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大爆炸理论最新的观测
1.“据美国《发现》杂志网站记者Adam Frank 2001年6月25日报道,美国莱切斯特(Rochester)大学激光能量实验室(Laboratory forLaser Energetics)的天体物理学家们人工构造了一个宇宙诞生初期的环境,并将在这一环境中尝试让一个新的宇宙诞生.”“据该文报道,这个实验室足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内有几百吨重的玻璃、钢和塑料,这些材料被混合在一起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激光源,称作Omega激光源.而且,为了验证这一激光源的强大威力,每隔一小时,这一强大的能量库就会通过一个超强的闪光灯发射出15000伏特的电流,同时产生60束分离的中子流,这些中子流呼啸着穿过180英尺长的玻璃架,到达一个灼灼闪光的分隔为两层的目标分隔实验间内.在一个巨大的蓝色球体的中心,60束激光聚焦在空间上的一点,精确度是千分之一英寸.紧接着,所有巨大的能量都释放出来,在这一瞬间,科学家可以创造出只有在一个恒星内部才有的压力和温度.这时候,在只有针尖大小的一点上集中了60000亿瓦特的电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比整个美国任何时候所需要的全部电流都要大.”
2、新华社电日本名古屋大学日前公布,由该校研究生院专家参与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银河系附近大小麦哲伦星云之间发现7个能演变为星系的分子云,为“星系仍在不断诞生”的观点提供了证据.研究人员利用位于智利的南天射电望远镜观察连接大小麦哲伦星云的氢原子气体带“麦哲伦桥”,并在其中距离地球约20万光年处发现了7个分子云.这7个分子云聚集在约6000光年的范围内.通过计算这些分子云的质量和运动速度,研究人员推测,20亿至30亿年后这些分子云将演变为气体和超过100万个恒星,从而形成小型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是离银河系最近的星系,而之前发现的“星系种子”都距离地球1000万光年以上.参与研究的名古屋大学天体物理学专家福井康雄说,此次是科学家首次在距地球如此近的地方发现分子云,为星系仍在不断诞生的观点提供了证据.同时,这也为近距离、详细观察分子云提供了可能,有助于早日解开星系形成之谜.
3.新华网北京2006年10月3日电(记者颜亮)宇宙起源和命运的线索隐藏在它早期产生的微波背景辐射中.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凭借他们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将宇宙学带入“精确研究”时代,并因此荣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科学界普遍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微波背景辐射作为大爆炸的“余烬”,均匀地分布于宇宙空间.测量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可以“回望”宇宙的“婴儿时代”场景,并了解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的形成过程.虽然人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知道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但针对这种大爆炸“余烬”的测量工作一开始都是在地面上展开,进展十分缓慢.大爆炸理论曾预测,微波背景辐射应该具有黑体辐射特性,但一直未能得到地面观测结果的确认.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和斯穆特领导的1000多人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他们对COBE卫星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后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从而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另外,马瑟和斯穆特等还借助COBE卫星的测量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温度有着极其微小的差异,也就是说存在所谓的各向异性.这种微小差异揭示了宇宙中的物质如何积聚成恒星和星系.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提供的材料介绍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机制,那么今天的宇宙很可能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其中的物质也许像淤泥一样均匀分布.马瑟和斯穆特等人实现了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确测量,标志着宇宙学进入了“精确研究”时代.著名科学家霍金评论说,COBE项目的研究成果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在COBE项目的基础上,耗资1.45亿美元的美国“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2001年进入太空,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了更精确的观测.而欧洲“普朗克”卫星不久也将发射升空,继续提高研究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王义超:暗能量的幽灵.中国<财经>杂志,总176期,2007-01-0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