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Op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Open

博文

《先进陶瓷(英文)》主编随笔|格式和文法是稿件的门面

已有 121 次阅读 2024-11-25 09:43 |个人分类:先进陶瓷(英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冬天对我来说是相对比较清闲的一个季节。2020年的冬天,当时有点闲得无聊的我曾经围绕论文写作这个主题写下了一个“主编随笔”系列。现在又是一个冬天。虽然还没到闲得无聊的程度,却又有了一种写点东西的冲动。这次我想围绕投稿和审稿写一个系列。当然,这个系列最终是不是能够成为“系列”就听天由命了,毕竟已经接近花甲,每十年必出现一次的身体状态低谷在这个冬天已经悄然来临了。

之所以选择“投稿与审稿”这个主题,是因为《先进陶瓷》(“仙桃”) 已经开启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建设重心开始逐渐从影响因子向年发文量转移。我期望这个系列小文能够为“仙桃”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优质作者和优质稿源。

关于投稿,第一个关键词应该就是“秒拒”。

“秒拒”是大多数作者都或多或少遭遇过的事情。论文被秒拒之后,这“大多数作者”中的大多数反应基本上都是满腔怒火,恨不得在每一个能发声的场合都不遗余力地谩骂一番,从期刊的出身到主编的为人,都成为了“谩骂”的对象。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年纪大的人已经不投稿了,投稿的大多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但是,“谩骂”之后,日子还是要过的,论文还是要投的。如果不认真地总结反思一下,不设身处地地为期刊为主编想一下,下一个“秒拒”可能很快又会到来。所以,在这个系列,我想结合JAC近年来的审稿情况聊一聊:你的论文为什么会被“秒拒”。

其实,归根到底,一篇稿件被秒拒的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可读性太差!

“可读性太差”,这个说法很辣眼睛,尤其是其中的“太差”二字。几年前,就有一位年轻朋友因为我以“英文太差”为理由秒拒了他的稿件而破口大骂,使得我不得不反思一下自己,从此也不得不在准备拒稿意见时胆战心惊地斟词酌句,生怕再次伤到了那些自命不凡的脆弱心灵。

但是,正如我在很多场合再三强调的那样:期刊市场是一个供需严重失调的市场;对于一本必须最大程度获得读者认可的期刊来说,在远远超出期刊发文容量的投稿中选择适合发表的论文,“可读性一定是主编追求的第一目标。可以想象,一篇连主编都不愿意耐着性子读下去的稿件发表出来之后如何能够征服读者、进而获得读者的认可?

对于主编 (至少是对于我) 来说,格式是评价一篇稿件可读性的第一要素。每天要阅读好几篇、好几十篇稿件的主编总会有疲倦的时候,在疲倦的时候遇到一篇排版毫无章法可言、格式五花八门的稿件时,心情自然难以言表。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强烈地建议朋友们在投稿前仔细检查一下你的WORD文档,看看是不是存在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

(1) 字体变化频繁、字号忽大忽小、行距千变万化......

(2) 各章节标题编号不连续,甚至个别章节没有编号;

(3) 插图制作随心所欲,图中的文字一会儿大得像磨盘一会儿小得像针眼;

(4) 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关键信息 (作者、期刊名、页码等) 丢三落四;

(5) ......

我不要求每一位作者都是优秀的排版员,但是把页面捯饬得整洁一些是对审稿人最起码的尊重。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句话的逆命题也是成立的。同样内容的审稿意见,审稿人如果心情好,写出来的句子就会比较委婉,审稿人心情不好不好,写出来的句子就会比较尖锐。而审稿人的心情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稿件给他的刺激程度,这其中稿件排版的质量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以上所说的只是“格式”这个术语所包含的意思中的一部分。对于JAC来说,“格式”还有更多的内容。

比如说,一篇从前言直接进入讨论的稿件基本上是要被秒拒的,因为JAC很传统很不“创新”,JAC的读者还不习惯于不看实验就直接参与讨论;更何况,把“实验”至于“讨论”甚至“结论”之后还多多少少代表了作者的立场,多多少少会让主编产生一种非要在移动营业厅办理联通业务的感觉。

又比如说,费劲地在每一次引用参考文献时把那些方括号 (有时甚至连方括号都没有) 设置为上标、费劲地在参考文献列表中为每一个题目加上“[J]、[Q]、[K]”之类的后缀。有这功夫,还不如去好好调整一下上下标以及字母的大小写,让它们更像JAC。

又比如说,......

其实,做好“格式”并不难。JAC有一个WORD模板。JAC也发表了很多论文。认真读一下JAC上已经发表的论文,采用JAC提供的模板制作稿件,很多问题也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文法”是评价稿件可读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JAC是一本英文期刊,因此也要求作者用合乎规范的英文来撰写稿件。

按理说,对于从小就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普遍都表现为英文能力超过中文能力的年轻人来说,英文文法出现错误是一件小概念事件。但是遗憾的是,英文文法错误却是稿件被JAC秒拒的主要原因之一。我想这其中可能更多的是态度问题吧。

我不要求每一位作者都像莎士比亚写文章那么严谨,但最起码的单复数、时态总要保持基本准确,最起码在题目、摘要中不要出现低级错误。

我不要求每一位作者都像莎士比亚那样拥有丰富的词汇量。不,不是“不要求”,而是祈祷“不要”。英文,我只有3000左右的基础词汇量,我不希望在阅读一篇稿件时反复地打开“X山X霸”,更何况“X山X霸”也不一定总能给我提供准确的信息。

因此,在这里我想对年轻的作者朋友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1) 加大阅读量,强调阅读的有效性。这里的“阅读”指的是读文献,尤其是读经典文献,通过读文献了解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和常用句型。就像小学学习作文那样,把一些“优美词句”记在小本本上,进而归类整理分析,借以时日,语法、词汇、句型就都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2) 尽量不要为了“查重”而滥用冷僻词汇。这里所说的“冷僻”不是托福、GRE意义上的冷僻,而是科技论文。要时刻牢记:冷僻词汇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论文的可读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只能反复查字典的主编 (以及审稿人) 失去继续、认真读下去的勇气。

(3) 不要过度迷信润色机构,润色机构的特长是赚钱。为了赚钱,他们确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消除稿件中存在的各类语法错误,但是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无法发现专业上的逻辑关系错误。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用的是“专业知识的不足”,潜台词是他们还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但是相比于高水平论文来说,他们的知识不足以让前言变得一针见血。

除了“格式”和“文法”,导致稿件被秒拒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介绍。本文的最后再顺便提及另一个不太重要但也经常发生的原因,那就是投稿的最后一个环节:核对PDF

在主流的投稿系统中,投稿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都是系统将作者提交的材料自动合并并生成一个PDF文件,作者需要打开这个自动生成的PDF文件,确认所有材料都准确无误后点击确认提交,投稿过程才算结束。然后,总是有一些作者没有对这一步加以足够的重视,PDF文件生成后没有查看便直接提交,以至于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

(1) PDF文件中没有稿件正文;

(2) PDF文件中,插图出现在了正文之前;

(3) PDF文件中,一些采用“域”功能编制的编号项变成了“错误”;

(3) PDF文件中,一些特殊字体特殊字符不能正确显示。

系统生成的PDF文件是审稿人评审的主要材料。主编是不会把出现了错误的PDF文件送审的。因此,出现了上述问题的稿件的命运可想而知。

在结束本文之前还需要介绍一个事实:JAC目前采用投审稿系统Scholar One有一个“unsubmit”的功能,也就是说允许主编将不符合送审要求的稿件退回给作者修改,因此大多数稿件在JAC是不会被直接秒拒的。在过去几年里,很多稿件借助于这个“unsubmit”功能重新提交后获得了送审机会。当然也有不少论文在“unsubmit”后重新提交时遭遇了秒拒。不同的结局取决于作者不同的态度。

在对稿件做“unsubmit”处理时,我们都会附上以下文字:

1.png

作者是否能够按照这个文字提示对论文进行仔细修改就决定了其重新提交的稿件能否成功送审。遗憾的是,很多作者浪费了这个机会,从重新提交的稿件看,他们基本没有按照要求仔细阅读本刊中文网站投稿指南板块的相关文章。

识别二维码进入SciOpen

图片.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3286-1461534.html

上一篇:目录|《先进陶瓷(英文)》2024年第10期
收藏 IP: 166.111.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