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诗性语言研究》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大康

已有 768 次阅读 2022-2-26 16:4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 诗性语言研究


《诗性语言研究》是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大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97%E6%80%A7%E8%AF%AD%E8%A8%80%E7%A0%94%E7%A9%B6/12202110?fr=aladdin 


  • 书    名  诗性语言研究

  • 作    者  马大康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年3月

  • 页    数  326 页

  • 定    价  26 元

  • 装    帧  简裝本

  • ISBN  9787500450672













目录

  1. 1 内容简介

  2. 2 作者简介

  3. 3 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

编辑 播报

语言诗意积淀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关键是诗歌的独立。诗源自原始仪式中的语言表达活动,它与歌、乐、舞融合一体。随着仪式被据为私有,仪式日趋式微了,仪式中的语言表达活动以诗和谣的形式流向民间。然而,诗性语言真正成熟则在于诗歌从“口传”到“书写”的转化。这一变化促成了诗歌的独立,加速了语言诗意积淀,拓展了诗性语言的精神宇宙。与此同时,也致使语言日渐远离民间而转向贵族化,并因此遗落感性肉体,背弃了深层的生命冲动。于是,诗性语言不得不徘徊于两者之间,在它不断地追寻精神天宇的同时,又始终恋念着“大地”,恋念着“乡音”。

本书以现象学的观念为基础,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新的理论视角,由人、语言、世界之间关系的多向性和多变性,以及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出发,深入探讨诗性语言问题。在论述过程中,努力打通哲学、语言学、文艺学、文化人类学诸学科界限,展开横向的比较分析和纵向的历史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 [1] 

作者简介

编辑 播报

马大康,温州师范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出版文艺美学专著《生命的沉醉》、《审美乌托邦》,合作编撰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性语言研究》(01BZW006)、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 [1] 

图书目录

编辑 播报

摘要

绪论

一 关于诗性语言研究的三条思路

二 人·语言·世界

上编

第一章 语言是变色龙

一 神性与工具性

二 敞开与遮蔽

三 解放与专制

四 无我与有我

五 自我遗忘与自我显现

六 语言是变色龙

第二章 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审美转化

一 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审美转化

二 虚拟意向关系与语言的喧嚣

三 虚拟意向关系与诗语辩证法

四 虚构与虚拟意向关系

五 从原初关系到虚拟意向关系

第三章 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

一 俄国形式主义视野中的语言陌生化

二 语言陌生化的二重意义

三 感知方式抑或存在方式

四 陌生化:“轮回”还是“涅槃再生”

五 返归自然之境

第四章 语言空白、空缺、空位与存在的家园

一 具体化意向与语言空位

二 空白、空缺、空位的互动关系

三 “无言之美”

四 从“牢笼”到“家园”

第五章 语境与语言的诗意生成

一 “能产性语境”与“限制性语境”

二 “有机语境”与“总语境”

三 现实情境与经验情境

下编

第六章 从原始隐喻到诗性隐喻

一 诗,“人类的母语”

二 原始隐喻与诗性隐喻

……

第七章 从“口传”到“书写”

第八章 重返大地的努力

第九章 图像时代语言的诗意危机

第十章 赛博空间的话语狂欢

附论

附论一 文学:语言的高级生活形势——巴赫金论文学语言

附论二 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

附论三 《庄子》:语言的“无何有之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327155.html

上一篇:[转载]英专家:事实上是人和细菌的共生体(2004.10)
下一篇:[转载]来自韩健科学网博客:已经现代化了的中药和有待现代化的中医
收藏 IP: 114.249.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