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具体的学科而言,人们常常思考的、认为明白而实际上又总想不明白的、但是绕来绕去还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研究来研究去的问题),应该被定义为学科“瓶颈”问题。对功成名就者而言,很少人就此写论文,因为理不清。新手倒是很乐意写,而且常感慨自身的发现有多重要,但是学界对此类论文是不欢迎的,也少有登出。因此,就瓶颈类学科问题而言,论文出版上的表现是“平淡”。
如果一个学者是在研究瓶颈类问题,而且有相当深刻的研究,则他只能面对此类平淡的现实。1)科研资助上的平淡;2)学者人气的平淡;3)论文发表上的平淡;4)周边科研氛围的平淡。
常常是,某个时期,突然的瓶颈问题被视为已经攻克,大批的论文出现,也就10年左右,发现实际上没有攻克,就又如潮般的退去。瓶颈问题还是瓶颈问题。
潮来潮去的。然而,凡事有个说法:事不过三!
这样,对于冲击次数大于三次的学科瓶颈问题,好象几乎无人选择它作为科研课题。无论如何,避实就虚是最佳化决策!
因此,可以这样看,如果我国要成为自然科学上的强国,必须是解决若干学科的瓶颈问题。但是,真正的困难在于:此类瓶颈问题太平淡了!平淡的几乎无人问津。
一般而言,解决瓶颈问题绝非几篇短小精干的论文可为,往往是需要大部头专著。历史上,克服瓶颈问题的专著是学科典籍。但是即便是如此,此类专著中也有很多的内容是后来不加采用的。
因此,如求全责备的话,此类专著不宜出版。
而现实是,即便是对此类典籍,读者也非常少,虽然声称读过的学者很多(实际上只不过是流览了一下)。
这表明一个事实:学科的内在真理性的表述是非常平淡的,平淡的令读者读着难受。专著是如此,论文实际上也是如此。
看看Review ofModern Physics 上的论文,以及arXiv上的论文,可以确定的是:有部分学者是在研究瓶颈相关的问题,但是一般又不直接研究,而是绕来绕去。研究业绩上很平淡。看来,平淡将是近几十年,甚至是未来很长时间内的特点。
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能就是目前的平淡之后将要发生的大事。何时?可能很久以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