,偶稀饭,偶真滴狠稀饭,因为这才是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源,而且也正好是、恰好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运行规则的窗口所在!

Sorry,讨论得有点远了,不过希望大家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上述文字理解和了解我的思路形成过程,尤其是我的学生们和弟子们,不要期望只有在八小时上班期间得到我的学术指导,而是要让自己的脑子在7x24的情况下都能够处于【感受态】,详细阅读并体会我的每一篇博文,这样才能够【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如果没有这种心态,那么要想成为学术界的王者和【人民的科学家】,纯属妄想!为什么不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写文章?当然可以。列位看客,您看到的这篇关于【气】的博文就是周六的早晨的我躺在床上用了两小时写出来的啊,虽然已经是想了很久了!

好了,且让我们回到本文拟讨论的主题上来,即【气大伤身】是否有道理呢?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结果以及我本人的亲身体验来看,这很可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今年完成了针对【清颜通】饮料的300位志愿者的功效学评价,大家比较集中突出的反映是,一开始喝了这个饮料之后,有部分人在前两三天肚子里会咕咕叫,通常也能够听得见肠道蠕动的声音,这是因为胃肠道菌群在使用这个饮料中的天然植物多糖和膳食纤维等成分在发酵,所以产生了一些气体。从生物化学角度而言,这些气体的产生基本上都是由【产气菌群】来完成的;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当大家解决了肥胖、便秘、肠胃不适(包括肠炎胃炎)、月经不调、降三高指标、肠镜检查术前清肠准备等问题之后,喝了饮料之后胃肠道中竟然就不再大量产气了!这一点令我十分意外和惊喜,因为看起来,我们的工作一不留神似乎找到了一个测评大家身体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新方法,即【或许可以根据人体对于饮用该饮料之后的产气数量和质量推测人体的健康水平和疾病状态!】。有趣的是,我们在动物实验中也已经有了明确的结果: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动物的肠道里边会由于产气菌群对于该饮料的发酵而产生大量气体,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动物死亡!不得不说,这些研究的的确确都是【气大伤身】的活脱脱体现啊!这些结果,和今年的系列研究结果,同样均令我瞠目结舌、极为意外,因为根据常规的研究思路,我们绝对不可能获得如此诡异的研究成果的!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今年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了【心脑菌脑】而不是【人脑】的研究成果,因为单纯根据我的【人脑】的理性研究模式,绝对达不到【心脑菌脑】的感性研究状态!很多问题是以前想不到的、不可能想到的、也是想不明白的,今年想起来却是易如反掌,简直是【手到擒来】,显然在提醒我自己,今年的我,貌似已经采取了一种和以往的我【迥然不同】的研究模式和思考方式,甚至在科研之余,今年还创作了一系列打油诗和骈体散文诗等等,而这种模式基本上通常不是从前的我的做法和风格。我变了吗?我没变吗?我还是从前的我吗?难道我不再是从前的我了吗?从前的我是谁?现在的我是谁?思来想去,想来思去,我的肉身还是我的肉身,然而,我的【心脑菌脑】貌似已经不再是去年之前的模样了!对,唯一的可能的区别,似乎就在这里,和我所主张的【菌心说】是完全一致的!或许可以这样说,【开光】以及【顿悟】,大概不是在于【大脑】,而是在于【心脑菌脑】之间也!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气大伤身】的说法了,即当您体内尤其是【胃肠道菌群】中出现异常的【产气菌】,就会导致人体健康状态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亚健康,肥胖,便秘,糖尿病,肿瘤,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症,多动症,甚至抑郁症等。饮用这个系列饮料之后,就可以让导致这些疾病的【异常产气菌】现身说法,【打回原形】,从而咱们每个人就可以自己知道是否身体有病了没有啊!您看看这是多么绝妙的一个好主意哈,咱们每个人都可以自行【诊断】身体有没有问题了啊!正可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原来这个饮料竟然有可能会比检验食品中的污染使用的【银筷子】更猛?天哪,不会是这样吧,这个竟然会比【官场现形记】还猛烈?我不信哈,可是也不能全信或全不信哪,等哪天有时间了写个剧本、拍个电影,名字就是那啥【(异常)产气菌现形记】,估计票房肿么着也得有个十万百万的收入吧,然后再拍摄一个【菌囧】,绝妙的好主意,呵呵。不过,的确是我们有可能可以根据上述情况判断咱们自己的身体是否有可能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者快出问题了!没准以后HR(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的时候,得查一下说:哥们/妹纸,由于您胃肠道菌群中【产气菌】结构、数量和功能异常,抱歉我们不能为您提供工作岗位哈!您瞧瞧,这都是什么世道啊?!不过,不打紧,咱把【心脑菌脑】调整好,不至于【气大伤身】,然后再来应聘,结果仪器显示【阁下的心脑菌脑已达到佛家至尊水平,建议您直接申请或者创建总裁职位】,哈哈,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呀,呵呵,毕竟是周末,开心一乐哈。

虽然我写得还挺起劲,估计大家也都看累了,唉,看【俺老张】的文字尤其是长篇博文的确实在是太累,俺同意,抱歉啦,您闭目养神后再看罢,或者不看也罢。好在码汉字已经到了最后,再打岔一下,其实汉语中还有一个字,即【然】,貌似更能够对应于【状态】的说法,例如【坦然,黯然,大义凛然】等,另外还有【义】字,例如【讲义气】、【狭义、广义】等等,也都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刻的逻辑原理。然而,这个【然】和【气】显然也不相同,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无法使用【然】和【气】进行相互替代,例如【气势磅礴】不可以说【然势磅礴】。似乎【气】更接近于实体,【然】更接近于虚体一些。Anyway,不得不承认,汉语实在太过于伟大,后续博文中,我将逐一讨论之。

最后,在京城周末的清晨,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天天开心,不给自己添堵,不给他人添乱,当个好好先生,蛮好的,蛮好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753601.html

上一篇:苦也纠结,乐也纠结。纠结就是不自在,自在就是不纠结(CZ)
下一篇:生命始,大元临。人生梦,菌一场(CZ)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1 罗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8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