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胡业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胡业生 唤醒人的悟性,开启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博文

电信诈骗底层逻辑透视

已有 1227 次阅读 2024-8-29 11:1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电信诈骗底层逻辑透视

数字化的时代,电信诈骗如同一股暗流,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要深入理解电信诈骗的本质,就需要剖析其底层逻辑,洞察诈骗的运行陷阱套路,自觉破局主动识别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电信诈骗得逞的重要因素之一。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量个人隐私数据,对受害者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受害者却对诈骗分子的真实意图和所使用的手段毫无察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1 年,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网民比例约为 22.1%。这为电信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诈骗分子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从而轻易获取信任,实施诈骗。正如《孙子兵法》中所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种信息优势,让受害者陷入骗局。

陷阱遮蔽指的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人们容易陷入各种无形的陷阱而不自知。比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虚假新闻等,这些问题可能会遮蔽我们的视线,使我们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假,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利用人性弱点 人性的弱点在电信诈骗中被屡屡利用。贪婪是常见的诱因,如高额回报的投资诈骗,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数十甚至数百个百分点。2017 年的钱宝网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高达 500 多亿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最终血本无归。恐惧也是诈骗分子的有力武器,冒充公检法机关,声称受害者涉嫌重大犯罪,需立即转账以自证清白2020 年,某市的李女士就接到这样的电话,被骗转账 80 万元。这正应了那句古话: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诈骗分子抓住人们对未知恐惧的心理,实施诈骗。 三、社交工程学 社交工程学是电信诈骗的核心手段之一。诈骗分子精心研究和操纵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假冒熟人、权威机构或具有吸引力的角色。例如,冒充银行客服、政府工作人员等,获取受害者的信任。据公安部的数据,2022 年上半年,冒充身份类的电信诈骗案件占比高达 30%。就如《论语》中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些诈骗分子以巧言令色骗取信任,达到诈骗目的。 四、技术伪装 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诈骗分子能够进行有效的技术伪装。伪基站可以模拟正规运营商的信号,发送虚假信息;改号软件能使来电显示任意号码。2021 年,警方破获一起利用伪基站发送虚假中奖短信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 200 余万元。这种技术手段使得诈骗信息更具迷惑性,让受害者防不胜防。 五、快速获利心理 承诺快速获得巨大利益是吸引受害者的常见手段。例如,一些网络传销诈骗,宣称短期内就能实现财富自由。2018 年的善心汇传销案,参与者众多,都被快速致富的承诺所迷惑。这正如《史记》中所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被诈骗分子利用,从而陷入骗局。 六、制造紧迫感 通过编造各种紧急理由,迫使受害者迅速做出决定。如账户即将被冻结,必须立即转账等话术。2019 年,一位张先生接到此类电话,在慌乱中转账 50 万元。这种紧迫感让受害者无法冷静思考,从而上当受骗。遇事不慌,保持冷静,才能用智慧识别真伪。智慧则要求我们在面对信息技术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去识别技术带来的风险,合理利用技术的优势,避免被其负面影响所左右。例如,通过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提高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 七、逃避监管和追踪 诈骗分子通常选择跨境、跨区域作案,利用复杂的资金流转渠道和虚假身份。据统计,跨国电信诈骗案件的破案难度较大,追回资金的比例相对较低。这使得打击电信诈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也是诈骗者 八、社会信任缺失 现代社会的陌生人关系和信任体系的不完善,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难以准确判断真伪和对方意图。正如老子所说: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任的不足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诈骗分子的蛊惑。 综上所述,电信诈骗的底层逻辑复杂多样,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强社会治理和法律监管,共同打击电信诈骗这一社会毒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86-1448683.html

上一篇:新质生产力推动西部发展的实践思考
下一篇:工智能对创新思维拓展的算法与模型
收藏 IP: 60.170.29.*| 热度|

2 杨正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