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学术评价只能通过科学研究来评价 精选

已有 5748 次阅读 2013-5-21 17:4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研究

 

      量化评价在风行20多年,影响了一代科研究人员后,受到质疑。这是由科学本身的属性决定的。

      科学理论是动态演化的,但是,科学结论(结果)的事实部分是稳定的、客观的、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结果(结论)的可重复性。

      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无论是使用那个理论观点,无论谁来做实验,如果它是科学的结论,实验结果是可重复的。

      我们能够比较的是: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吻合程度的不同,在追求与实验结果精确吻合的过程中,逐步的优选出那个理论是最优化的,从而,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性理论。

      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一个劲的搞数值实验,从而发现或验证大量的近似性理论,被批评为低水平重复后还不知被批的原因。

 

      但是,实验是有限度的,在追求精确性方面的优势隐盖了它在广泛性上的劣势。从而,理论研究工作的判决标准,广泛性,成为另一个原则。

      能包含最多的共识性理论的科学理论被看成是理论进展得到的新成果。否则,就是理论上的退化。

      很多人对此也不理解,一个劲的搞新的局部化理论,突出特殊性,而否定广泛性。被批评为水平低下还不知何为水平低下(退化)。

     

      由于对科学理论的广泛性追求是不受限制的,因而,此类文章的读者是很少的。商业味浓厚的期刊对此是不屑一顾的。

      另一方面,追求精确性的实验类文章是很费钱的,尤其是在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从而稿件就不多。

      这样,随者科学的发展,写出这两种水平的文章是非常难的。

 

      然而,无论中外,需要对科研人才进行评价,基金投放、聘用、升职等现实需求是明确的,从而为这两大类研究工作的论文及发表提供了发展空间:1)发现或验证大量的近似性理论;2)搞新的局部化理论,突出特殊性。

      网上的激进语言是“泡沫研究”,“垃圾论文”。但是,客观上,这类论文是培育科研人员所必须的。

      有很多学者在1970年代就认为,这种无限量的重复和局部化将摧毁科学的基本纲领:可重复性和广泛性(普遍性)。

     

      但是,在现代科学背景下,搞广泛性(普遍性)的理论研究工作而又与实验结果精确吻合的研究工作是几乎不可企及的,这要求有关研究工作者大大推迟出研究成果的时间,而且其研究成果是非常难于被理解、消化、或被置于待实验检验阶段、接受的。

 

      我国科研人员在近30年的不幸在于:加入了“1)发现或验证大量的近似性理论;2)搞新的局部化理论,突出特殊性”的洪流,而被远远的抛出搞广泛性(普遍性)的理论研究工作的洪流。

      因而,论文很多,却少有重大成果。

      到了现在,我国的问题是:如何进入到搞广泛性(普遍性)的理论研究工作的溪流,这是关系到未来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逆向淘汰现象是非常突出的。如何解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692116.html

上一篇:论文评审与学术研究结果的评价
下一篇:科学创新:战略性胜利与战术性失败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2 曹聪 何学锋 赵星 孙学军 宁利中 陈一良 朱志敏 赵国求 雒赵飞 cly85 liuerbai liuzhan001s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