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建立一个自己的电子图书馆 精选

已有 16234 次阅读 2014-2-10 07: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图书馆, 电子图书

建立一个自己的电子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器件的发展,任何一本书,都能够做成电子文本复制和在网络上传播。这大概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播方式,他将会逐步取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纸介质的文化传播方式。

据报道,美国有百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已经在2009年关闭了。大约在此前后美国累计已经有上百家报纸关张。造成报业从业人员的大量失业和转行。其主要原因,就是电子新闻的发达,包括网络新闻、电视新闻的发展。比尔盖茨还预言说:到2020年,全球报纸将消失。

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工作的人们,如何认清、迎接和把握这种潮流。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国家级的科技文献库,供人们免费下载享用,而我们则还没有动静。且不说作为科技教育的管理人员,对于如何建设电子科技传媒系统、如何建设电子文献库、建设电子科普博物馆、如何办科技和教育电介质报纸,等等比较大的问题早就应当考虑。我们作为个人,建立一个电子图使馆,来进行“电子藏书”,应当说已经现实地提到每个人的面前了。

这里我谈一点个人的经历。

我从小喜欢书。工作后,经常买书,书架上的书增加得很快,后来不得不增加书架,可是房子的空间又紧张起来。老伴经常警告我要少买书,说房子挤不下了。我心想如果能够把书微型化,看的时候展开来,那该有多好。正好在20世纪80年代初,麻省工学院为世界带头开展了多媒体的研究。我在那时刚接触计算机,就觉得这是一条把书微型化的路子。记得1984年我刚访美归来,就曾经向有关的方面建议进行电子书的研究。不过没有引起多大注意。后来的20年目睹世界电子书的产业汹涌澎湃地发展,我国在这方面是落后了。说明我们的管理人员的前瞻功夫不够。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自己搜集各种格式的电子书。至今二十来年,积累的书大致有二十多万本。其规模接近一个有一定大小的图书馆了。为了收集网络上的图书,十多年来,我的计算机一直是二十四小时开着,下载资料。为了节约空间,我把原来纸介质的藏书,陆续送给学生和友好。而电子书,只需要几只U盘便可以存放。在计算机上阅读电子书,有点不方便,因为计算机不便于移动。正好2008年后电子纸的发明,使电子书浏览器做得很小,和一本实在的书的大小差不多,而且容量很大。外出时,只要把它带在身边,相当于有上千本书随身。实在是很方便的。

经常有人问我,你收集那么多书,看得完吗?其实,自古的藏书家藏书,就不是为了一本一本地看的,而是为了查阅的。当你遇到一个问题需要查阅时,手边有这些资料,就方便多了。我的专业是力学,于是在我收集的书中,力学书是重点,兼及物理、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我对科普和科学史有特别的偏爱,于是我又着重收集科普、科技史、科技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例如对力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阿基米德、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惠更斯、柯西、欧拉、拉格朗日、钱学森、周培源等人的著作、全集、传记、后人的评论和考证,都有专门户头收集。在涉及他们需要查阅时,很是方便。就不用经常上图书馆了。

从网络上收集电子书,一般说来,对于版权过期的文献反而易于收集,越是近期的文献越不容易,除非与有这种需要的相互交换。当然也可以花钱从网络上购买。不过那应当是对自己十分重要的资料。

资料多了,就有一个分类管理的问题。这方面,我做的也不十分满意,还在不断改进中。不过重要资料一定要有复份,以免硬盘坏了时造成损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766120.html

上一篇:八十抒怀
下一篇:自行车的学问
收藏 IP: 114.250.94.*| 热度|

37 许培扬 李伟钢 李土荣 余昕 唐凌峰 陈辉 唐常杰 林中祥 李健 温世正 吴国林 徐传胜 郭向云 董焱章 赵美娣 廖晓琳 刘全慧 文克玲 周忠浩 罗帆 曹聪 强涛 张能立 高绪仁 鲍博 陈筝 孟庆勋 傅蕴德 武爱 杨正瓴 戴世强 卢东强 宋敦江 tuner lrx rosejump ybtr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