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第二次“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研讨会上,科史哲中心的张丽博士介绍了北大物理门最初的科学研究活动。
1917年底,北大物理门开始组织教授和“研究员”(post graduate researchers,有点类似后来的研究生)开展学术研讨。第一次会议是筹备会,第二次会议在1918年1月9日召开。
这应该是北大历史上第一次物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物理学史上不是最早的、也是之一。
会上的第一个报告是物理门一位丁助教介绍“The Method of Dimensions”——就是我们后来说的“量纲分析”(当时翻译成“次元法”)。其中特别提到了“次元法”的根据,应该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时刚刚在Physical Review上发表不久的“Buckingham P-定理”。
将近95年之后,我们在北大重开这门课程。这位丁先生报告里介绍的几个例子,一个是单摆、一个是尾迹(wake)、一个是拖曳——都是我们上几周在课堂刚刚讲过的。
北大的物理教学、研究在95年前已经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正好在笔者写“数量级物理学的故事”的时候——这是一个真正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