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为何? 精选

已有 10719 次阅读 2018-9-4 10: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对于高等教育的大改革是全球性的。各国有不同的国情,也有不同的宏观设计,因此本文只谈我国的高等教育。

       第一个基本矛盾:本科所学基础理论非常薄弱,毕业学生能够实质性的承担技术高级岗位职能(副高)的时间太长。

在本科所学基础理论能够支撑的条件下,设本科毕业年龄为23岁。以本科毕业需要12年时间算,大概年龄是35岁;硕士毕业生需要6年时间算,大概年龄是32岁;以博士毕业需要1年的过渡期为基本时间节点算的话,大概年龄是30岁。[这里采用国内通行的升副高条文]

这个制度性设计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本科所学基础理论无法支撑在本质上的实现。

       而如果本科所学类似于职业学校,本科所学基础理论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无论那类毕业生,能够实质性的承担技术高级岗位职能(副高)的时间都将推迟5年以上。[一般议论中的,现在的博士生等同于过去的本科生]

       如果用人单位普遍的出现这类5年以上才能实质上承担技术责任的话,则副高的平均年龄是40岁。由于此后的再学习能力薄弱(基础科学理论素质太差),基本上是不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正高级人才。

       我国在科学技术界所表现出的弱点就是:合格的(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或是能够实质性承担企业技术重任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不多。

       [在统计数量上,我们是用职称取代能力,从而隐盖了这个现实问题]

       社会上有一个误解,认为加大博士生培养数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客观效果不显著。

       第二个基本矛盾:专业所学与实质性的高级岗位需求能力有显著差距。

即便是本科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很好,但是对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所学甚少,也就是交叉科学基础理论太差,虽然在本专业上合格,但是无法实质性的承担要求多面手化的、当前的技术高级岗位职能(副高)。

也就是,实质性的高级岗位要求毕业生有强大的再学习能力,而且是跨专业的再学习能力。

目前提倡的交叉学科、双学位、以及大类专业化等等,实质上是力图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个基本矛盾:缺乏大宏观意义下的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

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博士研究毕业生,在发现(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方面,和独立解决(研究)科学或技术问题方面,在宏观上缺乏基本的理论把握能力,从而以跟风和吃现成为主,缺乏面向企业需求的技术开发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足这个问题已经是议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就目前议论中的双一流建设而言,试图把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放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课程中。

以上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现代科技的高层次。而我们的高等教育设计,在基础科学理论课程方面依旧是1950年前的格局。缺乏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

由于现代科技的理论支撑是现代科学理论,从而缺乏现代科学理论课程也就意味着毕业生难于经由再学习而把握现代科技(专业的高新技术)。从而,毕业时在本质上就落伍了。

国外名校的解决办法:针对第二个矛盾和第三个矛盾,国外名校的实践是把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放在本科教学中。大量讲授大专业类别的学科基础理论。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教材改革,在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期的基础科学理论课改革,学科基础理论课程改革,等等。结构性的设计变化不大,但是课程的现代化(抽象化,理论深入化)改革力度很大。

针对第一个矛盾,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就把经典微积分课程(相当于我国本科一年级的高等数学课程)下放到高中。[我国高中也下放了部分,但是力度远远不够]

我国的实践:但是,我国在实际教学中,目前的局面是力争实现老格局下的基础科学理论课程的全面讲授。大量讲授具体专业课程。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我国培养的是学过高等数学(传统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的本科生;国外名校培养的是学过现代数学(微分算子和抽象代数)的本科生。

媒体上热议的数学不行实质上源出于此。

由于现代的科学文献(高端)以现代数学为主要工具,从而没有系统性的学过现代数学的本科毕业生基本上无法通过再学习来提升实质性的科技素质。

双一流建设的想法:部分学科,以及有能力的高校,强化基础理论课程,至少把专业性的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课程放在本科教学中。

总的来看,要求不是太高。

困惑以及不可实现性:高校教师的基本队伍是我国自己培养的,基本上都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基础课程,也没有对于专业性的现代科学理论方面课程的把握能力,从而,在思想上力图固守传统的教学格局。也就是,教师队伍的基本态度是抵制课程理论的现代化(坚持传统化)。

虽然大多数高级学者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学会吗?)信心不足。对于开设专业性的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课程持非常保守的态度,从而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

无论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卷设计,还是入读后的实际培养方式,基本上是力图避免出现对于“硬课”的讲授,以及考试“硬课”内涵的试卷,从而对于本科课程的现代科学理论改革给出了非常负面的意见。

在直博生推免制度推广后,学生对于高分课程的追求,以压倒性的优势抵制抽象理论性突出的课程。而为了迎合这种倾向,反对课程理论现代化(抽象化)的学者,大力提倡专业性“实践”课程,以及各类综合性“素质”课程,从而与基础理论现代化抢夺学时数。

另一方面,由于对于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的关注,学校也无意在开设专业性的现代科学理论方面的课程,以及设计相应的公共性抽象基础理论课(抽象化)方面做出努力。

以上几个方面,就形成各类困惑,以及认为我国高校难于一流化的普遍看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132716.html

上一篇:产业对于大学教学提出的挑战
下一篇:科研论文的社会效用
收藏 IP: 1.195.108.*| 热度|

18 徐勇刚 尤明庆 徐义贤 孙志鸿 吕洪波 吉培荣 李炳新 黄永义 张坤 沙迪 孙杨 彭美勋 于雷 贾守军 展婷变 崔锦华 shenlu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