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S

博文

中国农业科学 |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作物养分管理团队探析冬油菜主产区近40年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已有 775 次阅读 2023-12-14 10:17 |个人分类: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作物养分管理团队探析冬油菜主产区近40年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土壤地力是农业生产力的核心,是保障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壤地力水平与作物产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为作物提供全部或者部分的必需营养物质,提升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是实现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近期,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作物养分管理团队完成的题为冬油菜主产区近40年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的研究论文在《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第5623期正式发表。

微信图片_20231214100935.png

该研究通过收集整理近40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及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分析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区土壤基础性质的时序变化特征,评估土壤综合肥力变化及其与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微信图片_20231214101049.png

长江流域冬油菜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时序变化特征(1980—2020

数据显示,1981—1990年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均值分别为18.54 g·kg-1、1.16 g·kg-1、8.60 mg·kg-1、42.90 mg·kg-1和6.26,2016—2020年这些指标的均值分别为25.60 g·kg-1、1.41 g·kg-1、18.66 mg·kg-1、108.98 mg·kg-1和6.31,40年来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年均增幅分别为1.2%和0.7%,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年均增幅达3.0%和4.0%,土壤pH则在近40年内保持稳定(不同时段平均值范围6.21—6.45)。

微信图片_20231214101204.png

不同年代下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差异

基于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评估表明,IFI(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逐年上升,其中2001—2020IFI均值较1981—2000年显著提高14.8%—30.4%。土壤有机质、pH、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与IFI呈极显著正相关性,通径分析表明土壤速效钾是影响冬油菜区IFI最大的指标,其次是土壤全氮和有效磷。

微信图片_20231214101226.png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综上,长江流域近40年土壤基础理化性质总体得到改善。从不同时间段来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pH保持稳定。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随着时间的演变呈现上升的趋势,近20年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较1981—2000年显著提高。随着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秸秆还田的大力推广以及油菜自身的养地功能,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土壤基础理化性质指标逐年提高,土壤综合肥力不断提升,对于保障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100090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662021ZH001)的资助。

论文链接:

冬油菜主产区近40年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特

引用本文:

霍润霞, 张哲, 李雯萍, 张洋洋, 廖世鹏, 任涛, 李小坤, 陆志峰, 丛日环, 鲁剑巍. 冬油菜主产区近40年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23): 4696-4705.

HUO RunXia, ZHANG Zhe, LI WenPing, ZHANG YangYang, LIAO ShiPeng, REN Tao, LI XiaoKun, LU ZhiFeng, CONG RiHuan, LU JianWei. 40 Years’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Basic Properties in the Main Planting Area of Winter Oilseed Rap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3, 56(23): 4696-47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1686-1413778.html

上一篇:SAS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孙保娟课题组解析上位基因控制的茄子果色遗传效应
下一篇:中国农业科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解析温度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寄主防御反应的影响
收藏 IP: 175.169.175.*|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