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锋
一直以来,社交网络被认为就是互联网上人与人的交互社区。但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现象的出现,社交网络的形态也必将发生改变,如何改变?原有的社交理论体系能不能适应新的变化?这种改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将成为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传统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无疑已成为今天互联网最热门的概念和应用,到2012年,Facebook已经超于Google成为世界第一大流量网站,在中国,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成为中国网民最活跃的场所。
什么是社交网络?不同学者给虚拟社区下了不同的定义,其中Rheingold, H(1993)的定义比较全面,他认为虚拟社区是在网络中产生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很多人参加公共讨论,并且持续足够长时间,能够形成人气,最终形成虚拟空间内的个人的交互关系。
二,Big SNS(大社交)即将诞生
当互联网进入21世纪以来,以传感器为基础的物联网开始兴起,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当物联网连接的物体不断产生信息并形成报告发送给向互联网用户时,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是,它们也将加入到传统的社交网络中,与社交网络中的”人“进行交互。
2012年10月,三星提交了一项自动化日志专利的申请文件。这项专利将会根据用户的一些数据自动生成诸如“今天发生了什么”这样格式的日志。日志信息的收集来源将会非常丰富,比如用户智能手机中的GPS软件、最新的天气预告、备忘录里的行程安排、照片甚至音乐播放列表。然后,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自动生成至少包含了一个完整句子的日志。
这是一个重要的成果,它隐含的意义在于,如果这个自动日志不是针对人,而是帮助一栋大楼,一辆汽车,一个景区生成日志,并以大楼,汽车,景区的名义发布到微博或者facebook上,那么你社交的将不再是”人“,而是”物“。
当物联网与社交网络融合时,每一栋大楼,每一辆汽车,每一个景区,每一个商场,每一个电器都会在SNS网站上开设账号(如微博,如facebook),自动的发布自己实时的信息,并与其他”人“,和“物”进行交互.
社交网络的定义将不再仅仅是人与人的社交,而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范围更大的社交网络.我们可以称为“大社交网络”-BI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Big SNS)
三,六度空间理论在“大社交网络”-BIG SNS中是否还适用
@天使城杰夫 认为六度空间理论将不适用,他说人与人六度空间,是因人本身的流动性,依顺序为血缘亲人-三阶段求学同学-变换工作的同事-变换地址后的当地朋友,及所有人因为朋友的变动而指数扩展的网络连通。物则不然:一般被人安排在一个地方执行一个功能不变
@Alisoncastle:认为六度理论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存在联系,但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能最多到第4层,我猜测此理论对于物的意义在于说明物对其他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但物的真正作用可能只在于4大主要方面
@韦英平:认为信息的流动确实正在跨界,但是说物与人、物与物的社交,还是有问题吧。毕竟物是无意识的
四,“大社交网络”-BIG SNS产生的根源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提到,互联网正在向与人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物联网和云计算正是这些系统的萌芽,而社交网络中的个人空间正是互联网虚拟大脑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不但通过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信息交互,也必然会与互联网的感觉,运动神经系统接驳,形成完整的互联网神经元结构。这一进化趋势导致社交网络必然会发展成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互的大社交网络。
附:
《互联网进化论》2012年9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主要内容是用脑科学预测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提出互联网将成为破解大脑之谜的钥匙。本书总结了互联网进化的 9 条规律。阐述互联网如何从一个分裂,不完善的网络进化成一个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组织结构。 详细介绍
请点击这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620111.html
上一篇:
《互联网进化论》2012年9月正式出版 目录和简介下一篇:
“大数据”的本质是互联网智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