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个人的一些事情,需要张凤城老师帮忙。发现存在手机中他的联系方式不翼而飞,才想起来前一段手机疑似中病毒,莫名其妙的丢了很多存的联系方式、图片和信息,其中就包括他的。自大学毕业后N年一直没有再联系过张老师,哪怕是字眼片语的短信问候也没有,甚是惭愧。联系大学留在系里工作的同学要他的联系方式时,得知张老师已经退休了,不知其身在何方。
到目前为止我最佩服的一个老师就是张凤城老师了。我的学生生涯再能认识的老师有限,以后工作生活中恐再难有老师人品、学术基础(而非所谓炮制paper的学术)能超过张老师了。
张老师教过我本科的光学和理论物理两门课。清楚记得第一次听到他名字的时候是在电磁学L老师学期末的课上,L老师介绍下学期课程时,有意无意说到下学期光学课由张老师讲授,说他是一个讲课很牛的老师,理论基础非常之好。当时以为只是L老师的客套吹捧而已。我对L老师的印象不佳,他总是在课上吹很多所谓立志的言语,而不去讲授课程的内容,久而久之把他归类于在学校中混饭吃的那一类。而L老师也非简单,出身国内名校,不惑之年去美国做过访问学者,两个儿子都是科大毕业,美国牛校的博士,让我羡慕。只是他的聪明没有放在教书育人上面。所以当时没有把L老师的“介绍”放在心上。
第一节光学课,教室进来一位个头不高,其貌不扬,有些曾志伟身材的50来岁的老师,没有带课本,简单的介绍后就开始上课。说实在,他的声音也不怎么动听。而就是这个ordinary looking man把我和我的大学同学领入一个美妙的光学世界,把一门枯燥的课程(大学课程没有几门让人觉得有意思,或者在老师的讲授下变的没有意思)讲的生动起来。我想几乎我所有的大学同学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因为大家都和我一样喜欢他。大三学期的理论物理也是由他给我们代课,一样的精彩而且收获颇丰,超多的微分方程在张老师的手里推导演绎的得心应手。光学几乎成了我最喜欢的课程。听说张老师给我们下届学弟学妹们讲授数学物理方法,很是遗憾没有听到。我们的数学物理方法由L老师讲授,数学物理方法成了我到现在为止依然的软肋。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没有觉得疲劳就过完一节大课,这种感觉从我上大学到学完所有的博士课程再也没有体会过。后面接触过很多名气和学术更牛的国内外教授、博导、长江学者、院士甚至nobel prizer,听他们的课或讲座有时会打不起精神而睡着,渐渐发现学术水平和讲课水平完全不挂钩,学术厉害的人往往讲课都很差,也许吹科研经历和阅历的功夫更强而已,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讲的和自己的领域太不相关而象听天书一般晦涩费解。但我始终坚信真正的牛人是能把自己做的高深理论生动轻松的展现给别人,让别人能体会到他的乐趣的。我有幸在学校听到一个在张老师母校工作的40多岁X姓年轻院士的讲座时有如沐春风的体会,X老师把他N篇Nature,Science和近二十篇PRL生动轻松的道来,思维和实验之精妙简单生动讲出,不入俗套。
张老师是五道口著名的理工学校早年的硕士毕业生,他那时候T大硕博士很少,T大一年所有专业加一块毕业的硕博士才几十人而已。张老师一直自鸣得意他是那几十人中成绩的佼佼者。因为他的缘故,对T大的印象很好,远盛于那个“一塔湖图”的学校。他硕士毕业后是我大学所在城市市长把他作为城市引进人才请过来的,一开始是做某厂的厂长,后来由于一些到现在我们也不了解的问题,他进入我的母校当老师,一直到现在,而且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晋升。直到教我们的时候还只是个副教授。再后来大家都甚传他评上了教授,不过消息没有得到确认。张老师的为人谦和,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至少让我们学生感觉是这样,每一次请教问题,或路上见到他打招呼时都是一脸笑呵呵的表情,让你觉得非常亲切。给他家电话,师母有时候会接电话,如张老师一样的和蔼热情,声音很甜美好听,觉得他们的生活是安逸幸福且有情趣的。总是很难把张老师和作风或者其他政治问题考虑在一起。如果确实存在那样问题的话,张老师恐也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牺牲品,怀才不遇的典型,大家都很是为他扼腕叹息。大学听课的时候开始佩服起张老师来,心里渐渐的拿自己和他比,暗暗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他那样理论基础扎实的人。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读硕士博士,以后成为一个大学老师,希望有一天能超过他。我对专业选择总是会受到老师很大的影响。大学毕业受张老师影响的读了光学专业,想看看这个学科到底研究些什么,结果越研究越糊涂。初中高中接触到的物理老师都是讲课很好,很聪明的老师,所以那时候对物理最有兴趣,拿了很多竞赛奖,于似乎不明是非、顺理成章的选择了物理系而非当时不甚了解的计算机、通信、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大四考研时想去国内光学最好的上海F大或者上海中科院中光学最强的研究所,不过因为保守,还是来到现在的学校。因为它的光学专业是国家N个光学重点专业之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又不赖,校内人常以学校是国家钦点的前N所自居,某武姓骗子搞的垃圾排名一直把我们专业排到前三位以内,能满足我一点虚荣心;最终促使我过来的关键是学校地方很偏,不是很难考,是二三流人才不错的选择,而我实力远非超群,为求稳决定过来。来了以后才发现专业实力有些名不符实,于是只能以天下乌鸦一般黑、T大、P大、F大也不会好到哪去来安慰自己。
到现在学了那么多年,虽然学会了些编写程序、炮制文章之法,某些方面也许略有赶超,可比起理论功底,和张老师比还是自叹不如。对他是敬仰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不知道现在张老师退休在忙些什么,祝福他好人一生平安。希望自己能出息点,有机会带点成绩去看看他,更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一个象他讲课如此精彩而没有废话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