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从导师何继善院士被中央媒体重点报道谈谈感想

已有 39200 次阅读 2015-6-15 22:15 |个人分类:我的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电磁法, 地球物理仪器, 何继善, 蒋奇云, 广域电磁法

   昨天,我可能是系里最晚知道导师何继善院士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原因是我一直在喝白酒,喝醉后就睡着了,没有看到同事从手机发来的短信通知。直到半夜三点钟左右我醒来了,看见手机QQ上有在美国犹他大学读博士的蔡红柱发来的信息,说我上新闻联播了,我说我不知道啊。他发来一个截图,我才发现原来是沾了导师何继善院士的光,在新闻里有一个我操作仪器的镜头。正在操作的仪器是我在博士生期间在导师何继善院士和副导师罗维炳教授级高工指导下做的伪随机多频激电仪,那个仪器的性能还行,我博士论文里有对该仪器性能的各种测试。

图1 新闻报道截图(图中显示的仪器2002底研发成果)

   最近,中央为了宣传从事科技研究的典范,特意选了18位院士由中央媒体重点集中报道【1】。很高兴我导师何继善院士成为其中之一,何院士发明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物理仪器,应用比较广泛的双频(多频)激电仪、堤坝管涌探测仪和广域电磁仪,这些仪器完全基于何院士的思路自主设计,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好范例。2003年-2004年,我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参与一些地球物理仪器研制,认识了现在的同事蒋奇云老师,我当时发现他做地球物理仪器很有基础。回学校后我向何继善院士推荐蒋奇云,也建议蒋奇云来读何院士的博士。2006年左右,蒋奇云在何继善院士的指导下进步很快,成为何院士的得力干将。“儿大要分家,树大要发叉”,这是我父亲常常告诫我的。蒋奇云可承担重任后我决定到外面走走,开拓视野,提升地球物理仪器研发水平。因此,我后来去了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在何展翔教授级高工和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权威蔡自兴教授联合指导下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

图2 何继善院士和仪器研发成员合影(时间为2007年3月31日,第一站博士后期间的研发成果,申请了近10项发明专利)

   我采取了新的思路,就是研制测量参数相同,但基于自主电路设计和采集软件的通用型地球物理仪器;也可以通过修改采集软件实现特有的采集功能。在中石油研制的直接油气检测电磁系统,既可以实现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又可以采集何展翔教授级高工发明的时频电磁法勘探中的各种电磁信号。只要修改采集软件,就可以让自主研制的仪器和进口的仪器对比。我们做了大量对比试验,最终证实自主研制的仪器性能优于进口仪器。

   回学校后,我也和导师何继善院士一样走向实业报国的道路,和学生及朋友一起组建了湖南强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把国产地球物理仪器做大做强实现人生价值。从今年开始,我们也为国产地球物理仪器及特有探测技术走向世界谋篇布局。和何继善院士研制的地球物理仪器完全基于自主设计一样,我们研制的地球物理仪器也完全基于自主设计,并且拥有卓越的性能。


图3 近期研制成功的分布式精密激电仪(总规模达200台800道,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西藏、河南、甘肃等地应用效果显著)

   很高兴我向导师推荐的蒋奇云博士能够承担重任,在广域电磁法仪器研制上不断推陈出新。中南大学目前从事地球物理仪器研制的人数和兄弟院校相比非常少,年青教师就我和蒋奇云博士专门从事地球物理仪器研制和教学,我们两人都已经超过40岁了。幸运的是学科性公司聚集了不少从事地球物理仪器研发的专业人才,保守估计也有30多人。我认为中国的高校在工科教育上要学习德国,在德国从事工科教育的教师必须有在企业工作1年以上经验。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恐怕与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有关。


【1】,中南大学新闻网,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何继善院士先进事迹,http://news.csu.edu.cn/info/1002/121378.htm

【2】,光明日报,何继善:给地球“号脉”的人,http://www.jyb.cn/high/gjrw/201506/t20150609_625626.html

【3】,新华网,院士何继善:为地球把脉,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6/07/c_1115535465.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898256.html

上一篇:请科学网及时处理黑客入侵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获得超导研究大奖 Bernd T. Matthias Prize
收藏 IP: 175.11.111.*| 热度|

54 彭渤 武夷山 杨正瓴 徐耀 周健 曹聪 董焱章 朱朝东 康建 李志俊 潘学峰 胡业生 汪育才 薛宇 黄永义 高建国 郭战胜 冷成彪 孟凡 檀成龙 田云川 张文增 张德元 胡方云 高敏 张能立 刘严萍 陈楷翰 刘淼 汪晓军 鲍博 高绪仁 陈小斌 吕喆 白建超 李磊 刘广明 王国建 徐义贤 徐志刚 陈辉 熊孝波 张灿宇 李毅伟 葛维亚 pppoe201 zousu2010 neilchau jlx1969 bridgeneer zjzhaokeqin jiareng crossing qzgyp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