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马浩. 管理过程的质量:一个多阶层互动框架[J]. 清华管理评论, 2018(11):94-99.
[2]张萍芬. 关于韦伯的科层制理论[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1(06):22-23,26.
[3]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4]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第二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6]项喧, 熊伟.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与质量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8):199-202.
[7]周慧, 张月义, 孙叶芳. 卓越绩效模式如何影响企业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11):209=215.
[8]高春红. 卓越绩效模式理论与实践之探讨[D]. 南京理工大学,2006.
[9]李佰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在EXE企业的应用研究[D]. 苏州大学,2021.
[10]曾珍, 王宗军. 政府质量奖对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J]. 管理评论, 2017, 29(10):180-197.
[11]史丽萍,刘强,贾亚男等. 网络关系强度、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学习关系研究—拓展触发组织学习的潜在路径[J]. 管理评论, 2014,26( 5) :48-60.
[12]姜鹏,苏秦,党继祥等.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 7) :134-43
[13]姜鹏,苏秦,宋永涛等.不同情景下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0,22( 11) : 111-119.
[14]奉小斌,陈丽琼. 质量管理实践、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浙江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6,28(1):31-41.
[19]张振刚, 李云健, 余传鹏. 利用式学习与探索式学习的平衡及互补效应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8):162-171.
[20] 彭新敏. 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利用性—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效应[D]. 浙江大学, 2009.
[21]龚昭明. 组织惯例理论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 2022, 43(8):76-77.
[22]于泽川、林海芬、曲廷琛. 组织惯例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基于组织行动交互作用[J]. 管理评论, 2020, 32(8):281-294.
[23]余浩, 刘文浩. 组织惯例动态研究的主流质性方法述评与未来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20, 41(6):128-142.
[24]高展军, 李垣. 组织惯例及其演进研究[J]. 科研管理, 2007, 28(3): -14.
[33]申平玉, 刘永恒. 组织认同的概念界定、理论观点和形成机制综述[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23): 94-96. 10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30 0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