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校,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学生学习态度及方法的约束。归结起来,基本的冲突就是:关于教学原则的不同观点。
学生的基本观点是:1)一听就懂。因此,内容要足够简单,推理要简单直接,概念要形象化(直观化)。讲课风格要吸引人,考题要好拿分。2)课程要有用,最好能对找工作有帮助,或是对考研有帮助。3)数学味越少越好,长篇大论(数学推演)越少越好。4)用PPT,不用做笔记。
而从教授角度看:1)内容选择是能支撑必要的专业基础。是否好懂取决于专业性质和要求。学科的基础概念要深刻论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必须围绕基本概念而详细展开。考题围绕基本概念出。2)课程的编排取决于专业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是培养满足专业中长期发展的专业人才。大多数课程是与找工作没有直接关联的。也是对考研无帮助的。
我们现在谈问题3)。
所谓的经典牛顿科学,其同义词就是“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因此,现代自然科学的基本点就是:用数学来表达科学概念和相应的科学理论。
毫无疑问的,A)越是与现代科学最新成果联系密切,其相应的数学味就越浓。概念越深刻,相应的数学味(数学抽象)越浓。B)而对于抽象数学表达的现代概念,相应的关于基本规律(学科基本理论)的论述也就越抽象,越数学化。C)对于有长期深刻积累的学科,对于其基本理论的论述必定的是长篇大论式的,而且是抽象数学推演式的。
因此,如果接受源于学生方的原则,则无论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还是大量使用数学方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都必须的科普化。
事实表明,对于此类课程的科普结果是:几乎所有的现代科学理论(20世纪获得的理论)全面的退出课堂教学,即便是对19世纪的理论,也是非全面性的论述。只不过是用20世纪及21世纪的学术术语简单的包装了一下而已。
我个人的感觉是,自1990年后,这种局面实际上是全球性的。而在我国,则极为突出。这是因为,早在1950S年代,教学界基本的观点就是“删去冗长的数学推导”。
观察各专业的教科书,以文字论述,或是图、表,或是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替换数学表达及推演论证的风格是很明显的。
因此,教与学的冲突结果是:排斥现代科学理论。
既然在本科阶段无法开设现代科学理论相关课程,那就放到研究生教学中。效果不是一般的差,而是极差。因此,研究生教学的特点是难于有效的讲授现代科学理论(学生基础太差)。
这样,本科生要想学习现代专业理论就得读研究生,而他会发现,读完研究生以后,他还是在现代科学的大门之外。从而就继续读博士,还是不行(对专业基础理论把握不全面)。结果博士后被看成是学历。
在宏观上,成熟的有长期积累的学科(尤其是传统的基础科学理论学科)反而是人才青黄不接。而几乎没有多少积累的新兴学科却是一片飘红。
本钱不足难成大事。新兴学科在研究生招生上的的一片飘红,最终的导致就业困难。需要大量人才的依然是成熟的有长期积累的学科(因为有大量的实际需求)。
所以,就业难也好,教学质量下降也好,问题的基本根源就是:在学校制定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方法下,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学生学习态度及方法的约束。
学校的目标动机与执行后的实际效果出现显著差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