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蓝藻水华类型主要为微囊藻水华,因此对微囊藻水华最为公众梭熟悉,其实发生在我国水体中的蓝藻还有鱼腥藻水华、束丝藻水华、拟柱胞藻水华等。束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春季和冬季,在滇池、洱海、湖北咸宁的一些水库经常发生,也逐渐为公众熟悉和认识。拟柱胞藻水华发生很少,尽管曾在国外产生严重的危害,但在国内仅发现在滇池边一小鱼池发生过,并不普遍,因此还不公众熟悉。而鱼腥藻水华由于经常是伴随着微囊藻水华,在微囊藻的“盛名”,公众关注度不大。实际上,鱼腥藻属的丝体形状和细胞形态具较大的多样性,能够形成水华的种类繁多,它们产生的毒素也是多种多样,包括鱼腥藻毒素,微囊藻毒素、神经毒素以及拟柱胞藻毒素等。此外鱼腥藻具有固氮的异形胞,因此,鱼腥藻水华更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和研究。
鱼腥藻属Anabaena Bory属于蓝藻门,念珠藻目,念珠藻科,由Bory在1822年以类颤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des Bory作为模式种创建的一种含异形胞的丝状蓝藻。Geitler(1932)描述了该属分布在欧洲的87个分类单位,Kondrateva(1968)记录了78个分类单位(taxa),Starmach(1966)则报道了92个分类单位[4]。迄今为止,世界上共报道过的鱼腥藻约100多个种。但是,我国对形成水华的鱼腥藻属种类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分类上的研究还存在较大不足。在最近出版《中国淡水藻志》第九卷“蓝藻门藻殖段纲”(朱浩然主编)中只描述了41个鱼腥藻分类单位,其中包括11个变种,但多数都是固着种类,是其中记录的浮游类型以及水华类型的鱼腥藻种类非常之少。
近几年来,我们在全国水体中进行蓝藻水华的调查和研究时,发现了多种未记录的鱼腥藻,并通过单种培养进一步观察,确认其中有八种是在中国尚未报道过的新记录种(详细见文献“杨丽、虞功亮、李仁辉。2009.中国鱼腥藻属的八个新记录种。水生生物学报。33(5):917-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