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sufang 享受科研,享受生活

博文

女性科研工作者,左手剪影,右手年华 精选

已有 9841 次阅读 2008-7-31 10:37 |个人分类:科研麻辣烫|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女性科研工作者

 

        当所有的称谓前加“女”字时,你便会感觉到男性与女性间的不平等。或者说这种别样的尊重更让我们感受到女性成功者的行路艰辛与包袱沉重。

        当然,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我只是现象描述者。

        科研,不象其它行业,这是个忽视性别的工作领域。对于一个女性科研工作者,如果说,相对于你的文章或专著,别人更容易记住的是你的容貌,对不起,你还没有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应有的成功。但当她获得这些成功时,却要付出相对男性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需要暂时放下些许爱好。

        以一个刚工作没几年的新人为例,比如我,当我博士毕业走出南京寻找工作时,才真正意识到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特别之处,被面视时无一例外的会问到婚姻家庭、生育等与工作精力如何处理的问题,他们怕因我浪费一个岗位。而我,除了在二十四岁读博士前把自己嫁了出去之外,其它问题均未来得及解决。但好在我自己心理上还未成熟到决定做一个母亲,我很痛快的保证两年工作时间内不会要孩子。其实,在科研界,过早的要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女性工作者,甚至是对于刚出世的孩子。32-35岁的生育时间段,也许对于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合适一些。由于心理和事业的逐步成熟和稳定,充足时间照顾孩子时你反而会减少因工作干扰而产生的负面情感如内疚;而孩子的出生也会让你因绝对工作时间的减少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和女性相关的,除了家庭外,容易在科研工作中受到限制的便是着装。诚然,如果不是做科研,彰显自我女性特征是每一个女性的权利。但在实验室则不同,实验室的8小时时间内最好保持中性打扮,简单、整洁;而我,不仅仅8小时之内,8小时之外由于习惯性加班,也基本上远离了花枝招展。由于性格因素,学园风格或休闲风格的服饰一直是我着装的主旋律,所以,对于这种科研着装的潜要求比较适应。有没有高跟鞋对于我来说,真的无所谓。毕竟有些高度,是无法用尺度衡量的。不晓得其他姐妹什么感受。

        一些好朋友打电话抱怨我,你怎么总是在做实验,要不就是看文献,除了这些,你不会改变下生活?我总是笑笑:这就是科研女人和小资女人的区别,以后偶的签名档又得改了:“我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资料室,如果两者都不在,那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偶尔有时间聚一聚,疯狂下下,大家也会调侃我:白开水也会变可乐? 咱再笑笑:不对,是凉茶,还都是沸腾过又冷却的东西。呵呵,其实我想说,科研也需要朋友,女性科研工作者的朋友圈可以小,但不能没有。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东西,偶尔也让它回归一下。怎么说,科研不是让你变成一个男人。

        当我努力只用动词、名词时,我没有获得男性表达方式的节奏感;而副词、形容词的运用,也没让我丧失科研工作者的理性。有时候,做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我们穿起长裤打起领带也不一定得到和男性一样的平等。社会就是这样,不是母系社会,就是父系社会;不是武氏王朝,就是李氏天下。世界永远是一个失衡的世界。大家的努力,只是在寻求平衡,但永远不会有一个真正的平衡。一个没有风、没有洋流、没有了交换的世界,呵呵,还会有我们吗?

        做一个女性科研工作者,我不会太在意所谓的科研性别歧视,有一种压力感未必不是好事;而在科研中,我也不会太在意自己的女性特征;当我每天8小时或12小时的工作时间被一一剪影定格时,科研岁月的年轮也会一圈圈沉淀。怎么说来着,左手剪影,右手年华……

        女性科研工作者,累并快乐着。

 

 

 



女性与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962-33802.html

上一篇:阳光下的爱心1+1
下一篇:诗人就是这么产生的
收藏 IP: .*| 热度|

8 武夷山 杨玲 黎在珣 王汉森 刘恩克 吴小丁 王春艳 汪波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