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xueyong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xueyongt

博文

谈谈烧心反酸的治疗与保健

已有 10327 次阅读 2012-8-30 17:47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治疗, 保健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烧心、反酸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吃几片达喜或嚼几粒花生米或许就没事了。但如果经常这样,那可能就是胃食管反流病。近年来,这种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调查,西欧和北美的患病率为10%~20%,在我国,患病率为6%7%(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胃肠病学,2007124):233-237)。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症状是烧心、泛酸,老百姓一般认为是小病。实际上,消化科医生认为,这种病并不是小病,虽然它的症状很容易控制,却很难治愈,需要长时间进行维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治.人人健康,2012,(11):24)。

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胃食管防御机制下降,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不定时,饥一餐饱一餐;性格抑郁,爱生闷气;抽烟、喝酒,睡眠不规律等。

西医治疗

西医主要采用抑酸和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维持治疗。效果很好,可以择机停药。

中医治疗

这里主要谈谈中医治疗。据有关资料反映,中医对反流病的治疗效果不好,尤其是急性期,单纯用中药几乎不能控制症状,在病情稳定期使用中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中医对这种病的认识较晚(河北中医院刘启泉教授语),因为古代基本没有这种病。现代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与脾虚、郁热、血瘀、气逆有关,北京东直门医院的董建华院士主张用通降的大法治疗胃病,每遇泛酸则用左金丸加减治疗(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董建华,2001P156-158)。

但上海名中医朱凌云则认为,治胃病不能一味的降,而是升降并举。朱大夫给出了一个升降并举的治疗方案(江苏中医药,2005年第26卷第1期,27-28):

枇杷叶15g,桔梗lg,白术9g,山栀9g

教授认为,胃酸反冲与热有关,本方采用批把叶和山栀降火,桔梗则起升的作用,通过升降并举达到中焦平衡。药味虽少,但用力专且效宏,治疗成本低。桔梗只要1克就够了。

天津中医药大学一位消化科教授喜欢用左金丸加旋复花、代赭石治疗,遇到情绪不佳时,则加薄荷。有病友反映,加薄荷会加重病情,因为有证据表明薄荷能引起食管括约肌松弛。

以下是笔者的一点体会:

1.反流性胃病不一定都是郁热

 中医经典《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但有医生认为,反酸既然是由于食管括约肌松弛所致,当属于脾胃虚,所以胃寒也是引起脾胃虚的一个原因,应当采用温中、补虚的方法。2006年,湖北名医田玉美开了一个方子,据反映效果不错:

旋复花10g,香附15g,厚朴20g,法半夏10g,砂仁6g,草果仁6g,白芍15g,玄胡15g,焦三仙各15g,浙贝10g,赖化红10g,白前6g,前胡10g,牛蒡子6g.

后来这个方子经过几次加减,但草果和砂仁是很必要的。这充分说明,反流病不一定都要清热。

2.左金丸抑酸效果不明确

每当反酸厉害时,有的中医就给主张用左金丸,但病人感觉并没有效果。吃了左金丸汤,嗓子辣乎乎的,和泛酸的感觉恰好相似。

3.补虚有时可以奏效

天津一位中医在治疗时,经常加用生晒参,有一定效果。

4.中医走抑酸的路径没找对方向

中药里面的海螵蛸、海蛤粉、瓦楞子等矿物含有碳酸钙和磷酸钙成分,按道理有一定的抑酸作用,但这种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第一,这些难溶中药成分不容易熬制到汤里;第二,这些药物的抑酸效果远不如西药达喜。

那么中医的特色在哪里呢?应该调理肠胃功能,使紊乱的胃蠕动恢复正常,这应该是中医的长处。如果用矿物抑酸,一大把矿物也不如一片达喜。

生活调理

关于生活调理,文章中有很多介绍,不外乎是不吃刺激性食物,睡眠规律,加强锻炼等。在这里强调三点:

第一,不喝咖啡,尽量不喝绿茶或花茶,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喝红茶;红茶有养胃的作用。

第二,每晚睡前用双手推腹部,若能推100次左右为好。长期坚持,有利于恢复健康。

第三,少吃或不吃补肾的杞菊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这些滋阴的中药妨碍脾胃功能。有调查表明,长期服用补肾药物和排毒养颜类药物的人,得胃病的比例较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98-607534.html

上一篇:河北省到底有几所211学校?
下一篇:初中老同学,你与我渐行渐远
收藏 IP: 118.26.61.*| 热度|

2 林中祥 李伟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