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一刀切与学科体系的非唯一性 精选

已有 6318 次阅读 2013-1-5 00: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科

 

       我国的高等教科书的最大特点是:一刀切,学科体系是唯一的。

       事实上,多数研究人员在内心深处认为学科体系是唯一的。只不过是在为发表论文时,小小的来那么点擦边而已。

       把学科体系看成是唯一的将成为我国学者面对的最大心理障隘。

 

       78年读大学时,学校给了两套高等数学书,一套是樊映川的,一套是同济的。这两套书我都很反感,在逻辑性上缺乏美感,在思想上没有深度。倒是复旦大学的60S版(繁体)的数学分析能满足我的思考和学习的渴望。此后,也就一发而不可收,对分析类的、数理类风格的数学书很是爱不释手。

       那时,我就体会到:一本教科书(学科专著),如果有某种我喜欢的风格的话,我可以轻松的学完而且学的深沉。反之,如果是一种罗列风格的话,我几乎学不下去。

       在我的印象中,最可恨的就是专业教科书,大量的、逻辑上非常鳞散的、列出一大堆定义、结论的教科书。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在大概齐对专业教科书内容有了一点了解后,到图书馆读专业期刊,读了十来期后,也就明白了。同时,也搞明白了:所谓的专业基础课才是专业的根本所在,而且出于不同的理解,各国(名校)对专业基础课的深度要求和使用的体系有很大的差别。

       这样,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对比各国(校)同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教学大纲的差别。

       那时,我的结论很明确:同一个学科,同一本书名(或类似名称)的书,其体系是大不相同的。

       只不过是到了很晚的时侯(1994年),我才有机会在爱丁堡大学图书馆一览群书,从而确立了一个信念:同一个学科,有几个(甚至于更多个)体系,找出自己喜欢的体系总是可行的。

       自觉的或是不自觉的,我就是以这个原则读书的。

 

       当一个体系的书读得乏了,不自觉的就会读相近体系的书,在读完多个体系后,慢悠悠的就定格在某个体系上了。我喜欢的体系(理性力学)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个过程在思想上就是一个对学科的研究过程。

       在完成这个过程中,期刊和专著担当了主要的推动者角色。在完成这个过程后,再回头看学科的重要历史性的、标志性的论文、专著,也就有一种长鞭在手的自信。

       不出手挥鞭就是很难的事了。由此,也就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但是,一旦挥鞭,我立刻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所谓的同行评审制就是一刀切。这种一刀切是根植于最普遍使用的教科书、或是当时的所谓学界共识。

       以论文的科学性、学术性来评审只不过是相关编辑们的自我感觉(宣称)而已。

       这个认识对我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此后。我的研究评价标准就完全的转移为:与已证实的理论对比,与实验结论对比,与我信赖的论文所得到的结论对比,而不在关心他人的评论,论文是否发表对我的影响也就很小了。

       一旦开弃这道闸门,我看不到有何力量能够阻塞我的研究进程。这种挥鞭的感觉真好!

 

       因而,以个人的感受而言,我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很大问题就是一刀切。在学科体系上搞一刀切,在论文发表上搞一刀切,在评价上也搞一刀切,所有这类一刀切的根源是:否认学科体系的非唯一性。

       在否认学科体系的非唯一性后,所谓的学术争论就沦落为对“唯一性”、“正统性”、等形而上学成分的争夺。

       我考察过我国在1980-1990S年代的所谓学术争论,只能达成上面的结论。

       我也特别的观察到,在容许读者评论的开放论文网上,只要是不属于“正统的”学科体系的论文,很容易的被评论的一无是处;而属于“正统的”学科体系的论文,那怕是胡言乱语也被评论的不错。

       读者可以在自身熟悉的学科对此加以检验。

 

       也由于以上的观察结论事实上在2004年我就已经达成,所以,我的重要论文肯定是以网络开放形式发表。

       我也观察到,很多学者对网络发表的重视远远超出对传统出版方式的重视。

       因而,在互联网时代,同一学科的不同体系间的竞争将把网络发表作为主战场,从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将主要从网上获得。arXiv,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免费资源成为重要学术资源也就是迟早的必然。

       无论出版商、大牛、评价机构如何的抬高传统期刊(及其开放模式)的地位,只要人们认识到:同一个学科有不同的多个体系,那个体系好那个体系不好是因人而异的主观判断,唯一的最终判断标准是实践证明,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会面临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无论那个体系,要么进步(提高其科学性)、要么消沉(如果不思进取的话)。

       换句话说,网络将改变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就象它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

       大浪淘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649632.html

上一篇:物理学家赵忠尧(C. Y. Chao) 与电子对产生和淹没
下一篇:物质运动决定时间和空间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5 陈安 刘淼 王府民 曹裕波 韩世清 喻海良 刘俊华 彭真明 罗松 王涛 赵保明 杨建军 吕洪波 张南希 何学锋 石磊 陈苏华 边一 戴德昌 biofans yunmu zhanghuatian zzjtcm jjsjzc whz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