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900年提出了量子假设,采用黑体辐射模型,成功地解释高温物体的光谱分布,奠定了量子论的基础,成为了量子论的缔造者,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朗克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充满了矛盾和戏剧性。作为缔造者,除黑体辐射定律,提出能量子的假设外,对之后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建立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贡献。关于量子化概念和现象,普朗克的态度可以分为明显不同的三个阶段。
普朗克量子假设提出初期,受到了当时的物理学主流的强烈的抵制和反对,爱因斯坦采用光量子解释了光电效应,是第一个公开支持量子假设的。同时普朗克也支持了爱因斯坦的新时空理论,在他任主编的杂志上发表了倍受争议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他们俩都有自己“革命性”的,不被主流物理学家重视的科学观点和主张,因此这个时期他们应该是相互支持的难兄难弟。普朗克将爱因斯坦比作二十世纪的哥白尼,对于反对他们观点,当时知名的物理学家表达了强烈不满,所谓的“普朗克原理”就是他最著名论断。
1920's量子力学建立期间,对于波函数的哥本哈根解释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并且基本上没有参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和发展工作。
到了晚期,对于量子的态度普朗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全部精力用于量子化现象回归经典理论的工作,临终前向上帝忏悔“自己提出的量子破坏了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讲,突破“两朵乌云”的迷障,从经典物理理论出发,解释原子结构及其电磁学现象,包括线光谱辐射,即所谓的“量子化”现象,就是在实现普朗克晚年的愿望。
我的工作,是从经典力学和电磁学理论出发,首先破除“原子湮灭”的错误认识,通过已有的知识,证明了氢原子拥有自然的基态,通过基态轨道的共振解释了其线光谱辐射。即目前认为的微观结构的量子化效应,实际上是微观结构的共振产生的。进一步从数学上,采用驻波方法来求解基态轨道的共振,基于氢原子结构推导出了定态薛定谔方程和量子假设的数学关系。
我认为氢原子结构和光谱的新理论,基本上实现了普朗克的愿望,将量子回归到了经典理论范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