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ectLight0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rfectLight06

博文

人工向日葵:追着太阳转的光化学反应装置

已有 570 次阅读 2024-5-23 10:3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太阳能跟踪系统•像向日葵一样追着太阳转

泊菲莱新研发的光化学反应装置,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固定接收光的模式,通过采用太阳能跟踪系统,实现了主动“追着”太阳转,从而最大化地收集太阳能

太阳能跟踪系统可以采用单轴或双轴跟踪系统:

  • 单轴系统是沿水平或竖直轴旋转以跟随太阳的日常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可控等优点,适用于实验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

  • 双轴系统可同时沿水平和竖直旋转,相较于单轴系统,它能更精确地追踪太阳的位置,适用于对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景。

泊菲莱自主研发的太阳能跟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款新设备,并荣获国家专利(“一种基于双轴跟踪的太阳能应用平台专利号ZL 2023 2 1255372.X ),这些设备为香港科技大学拉萨市科协东北电力大学等多个产研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持。

PLR WTCD-05O光电催化水处理装置

PLR WTCD-05O光电催化水处理装置泊菲莱香港科技大学特别定制的设备,整体结构包含5大部分:太阳跟踪云台、光电催化反应器、溶液循环输送系统、系统框架和监测控制模块。

该装置以光电催化应用为基础,光电催化水处理为目标,构建户外应用示范型的光电催化水处理设备。反应器载液量为5 L,反应区面积为27×27 cm²,配合太阳能跟踪系统,可在户外环境下监测、记录反应数据。

除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使用外,该设备在阴天或太阳辐照度较弱时,还能够配合泊菲莱PLS-ViSun30-LED水冷光源进行联用研究,为光电催化水处理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PLR WTCD-05O光电催化水处理装置技术参数

PLR-DSTCS 3.0 碟式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

泊菲莱拉萨市科学技术协会定制的PLR-DSTCS 3.0碟式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有效解决了西部地区因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落后所带来的生活困难。该装置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更实现了民用化,切实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热水使用需求,彰显了泊菲莱作为科技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PLR-DSTCS 3.0碟式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太阳追踪系统、恒温水箱、集热器和聚光器等模块组成,该设备可用于光化学研究,凭借先进的太阳能跟踪与集热技术,能为光催化反应提供稳定、高效的能量来源。

拉萨市达孜区(海拔3700 m),泊菲莱部署的这套系统通过一整天的照射,其储水箱内的水温可满足日常洗漱和直饮需求。该集热器通常由多个反射镜组成,形成碟状外观,能有效捕获并聚焦太阳光。与常规管式/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相比,该设备可对太阳进行追踪,显著提高了整体效率。

PLR-DSTCS 3.0碟式太阳能集热利用系统技术参数

PLS-STAS-I小型太阳能双轴跟踪应用系统

泊菲莱东北电力大学定制的PLS-STAS-I小型太阳能双轴跟踪应用系统,是一款研究太阳能利用的应用型测试平台。

传统光催化研究以“灯”作为反应光源,通过灯来模拟太阳光。而PLS-STAS-I小型太阳能双轴跟踪应用系统可以在户外环境中,直接利用太阳光驱动催化反应。

PLS STAS-I小型太阳能双轴跟踪应用系统操作界面

市面上跟踪设备通常采用光电跟踪方式,该方式精度较高,然而,在阴天或太阳辐照度较弱时,光电转化器很难响应光纤的变化,可能会使跟踪器误动作,甚至引发事故。泊菲莱自主研发生产的太阳能跟踪系统采用光电跟踪方式(光控)和视日运动迹(时控)双跟踪方式,实现对太阳的跟踪,精度更高更安全。

PLS-STAS-I小型太阳能双轴跟踪应用系统跟踪平台为基础,设计可调节聚焦系统,实现对太阳能聚焦及调节,根据太阳能的利用方向(光、热、电),实现各类太阳能利用应用场景。

在最佳能量条件下,该系统能够达到相当于300 W氙灯的水平,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反应。

PLS STAS-I小型太阳能双轴跟踪应用系统技术参数

这些创新性的太阳能跟踪方案,充分展现出泊菲莱不断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为建设清洁能源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专业的客户服务,泊菲莱正引领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太阳能技术的进步,为用户提供更可靠、高效和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0685-1435264.html

上一篇:光催化CO₂还原反应中的活性计算方法(含6种活性评级指标的计算公式)
下一篇:冷、热光源的区别及LED光源的应用
收藏 IP: 220.207.81.*| 热度|

1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