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心与肠】的关系:
科普题目:“善良的人为何有一副好心肠?”(CZ)
学术题目:“好心肠:从生物医学角度探讨心与肠的关系”(CZ)
//***感谢复旦校友赵斌老师的点评和建议,呵呵***//
//***心在肠中——难道我们苦苦追寻的‘心’竟然就是‘肠道菌群’?***//
关于【心与肠】的真相大白——我的理论:心依附于肠道表面,而肠道为心依托之载体;两者唇亡齿寒,相互偎依,互相恋念,故所谓【心肠好、好心肠】,此言得之,此言得之矣!(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今天是周六,按照我们实验室管理规定,从上午九点到中午近十二点,我与我的弟子们在会议室讨论了阿里云(时代)的迅捷进展情况,同时根据大家伙儿的诚心诚意的提问,我发布了新近琢磨出来的【心肠理论】,指的是【人的内心依附甚至存在于肠道菌群之中,而肠道尤其是肠道粘膜则是肠道菌群的载体】,结果一片哗然,完全在我意料之中,稍微有些在我意料之外,因为我们实验室的弟子们都是很优秀很出色的一批人,理应能够知道并理解这些创新理论;可是转眼一想,这个理论也只是我近两周在外出差期间刚刚琢磨出来的道理,也没有和弟子们交心讨论过,所以大家伙儿不理解,感觉到在听我说天方夜谭,一点也不奇怪啊。好了,序曲唱完,好戏登场了,列位客官可以泡杯茶冲杯咖啡,且听我慢慢到来(哦,我不渴呀,中午刚刚陪孩子吃了烤鸭,谁让咱减肥35斤之后想吃嘛就能吃呢——不过这的确是我们所推崇的生理性减肥的无比快乐啊)。
先前我说过人体内有两套半遗传物质即DNA操作系统。第一套是人体DNA,共30亿碱基对,是地地道道的真核操作系统。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完成的就是这一套操作系统的序列信息的鉴定,共有25000~30000个基因。法医上常用来进行亲子鉴定。这套基因组主要用来决定人体的生存、新陈代谢与死亡,这一点大家都熟悉,就不多说了。半套DNA操作系统则指的是线粒体DNA系统,属于原核操作系统,共有16569或16570个碱基对。每个人体细胞中含有少则上百多则上万个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可以理解为可复制的发动机),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线粒体复制受细胞核控制,由细胞根据能量需求的多少动态调控其数量。线粒体的遗传走的是母系遗传这条线,即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时候,精子本身携带的线粒体在长途跋涉过程几乎耗尽,受精卵内基本上只有卵细胞的线粒体了,所以子女们细胞中的线粒体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妈妈,这就是所谓的母系遗传。因此大家得感谢伟大的母亲啊,每个人从爸爸那里只能够继承一半的人体DNA,而从妈妈那里可以继承另一半人体DNA,外加整套的线粒体DNA。这就是自然界的逻辑,感谢遗传学家为我们揭开了这个真相!
(实在不好意思,因为得讨论新的生物医学理论,所以不得不介绍了一些遗传学细胞学的知识,其中的名词会让人费解,可以找个高中生给科普下哈)
接下来我们得看看第二套DNA操作系统了,即肠道菌群操作系统。列位看官,切莫小看,这一套操作系统可是远比人体DNA操作系统复杂得多的原核DNA操作系统。正常人体肠道长度大约在4-6米长,也有的说法是6-10米长。肠壁内表面即靠近肠道内腔的一侧含有大量微绒毛,是为了吸收营养物质使用的,可以显著提高餐后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肠道菌群就生活中这些肠道表面的微绒毛之间,你可以想象着在海底表面生活着的大量生物包括珊瑚等,这些地方就是肠道菌群的家园和乐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肠道微生态山水画,估计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风格如出一辙,因为肠内通常无光,和海底类似,拥有一片片安详和谐的世界!回到正题上来,肠道菌群共有1000-2000种,也有的说法是3000-4000种;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的数量有的说是300万个,有的说是900万个,总体来说比人体基因仅有不到3万个要高出两个多数量级啊!大肠杆菌的繁殖速度惊人,通常20分钟一代。正常成年人排便的干重中,平均有20%都是细菌。健康人体具有健康的肠道菌群,以益生菌为主,另有少量的中性菌。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就会有致病菌出现。如果致病菌的增殖速度过快,妨碍了益生菌以及正常菌群的生长的话,就会导致肠道不适,机体将会通过腹泻促进这些致病菌的排出,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然而,如果使用抗生素去追杀这些致病菌的话,由于多数抗生素都是广谱性质,所以把正常的肠道菌群也会连带杀除,从而导致严重的副效应,导致肠道功能低下,免疫系统也受到连累,总体表现为体质虚弱等症状。因此国内外学术界目前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杀菌治疗疾病,是颇有道理的。至于新出现的使用噬菌体杀菌的做法是否能够解决此问题,也要看其是否会影响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的和谐才行,大家以后看此类产品的广告的时候,需要多关注这一点啊。靶向性杀除一种细菌好办,要是一股脑儿破坏整个菌群就完了。
接下来我们就得说一说心的问题了。我们知道,人体大脑负责思考,然而,长期以来大家对于心理活动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却一直没有弄明白。我也一直把心理认知经常混在一起来说,然而,现在我可以说或许我已经想明白了,即人脑主管认知过程,而心理活动则很可能是根在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中!您想啊,肠道菌群多复杂啊,将近一千万个基因,数千种微生物,至于其数量简直就多不胜数了。对了,正常人体内肠道菌群的数量通常在3-4斤重,和人体大脑轻重相当,可以说构成了另外一个伟大的脑,即【肠脑】,而且主管【心理活动】,是人体心理过程、心理状态的司令部!几个月前我曾经和弟子们开玩笑说外星人在哪里啊?没准就在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中!现在来看,这句话很有可能不幸言中了,即我们的身躯支撑着我们的脑子主管认知过程,我们的肠子富含着肠道菌群即肠脑则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土壤,并且这个【菌脑】负责人体的【心理活动】!换言之,我们这么高等的人类的心理活动竟然有可能是被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所主宰的啊!可怕乎?恐怖乎?不打紧,不打紧,只要知道了真相,就不怕了,呵呵。
我们接下来试图找一些思辨医学的证据来看看。我们知道,很久很久以来,人们都将【心】和【肠】联系在一起,即【心肠】,而且通常的说法是【这个人心肠好,心善面善,心慈手软,满心欢喜,心花怒放,心力交瘁,恨别鸟惊心】等等,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含有【心】的说法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尤其是听到好消息时【心里一阵暗喜、一阵窃喜】,而听到坏消息时经常【心头一沉】等等。那里,喜从何来?悲从何来?事实上,这些喜怒哀乐应该都是心理活动的写照,而且,还可以更往前说,是【肠道菌群即菌脑】活动的写照啊!成年人体内重达三、四斤的菌脑无形无状,紧密地贴附或者说偎依在肠粘膜表面,与肠道即便不是唇亡齿寒也是息息相关。我们有的时候说做错一件事之后【肠子都悔青了】,其实并没有打开肠子来看,但确实是对于【心肠或者肠脑】关系的写照,因为肠道缺血会坏死,此时菌群也无法存活了。另外说有的人小心眼,往往说的是这个人【小鸡肚肠】——其实从【菌脑】角度可以很好地去理解,因为肠子有问题后肠道菌群就有问题,进而影响这个人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变得很小心、很谨慎了,或许是【菌脑】出现异常变化了。所谓的【心头一沉】很有可能就是【菌脑一阵凌乱】。所以说,我在此处提出来人的心理活动很有可能指的就是肠道菌群的活动,即【菌脑(bacteria brain)】,是一个科学假说,特此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之,当然也欢迎PK之!至于如何解析和破译菌脑的语言,接下来的就是科学家尤其是微生物学家和信息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等多个领域科学家交叉综合攻关的事情了。
哦,对了,还忘了给大家交代肠道菌群的来源了。婴儿出生3小时后,就开始在肠道中出现菌群,来自于出生时候母体产道的菌群以及婴儿吮吸母乳时从妈妈体表获取的菌种,以及后天孩子吮吸手指等行为所摄入的菌种等。需要强调的是,剖腹产婴儿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通常比顺产婴儿的肠道菌群差一些,后天生长的话身体健康状态要相对弱一些,这也是医学界为什么推崇自然顺产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推崇母乳喂养,其另一个解释就是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体表的菌群会随着婴儿的吃奶吮吸过程进入体内,从而可以稳定和丰富孩子体内的肠道菌群,即完善婴儿体内的【菌脑】的发育过程。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孩子无缘无故的啼哭,或许是体内的【菌脑】在抱怨没有得到妈妈的呵护、抚摸和关爱啊。还有一点就是所谓的水土不服,从根子上来说也是由于人到了一个新地方之后,当地的饮食习惯和肠道菌群对于老家饮食习惯的记忆不一样,从而容易引起水肿和心理难受、想家的情况一样。说实话,根据上述理论,其实并不是您自己想家啊,而是您肠道中的【菌脑】想家了吧!
周六的午后,窗外安静祥和,我受着心灵和【菌脑】的委托,写下了上述文字,把负责认知活动的【人脑】和负责心理过程的【菌脑】帮大家梳理一下,从此以后知道【聪明在人脑、心灵在菌脑】的道理,加之于我先前已经论证过【健康在肠道】的系统观点,我对于医学理解的新框架、新体系、新理论【优肠理论】就已经基本成型了,接下来只需要修修补补,并结合大家的意见进行完善,相信医学乃至心理认知研究的春天将会加速到来!
至末,特赋诗一首,以飨读者:
人脑菌脑有奇观,心理认知都管全(CZ)
人体设计有奥妙,人脑菌脑是诀窍。
多少日夜曾遐想,生平个性不扬张。
虽然蛰伏在肠中,亦想得道冲天成。
而今知晓健康梦,愿为民众站好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3 0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